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有的人谈恋爱非常缺乏安全感,稍有风吹草动就要猜忌伴侣?·为什么有的人在一段关系中,喜怒不形于色,尽管内心翻江倒海,表面仍然风平浪静?·为什么有的人坚持独身主义,尽管周围人都告诉ta该找个伴儿了,而ta自己却坚定地认为,可以但没必要?·又为什么有的人就像
·为什么有的人谈恋爱非常缺乏安全感,稍有风吹草动就要猜忌伴侣?·为什么有的人在一段关系中,喜怒不形于色,尽管内心翻江倒海,表面仍然风平浪静?·为什么有的人坚持独身主义,尽管周围人都告诉ta该找个伴儿了,而ta自己却坚定地认为,可以但没必要?·又为什么有的人就像一个小太阳,永远对人报以善意,永远有无穷无尽的安全感给到ta的伴侣?这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咨询中的重要议题——依恋关系。依恋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一开始为了研究“婴儿离开父母后所产生的分离焦虑”。后来,心理学家发现,这种依恋行为的影响会延续到人们成年,主要凸显在亲密关系上。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从他儿时中找到痕迹。
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还能改写吗?其实,一个人一生的依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无可撼动的。即使童年没有安全依恋的对象,在长大后,也可以被更积极的关系所替代,比如良好的同事朋友或者温暖支持的爱人;人们也有能力和不同的对象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比如和父母是不安全的,但和爱人是安全的。比如通过逐渐的成熟,你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越来越多,再或者通过心理咨询,好的咨询关系也是一种疗愈。当你建立起不同于早年和父母的全新关系体验后,原有的依恋模式也会随之得到修正和发展。所以,我们有超越曾经的能力,不一定会被困在默认的模式里,已有的依恋模式会不断被新的经验一点点地调整和改写,有时候甚至会被完全“重写”。值得明确的是,亲密关系并不是救命稻草,恋人也不是带你脱离苦海的救世主,并没有谁就应该去拯救谁,每个人都有自己背负的课题。更重要的是要去勇敢地开始,真诚地投入,带着信任和对方一起成长。END▎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来源:炊烟袅袅呢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