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郓城县作为国家超级产粮大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25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14年超过20亿斤,已7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25年,夏粮生产再传捷报:小麦单产达514.6公斤/亩,同比增长2.2%;总产量实现14.8亿斤,同步增长2.2%,顺
金秋时节,菏泽市郓城县的120万亩秋粮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田间地头,农民们正抓紧时间抢收玉米,一派繁忙景象。
郓城县作为国家超级产粮大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25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14年超过20亿斤,已7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25年,夏粮生产再传捷报:小麦单产达514.6公斤/亩,同比增长2.2%;总产量实现14.8亿斤,同步增长2.2%,顺利完成“提单产、稳面积、增总产”的目标。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方面协同发力的结果。“五良融合”正成为郓城粮食持续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建设“良田”,筑牢产粮根基
郓城以“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沃、生态友好、高产稳产”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市首个整县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示范县,四年来新增高标准农田68.5万亩,改造提升4.5万亩,总面积达140万亩。如今的郓城,机耕道四通八达,防渗渠纵横交错,绿化树连片成荫,以往的“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
张营街道万亩智慧农田示范区是典型代表。该区总投资8800万元,实施土壤改良、智能灌溉、生态沟渠等工程,配套物联网虫情监测站和无人农场系统。小麦亩产从1000斤提高到1300斤,玉米亩产突破1500斤,实现节水40%、节肥30%,成为鲁西南地区“藏粮于地”的科技示范样板。
此外,郓城还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技术,持续改善耕地质量。通过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整治撂荒耕地等举措,全力稳面积、保丰收。今年以来,已完成209个图斑、1476.91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确保应种尽种。
推广“良种”,做强“农业芯片”
郓城县高度重视良种推广,县财政每年安排约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麦统一供种,严格规范供种流程,实现质量可追溯。目前,全县小麦统一供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优质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
2025年,郓城成功争取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奖励资金1000万元,进一步扩大良种繁育面积,提升加工能力。目前全县小麦良种繁育田达15万亩。郓城县种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收购优质原粮,在保障本地用种的同时,每年向鲁苏豫皖地区调拨良种4000万公斤,辐射带动区域粮食产能提升。
普及“良法”,推动单产全面提升
围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郓城积极示范推广多项关键增产技术。去年秋种期间,重点落实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宽幅精播及播前播后双镇压等技术。小麦生长中后期,全面推行“一喷三防”,创新“资金整合+统防统治+科技支撑”的病虫害防控模式,实现144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切实解决防控“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玉米生产方面,依托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2.5万亩,有效缓解了玉米生长前旱后肥不足的难题。单粒精播、种肥同播、缓控释肥等关键技术应用率达到100%。灌浆初期,组织开展30万亩玉米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同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随官屯镇占瑞家庭农场常年种植玉米220亩,通过选用耐密品种、增加种植密度,配套单粒精播、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全年粮食亩产达1530公斤,较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前增长23%,亩均年增收672元。
引进“良机”,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郓城以智能农机推广为重点,加强政策宣传和补贴力度,引导经营主体购置新型农机装备。目前,全县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9%,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370台。
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项目,郓城示范推广了77台新型小麦播种机、38台玉米播种机、22台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同时,积极搭建农机智慧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建成无人机作业监管系统和智能灌溉系统,为粮食生产注入科技动能。
郓城鑫福农业服务公司现拥有专业无人机教练与维修人员10余名、职业飞手100余名,植保无人机150架,大型田间管理机械13台,日作业能力超过10万亩。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站”。
创新“良制”,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郓城积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8家,总数达5812家;新增土地流转5000亩,总面积69.5万亩;新增土地托管1万亩,总规模111万亩。累计培育种粮大户118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6个,建成为农服务中心17个,镇级农业服务站点6个,村级服务点32个,服务农户14万户,实现“耕种管收售”全流程覆盖。
在金融助农方面,郓城推动“党建引领+金融赋能”,组织金融机构对接农业经营主体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累计对接融资需求1.4亿元,授信成功率达79%,33家主体获信9440万元。县农商行创新推出“好郓融易贷”“好郓农耕贷”“好郓农机贷”等十余种产品,有效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张鲁集镇黄楼村借助“强村贷”集中流转土地1300亩,规模种植大蒜和洋葱,年增村集体收入18万元;杨庄集镇推行“党支部+托管公司+国企+农户”模式,引入中化MAP现代农业服务,实现智慧化、标准化生产管理。
良田是根基,良种是核心,良法是路径,良机是手段,良制是保障——郓城通过“五良”深度融合,不仅书写了丰收答卷,更为齐鲁粮仓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郓城正用智慧和汗水,持续播撒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希望。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