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股市场即将迎来2025年又一重磅IPO。京东工业近日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估值达477亿元,这将是“京东系”继京东、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等之后的第六个上市平台。从B2C零售巨头到布局工业供应链,刘强东的资本棋局再落一子。
港股市场即将迎来2025年又一重磅IPO。京东工业近日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估值达477亿元,这将是“京东系”继京东、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等之后的第六个上市平台。从B2C零售巨头到布局工业供应链,刘强东的资本棋局再落一子。
一、逆势扩张:京东的“狠人”逻辑
2025年的京东展现出罕见的进攻性:跨界外卖、直播创新、加码AI、进军酒旅,同时连续8次为员工加薪,累计投入220亿元改善福利。这种“员工共富”策略反哺业绩——上半年集团营收增长19.3%,物流、健康等子公司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而京东外卖半年覆盖350城、入驻150万商家的“闪电战”,更印证其B2C生态的复制能力。
二、工业野心: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跃迁
刘强东的终极目标远不止消费市场。京东工业作为其B2B战略核心,试图将消费级供应链经验复刻至工业领域。通过MRO(非生产物料)采购服务切入,目前已覆盖9900家企业客户,成为中国最大工业采购平台。其发布的工业大模型“JoyIndustrial”及九大行业解决方案,直指“万亿降本”的制造业痛点。
三、资本豪赌:风口上的风险与机遇
京东工业曾两度递表港交所受阻,此次IPO窗口的开启得益于港股环境转变。2025年前8个月港股IPO募资额同比激增5.8倍,“消费+科技”双轮驱动成为新叙事。红杉、纪源资本等机构早期下注,看中的正是中国4.2万亿MRO市场的潜力。但跨界工业注定是场硬仗——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难度远超消费端,能否真正实现“工业京东”愿景仍需时间验证。
四、生态闭环:刘强东的终极棋局
从员工福利到业务拓展,刘强东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增长飞轮:高福利激发组织效能,B2C业务提供现金流和数据基础,B2B工业平台则打开新增长极。而AI技术的全面渗透,正成为串联消费与工业场景的密钥。这种“战略-业务-资本”的闭环设计,让京东在互联网巨头中走出差异化路径。
随着京东工业上市临近,刘强东夫妇财富已增至620亿元。但比造富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IPO将测试资本市场对“传统产业数字化”故事的接受度。若成功,或将引领新一轮产业互联网投资热潮。对于港股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押注一家公司,更是押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未来。
来源:正商参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