好消息!这款创新药在福建开出首单!淋巴瘤患者迎来治疗新选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09:55 1

摘要:今年5月,厦门的彭先生被确诊为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于非生发中心来源,且伴C-MYC、Bcl2蛋白双表达——这一类型的淋巴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淋巴瘤亚专科首席专家沈建箴教授

为厦门患者彭先生开出

CD19单抗®(坦昔妥单抗)

联合来那度胺创新疗法的

今年5月,厦门的彭先生被确诊为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于非生发中心来源,且伴C-MYC、Bcl2蛋白双表达——这一类型的淋巴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在接受4个疗程pola-RCHP方案治疗后,彭先生的病情仍出现进展,治疗陷入困境。经过多方打听之后,彭先生和家人找到了沈建箴教授。

“这类难治性患者往往身心俱疲,精准制定方案的同时更要做好沟通安抚。”沈建箴教授带领团队详细梳理了彭先生的病史资料,反复评估其病情特征、身体耐受能力及治疗预期,结合经济因素进行全方位考量,在与家属充分沟通治疗获益与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最终确定采用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的治疗方案。

沈建箴教授指出:“坦昔妥单抗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淋巴瘤的CD19单抗,更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CD19单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CD19靶向治疗的空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全球发病率占NHL的31%~3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45.8%。尽管一线治疗能让部分患者获益,但仍有30%-40%的患者会面临复发或难治的困境,这类患者往往预后不佳,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多中心II期研究L-MIND数据为这款药物的疗效提供了坚实支撑: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DLBCL,二线总缓解率(ORR)高达67.5%,完全缓解率(CR)高达5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3.5个月。

更令人振奋的是L-MIND研究的五年随访结果——总体人群中位总生存期(mOS)长达33.5个月,5年持续完全缓解(DoCR)率预估为80.7%,这意味着获得缓解的患者有望实现长期生存。

安全性方面,相关全球多中心和中国多中心研究证实,坦昔妥单抗单药治疗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时间推移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轻度肝功能不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老年群体,该药均无需调整剂量,既简化了临床用药流程,也为治疗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基于坦昔妥单抗的治疗方案已获得最新版中外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用于DLBCL的二线及以上治疗。

(陈坤)

来源:福建卫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