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入学没几天,被嘲笑发胖和没学历,官媒发声说尊重个人意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9:35 2

摘要:9月15日,暨南大学开学典礼。我看到镜头里的全红婵,那件明黄色T恤像小太阳一样亮眼,黑色运动裤简单利落。说实话,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18岁女孩,眼里有光,带着对大学生活的小紧张和大期待。

全红婵又双叒叒上热搜了。

这次不是因为她在10米台上的完美入水,而是因为——她胖了?

9月15日,暨南大学开学典礼。我看到镜头里的全红婵,那件明黄色T恤像小太阳一样亮眼,黑色运动裤简单利落。说实话,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18岁女孩,眼里有光,带着对大学生活的小紧张和大期待。

然后网上就炸了。

"身材走样了"、"还能跳水吗"、"凭什么保送"……这些声音像冰锥一样扎过来。我真的很想问:你们到底在看什么?

让我们倒带一下。这个湛江小丫头,7岁开始摸跳板。那时候的训练池还是露天的,夏天跳板烫得能煎蛋,她照样一遍遍往上跳。为什么?因为家里需要奖金,因为她想让妈妈开心。

简单而纯粹。

2021年东京奥运会,五跳三满分。全世界都在为这个14岁的小姑娘疯狂。那一刻她在空中的样子,像极了天使降临。巴黎奥运会,她又来了一次完美复制,三枚奥运金牌到手。

现在呢?因为青

春期正常发育,竟然有人说她"不够格"了。

我想起运动医学专家的话:青春期对跳水运动员来说就像过山车,身体在疯狂变化,需要重新找平衡。这不是全红婵一个人的问题,几乎每个女运动员都会经历这个"魔鬼阶段"。

有些人质疑她的保送资格。拜托,三枚奥运金牌还不够吗?

国家给优秀运动员开绿灯进大学,这不是特权,这是补偿。当同龄人在课堂里学ABC的时候,全红婵在跳台上练习完美弧线。当别人在谈恋爱、刷抖音的时候,她在为国争光。

错过的青春,总得用别的方式找回来。

更过分的是,有人嘲笑她可能连"暨"字都不会写。这种话说出口不脸红吗?一个为国家拿了三块奥运金牌的孩子,就算真的不认识几个字,又怎么样?她用身体诠释的那种美,比多少"文化人"的文字都要震撼。

不过,解放日报的评论让人安心:运动员的路怎么走,应该由她自己和专业团队决定,网络上的键盘侠管得太宽了。

暨南大学也很贴心,表示会给全红婵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学习和训练两手抓,听起来很完美。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谁说跳水冠军不能同时是学霸?

全红婵的教练团队最近也在调整策略,制定新的训练和饮食计划。青春期这道坎,专业指导很关键。就像精密仪器需要重新校准一样,需要耐心和时间。

想想她的成长轨迹,真的很不容易。

2014年,7岁的小全红婵被教练陈华明一眼相中。那时候的她瘦得像根豆芽菜,但是胆子大,敢跳。从3米板到10米台,一步步爬上去,每一步都是汗水和眼泪。

2018年进入广东省队,遇到了伯乐何威仪教练。何教练说她身体里藏着一股"野性的力量",比很多男孩子都强。这个评价很有意思——野性,也许正是全红婵最珍贵的品质。

2020年全国冠军赛首次夺金。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

2024年巴黎奥运会再次登顶。

18岁,三枚奥运金牌,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

这样的履历,放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足够传奇。

可现在,因为一点点身材变化,就有人开始质疑她的"价值"。这种想法本身就很可怕——好像运动员只是为了满足观众期待而存在的表演道具。

醒醒吧,她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运动员。

青春期的烦恼,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全红婵的烦恼被放在了聚光灯下,被无数双眼睛挑剔地审视。这公平吗?

我想起她之前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我只想好好跳水,其他的不想管。"多么简单的愿望,现在看来却显得奢侈。

全红婵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她会在暨南大学的校园里学到什么?除了课本知识,我更希望她能学会如何在聚光灯之外做自己。

也许几年后,我们会看到一个更成熟、更完整的全红婵。她可能依然是跳水池里的水花女王,也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解说员,或者完全不同的职业。

无论她选择什么路,都值得我们的祝福。

毕竟,一个为国家赢得过荣誉的孩子,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现在轮到我们证明,我们配得上她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感动和骄傲。

全红婵,加油。愿你在新的人生阶段里,依然保持那份珍贵的"野性",做最真实的自己。

来源:小羊看这花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