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当今 “智驾” 格局:真正自动驾驶的时代即将来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05:16 2

摘要:当前,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0~2级为辅助驾驶,控制系统会辅助司机执行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为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预先设定的指令下代替司机执行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为系统。

当前,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0~2级为辅助驾驶,控制系统会辅助司机执行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为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预先设定的指令下代替司机执行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为系统。

01

智驾分级介绍

0级驾驶自动化:应急辅助;仅提供提示信息或短暂介入车辆控制以辅助驾驶员避险(如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1级驾驶自动化:单一辅助驾驶;系统仅能持续执行单一方向(横向或纵向)的运动控制(如车道居中控制或自适应巡航控制等)。2级驾驶自动化:组合辅助驾驶;系统能持续协同执行多方向(横向和纵向)的运动控制(如车道居中和自适应巡航控制同时执行)。3级驾驶自动化:自动驾驶限制版;系统可在特定条件下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必要时驾驶员仍需接管。4级驾驶自动化:自动驾驶进阶版;在L3级基础上,增加系统自动执行最小风险策略的功能。5级驾驶自动化:自动驾驶完全版;车辆在所有可行驶环境下都能自主驾驶,无需驾驶员参与,属于真正的“无人驾驶”。

02

车企智驾排名

1. 特斯拉:FSD(Model系列)

系统算法领先(端对端模型先驱者),可直接将传感器数据处理为控制指令,省略转换决策步骤,提升实时效率;芯片算力强大,量产HW4 每秒可进行720万亿次操作(华为400TOPS),云端算力达35 EFLOPS, 约华为、小鹏等国产车企总和3倍;纯视觉技术路线(8颗摄像头,无激光雷达),硬件成本远低于国产方案且无需处理多源冗余数据,但雨雪雾天气表现较弱;受中美数据跨境影响,中国版FSD无法使用本土真实道路数据训练,因此对中国特色场景处理不足(如潮汐车道、非机动车道等)。

2. 华为:乾崑智驾ADS 4(五“界”系列)

WEWA架构,由云端世界引擎模型(驾驶场景AI训练)和车端世界行为模型(驾驶感知控制)组成,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互补感知,在恶劣天气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表现。

3. 小鹏:XNGP(P系列、G系列)

AI天玑系统XOS 5.2.0,通过国内首个量产端到端大模型加持, 可实现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的全国全量开放。

4. 理想:AD MAX(L系列、i系列)

端到端+VLM双系统,快系统(端到端模型)处理常规驾驶,慢系统(VLM视觉语言模型)解决复杂逻辑场景。

5. 魔门塔:Momenta5.0(上汽智己系列)

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通过对短期记忆的数据与算法进行长期累积,验证符合后方可运用于模型,较完全端对端大模型方案可降低试错成本。

03

首批L3车企公布

九大车企拿到“入场券”:长安、比亚迪、广汽、上汽、北汽蓝谷、一汽、上汽红岩、宇通客车、蔚来成为首批试点,代表着该车企2025年第四季度起即可量产L3级车型。

截止至2025年9月,首批获L3级自动驾驶准入的车型名单如下:

奇瑞:智界R7与S7Ultra版;东风:岚图梦想家、猛士MF817;比亚迪: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仰望;北汽:享界S9与旅行版的Ultra旗舰;赛力斯:问界M7 2025款、M8、M9;广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启境”,2026年上市;蔚来:搭载自研NAD系统(具体车型未公布);长安:阿维塔(06、07、11、12系列)、深蓝S09的Ultra版。


04

思考与总结

现状:当前量产的智驾方案普遍处于L2+水平,通常为厂商在L2级的基础增加了更多舒适性或安全性功能(如自动变道辅助、导航自动辅助驾驶),但本质上车辆仍无法独立完成所有的驾驶任务,因此需要驾驶员作为主导进行监管。

分水岭:L3级是自动驾驶技术的质变点,而随着首批 L3级准入车企与车型的公布,意味着“自动驾驶”的时代即将来临,但我们仍需理性看待;因为当前L3级智驾的使用存在严格的场景限制,仅支持在高速、快速路等封闭或半封闭道路开启,城区复杂路况暂不支持。

所以什么是消费者关注的好智驾?全场景NOA?算力/模型强大?操控体感佳?

来源:常州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