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接到“社保局”陌生电话?这3句话一出现,直接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22:58 1

摘要: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一口异常标准、甚至有些刻板的普通话:“您好,请问是陈先生吗?这里是市社保局中心。我们系统监测到您的养老金账户存在异常,昨天在海南省三亚市有一笔三千元的套现消费,涉嫌违规操作……”

退休后接到“社保局”陌生电话?这3句话一出现,直接挂!

那是一个空气里开始渗进秋意的午后,我正端着喷壶,小心翼翼地为窗台上那盆茉莉花浇水。

水珠在叶片上滚动,映着微光。

这花是老伴在世时买回来的,她总说,茉莉的香气清雅,能安神。

就在水壶微微倾斜的瞬间,客厅那台老式固话刺耳地响了起来,打破了满室的宁静。

老伴走后,这台电话响起的次数屈指可数,每一次铃声都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我心湖的深处。

一、茉莉花前的电话:一场精心策划的“危机”

我迟疑地拿起听筒。“喂,哪位?”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一口异常标准、甚至有些刻板的普通话:“您好,请问是陈先生吗?这里是市社保局中心。我们系统监测到您的养老金账户存在异常,昨天在海南省三亚市有一笔三千元的套现消费,涉嫌违规操作……”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手下意识一抖,喷壶里的水洒了出来,凉意透过裤子渗到皮肤上。

养老金?那是我和老伴省吃俭用几十年的积蓄,是她走后我最重要的生活保障。

密码就写在那本她留下的、压在茶几玻璃下的红色笔记本里。

“同……同志,我耳朵有点背,你刚才说……怎么处理?”我故意让声音带上些许颤抖,顺势摸过桌上的老花镜戴上,脑子里飞快地转着。

对方的语气瞬间透出几分不耐烦,带着一种程式化的催促:“请您立即配合我们核实身份!提供您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后四位!否则,账户将在今天下午五点被强制冻结,影响您后续所有养老金发放!”

“冻结?”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突然劈开了我记忆里的某个角落。

上个星期,社区片警小张不是在广场上拿着大喇叭反复强调吗?

“各位叔叔阿姨,记住喽!真正的社保部门办事,要么发书面通知,要么通过我们社区联系,绝不会在电话里跟您要密码、要验证码!凡是让您转账、透露个人信息的,全是骗子!”

我定了定神,握紧了听筒,声音提高了八度:“冻结?那不行!我亲自去一趟社保局问问清楚!反正人民路那个点,我骑自行车半个钟头就能到!”

“嘟—嘟—嘟—” 回应我的,只剩下一串急促的忙音。

我缓缓坐回身后的藤椅里,这才发觉后背惊出了一层薄汗。

窗外的茉莉花随风轻轻摇曳,清冷的香气混合着秋凉,丝丝缕缕地钻入鼻腔。

我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这骗子,倒是会挑时候,专挑我这个月刚领完养老金的日子。

二、从个人警觉到社区共筑:防骗课堂的诞生与蜕变

这件事本可以像水面的涟漪,渐渐平息。

但第二天清晨,我去菜市场买菜,遇见了住在隔壁单元的王婶。

她拉着我的购物车筐,眼圈泛红,声音带着后怕:“老陈,昨天可吓死我了!有个电话打来,说我儿子出车祸在医院,急需手术费,让我赶紧往一个账户打钱……我当时腿都软了,幸亏我闺女刚好下班回来,一把抢过电话骂了回去,不然……”

王婶的话像一记警钟,在我心头重重敲响。

原来,被这种可恶电话盯上的,远不止我一个。

我们这些儿女大多不在身边的老人,成了他们眼中“好下手”的目标。

一个念头在我心中萌生。

我找到社区居委会的周主任,把想法和盘托出:“周主任,咱们能不能在社区活动室搞个小课堂?不用太正式,就教教老哥哥老姐姐们,怎么识别这些骗子的套路。”

周主任一听,大力支持:“太好了!陈叔,这个主意正!场地现成的,您来牵头,咱们这就办起来!”

第一堂“防骗分享课”,来了二十多位老邻居。

我用王婶的遭遇作为引子,活动室里立刻像炸开了锅。

“我上个月也接了,说我中了十万块的社保补贴,但要先交两千块税钱!”

“哎呀,我老家一个表姐,被冒充公检法的骗走了五万块,现在听到电话响就心慌!”

我抬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今天,咱们不搞复杂的,就记住三句话,或者说,三种心态,准保有用!”

第一,遇事要“慢”。

我加重语气,“真正的社保局、公安局,办事有严格的程序。通知事情,多半是挂号信,或者由社区、单位传达。凡是电话里火急火燎,给你设定一个很短的最后期限,比如‘两小时内不处理就冻结’的,百分之百是假的!天大的事,也先挂掉电话,找孩子核实,或者打110、12333官方电话问清楚。”

第二,密码是“底牌”。

我看着大家,想起老伴生前常念叨的话,“银行密码、验证码,比什么都重要。别说电话里的‘社保局’‘警察’,就是亲儿子、亲闺女在电话里问,也得当面核实清楚身份再说!任何正规单位都绝不会索要您的银行密码和验证码!”

第三,情感防“空洞”。

我放慢了语速,声音也低沉了些,“骗子们特别会钻空子。他们有时候不仅骗钱,还打‘感情牌’,嘘寒问暖,冒充子女单位领导、医院护士……就是看准了我们有些老伙计自己在家,心里空落落的这一点。大家要记住,电话里的虚情假意,比不上咱们左邻右舍一句实在的问候。多下楼走走,来活动室坐坐,聊聊天,下下棋,心里暖和了,骗子的套路自然就钻不进来了。”

我说到这里,坐在角落一直默默抹眼泪的赵阿姨忽然抬起头,声音哽咽着说:“……我就是,太想我儿子了。他在外地,工作忙,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两趟……一接到电话,听他声音不对,我这心里就……”

活动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风吹过梧桐树叶的沙沙声。

那种深刻的、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孤独感,在空气中无声地弥漫开来。

我们都明白,赵阿姨的眼泪,不仅仅是因为差点被骗。

三、超越“防骗”:课堂成为温暖彼此的“暖心巢”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以防骗为初衷的课堂,渐渐地,味道变了。

开始几周,大家还聚精会神地分析新骗术,分享应对经验。

后来,课堂内容越来越丰富。

李大爷带来了自己腌的脆爽萝卜干,王婶端来了她熬了一上午、软糯香甜的红豆粥,我则把家里的老式收音机搬来,播放一些舒缓的古典乐或是戏曲选段当背景音。

“陈老师,您说,这帮人为啥总盯着咱们老年人骗呢?”有一次,赵阿姨若有所思地问。

我沉吟片刻,回答道:“我想,可能因为我们这代人,成长的环境比较单纯。年轻时,一切都是计划调配,组织说的话、单位盖的章,我们习惯了信任。现在虽然时代变了,但这种对‘公家’身份的信任感,有时候成了惯性,反而被坏人利用了。”

“可不是嘛!”旁边一位姓李的老哥搓着手感慨,“我们那会儿,听说明天粮店有富强粉卖,能半夜就去排队。现在一听到‘社保局’、‘公安局’名头,心里先信了三分,哪会想那么多弯弯绕绕!”

他的话引来一片会心的笑声和附和。

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咱们别光听讲啦,干脆编个小品演演看怎么样?”

这下,活动室彻底变成了“老年话剧团排练场”。

赵阿姨自告奋勇演骗子,捏着嗓子,把“账户异常”说得绘声绘色;李大爷演一位固执的老头,任凭对方怎么忽悠,就是一口咬定“我不信我不信”;最后我举着写有“12333”社保官方热线和“110”的大纸牌上场“解围”……

台下观看的老伙计们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了出来,气氛热烈得快要掀翻屋顶。

更让人欣慰的是,上个月社区组织免费体检,医生笑着对我说:“老陈,你们这伙老伙伴,最近血压普遍都稳定了不少啊!”

我听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这哪里是几堂课的功劳?分明是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互相取暖,把原本可能郁结在心里的担忧和孤单,都驱散了出去。

四、深挖根源:抵御诈骗,更是抵御孤独

有一天下课后,赵阿姨悄悄拉住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陈老师,您……您能陪我给儿子打个电话吗?我就说几句……”

电话接通了,那头传来她儿子略显疲惫的声音:“妈,我这正加班呢,下周看情况回不回去……”

“没事,没事,你忙你的,”赵阿姨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声音都轻快了几分,“我就是……听听你声音,挺好的,挺好的,你注意身体啊。”

挂了电话,她悄悄用袖口擦了擦眼角,释然地说:“以前总怕打扰他工作,什么事都自己扛着。现在想明白了,父母对孩子,‘麻烦’一下,撒个娇,这亲情味儿才更浓,日子也才不那么……冷清。”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我们努力去识破的,又何止是电话那端的骗局?我们真正要抵御的,是那份深藏在心底、不愿给子女添麻烦而强忍下的孤独感,是那种与社会渐行渐远的失落。

后来,社区大力支持,给活动室添置了一台大屏幕的视频电话。

我们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周三下午,是“亲情连线”时间。

老人们轮流和远方的子女、孙辈视频通话。

王大爷兴致勃勃地给屏幕里的孙子打了一套太极拳,李奶奶手把手地教外孙女折纸青蛙,就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刘叔,也对着镜头一遍遍叮嘱:“丫头,外面降温了,秋裤必须穿上!”

过了几天,刘叔神秘兮兮地凑近我,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得意:“我闺女昨天还说呢,爸,你现在比我们年轻人还爱发消息,表情包用得比谁都溜!”

五、最好的“保障”:植根于烟火人间的连接

上周,我确实去了一趟社保局,办理一项简单的业务。

窗口的年轻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听说我们社区自发组织了防骗课堂,她惊讶地睁大眼睛,连连称赞:“老先生,您们这个做法太棒了!这比我们印多少宣传单都更有效、更走心!”

“您看,养老金一到账,这里立刻就有消息。所有政策变动,上面都会第一时间发布。以后遇到任何不确定的事,先打12333,或者来我们窗口问,最保险。”

听着她的话,我不由得想起老伴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家常话:“过日子啊,就像熬一锅好粥。火太猛了,容易夹生;火太小了,又熬不出米油。不温不火,稳稳当当,才是真正的福气。”

如今,社区那间小小的活动室,早已超越了最初的“课堂”功能,成了我们这群老伙伴名副其实的“第二个家”。

清晨,有人带来自家小院新摘的、还带着露水的小菜;中午,大家凑个份子,买只鸡炖上一大锅汤,香味能飘出好远;下午,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剧,常常为了剧情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在片尾曲响起时相视一笑。

前些日子,我整理旧物,翻出一本厚厚的相册。

其中一张,是我和老伴参加退休仪式时的合影。

照片上,她举着“优秀教师”的荣誉证书,笑容灿烂,眼角眉梢都是满足。

此刻,我看着活动室里这些吵吵嚷嚷、却又充满生气的熟悉面孔,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我们如此努力想要守住的,又何尝仅仅是银行卡里那串冰冷的数字?

我们守护的,是步入人生晚境依然能活得热气腾腾的那股心气儿;

是被同伴需要、被社群接纳的那份踏实感;

是即使经历过欺骗、感受过孤独,却依然愿意相信明天、愿意彼此靠近的温暖力量。

(尾声)

今天早晨,我给茉莉花浇水时,惊喜地发现,好几个枝头都冒出了饱满洁白的花苞,在晨光中微微颤动。

下周二的活动内容,我已经想好了——教大家如何用手机,拍下窗外那片绚烂的晚霞。

我清楚,那些心怀不轨的电话,或许还会不时响起。

但我的内心,已然平静。

因为我知道,无论风雨,活动室的那盏灯总会亮着,那把老茶壶会咕嘟咕嘟地唱着歌,老伙计们熟悉的笑骂声、争论声,会一次次撞响窗棂——

这朴素而真实的人间烟火气,才是晚年生活最坚实、最珍贵的“社会保障”。

注:本文基于多位社区长者真实经历改编。若接到可疑电话,请牢记:

1. 保持冷静:不轻信、不转账、绝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密码、验证码)。

2. 官方核实:立即挂断电话,自行拨打12333(社保官方)或110求证。

3. 社群互助: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亲友、邻居保持沟通,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真正的安全感,源于内心的充盈,源于社区的温暖,源于这寻常却宝贵的相聚时光。

来源:涵宝小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