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背叛国家或者是自己的政权,投向他人。正如民国时期,很多人投靠日本人,成了汉奸。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历史上的十大叛臣。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背叛国家或者是自己的政权,投向他人。正如民国时期,很多人投靠日本人,成了汉奸。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历史上的十大叛臣。
伍子胥原为楚国大夫伍奢次子,其父因直谏遭楚平王冤杀,兄长伍尚同时遇害。他被迫逃亡,先后经宋、郑等国辗转至吴国。在吴国辅佐公子光夺取王位(即吴王阖闾),被任命为相国。公元前506年,他联合军事家孙武率吴军攻楚,五战破郢,占领楚国都城。为报父兄之仇,他掘开楚平王坟墓鞭打尸体三百下。此后他辅佐吴王夫差击败越国,力谏彻底消灭越势力未果。因与太宰伯嚭政见不合,屡遭谗言中伤。公元前484年,夫差赐属镂剑令其自尽。临终前嘱咐家人将其双眼悬于东门以观越军灭吴,其尸体被装入皮袋投于江中。吴人怜其忠烈,立祠江边祭祀。对于楚国而言,伍子胥就是一个叛臣,而且还带兵攻入自己国家的都城。但是伍子胥也是为了报父兄之仇,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伍子胥
英布是秦末汉初的将领,早年因触犯秦律被处以黥刑,故又称黥布。他最初在骊山服刑,后趁乱率领刑徒起兵,投奔项梁的反秦势力。项羽掌权后,英布因作战勇猛深受重用,受封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期间,他虽隶属项羽阵营,却逐渐疏远并拒绝全力支援楚军。刘邦趁机派使者游说,英布遂暗中叛楚归汉,正式与项羽决裂。归汉后他助刘邦牵制楚军兵力,后被封为淮南王。汉朝建立后,刘邦逐步铲除异姓诸侯王,英布因担忧自身安危而举兵反汉。初期作战取得一些胜利,但最终兵败于刘邦亲自统率的大军,被迫向南逃窜。他试图投奔长沙王吴臣,却在途中于番阳境内被杀,其首级被送呈刘邦。
英布影视形象
中行说原是西汉文帝时期的宫廷宦官。公元前174年,汉朝选派宗室女嫁给匈奴老上单于和亲,朝廷强制指派中行说作为随行侍从一同前往。他对此极为不满,临行前曾发出警告,声称若被迫前往必将不利于汉朝。抵达匈奴后,他果然投靠老上单于,成为其重要谋臣。他竭力劝说单于摆脱对汉朝物资的依赖,并系统性地教导匈奴人如何分类整理物资、计算人口与牲畜,以增强其管理能力。在汉匈往来文书中,他故意使用倨傲的措辞以激化矛盾,并多次为匈奴出谋划策,例如指点他们利用骑兵优势对汉朝进行袭扰。他的策略显著增强了匈奴的实力与自信,使其成为汉朝长期的边患。中行说此后长期居于匈奴,最终死于塞外,其具体死因未见详细记载。
中行说影视形象
吕布是东汉末年将领,以勇武著称。他最初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深受信任。后受董卓利诱,杀害丁原,率部投靠董卓,并被收为义子。在董卓麾下期间,他因与董卓婢女有私及自身疑虑,又与司徒王允合谋,于长安宫中亲手刺杀董卓。此后他先后投奔袁术、袁绍、张杨等诸侯,皆难以久居。他曾趁曹操东征时袭取兖州,后兵败投往徐州刘备。刘备收留他驻守小沛,他却趁机反叛,夺取了下邳城,自领徐州刺史。建安三年,曹操与刘备联合出兵围困下邳。吕布部下叛变,将其捆绑后开城投降。吕布被俘后曾向曹操表示愿效忠,但曹操最终听从刘备之言,下令在白门楼将其缢杀。
吕布影视形象
侯景原是东魏将领,早年效力于权臣高欢,以军功起家,官至河南道大行台,统辖十三州之地。高欢死后,他与继任的高澄关系恶化,因惧怕被清除而于公元547年率部众投降西魏,但西魏对其心怀戒备并未真正接纳。进退失据之下,他转而向南梁武帝萧衍请降。梁武帝不顾朝臣反对接受了投降,并封其为河南王。然而不久后,梁朝与东魏议和,侯景感到自身地位受到威胁,遂于公元548年在寿阳起兵反叛。他率军南下,联合对梁廷不满的宗室萧正德,渡江围攻建康。台城陷落后,侯景软禁并饿死梁武帝,立太子萧纲为简文帝,自封大都督,把持朝政。此后他陆续废杀简文帝,改立萧栋为帝,最终于公元551年逼迫萧栋禅让,自行即位称汉帝。
侯景
他的统治极其残暴,引发江南广泛反抗。王僧辩、陈霸先等将领集结军队讨伐,于公元552年收复建康。侯景战败后率残部东逃,在流窜途中被部下羊鲲所杀,遗体遭分送各地,首级被送至江陵示众。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将领,出身混血胡人,通晓多种语言。他早年从军,凭借战功和权术获得唐玄宗信任,被任命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大量军队。天宝年间,他深得玄宗宠信,甚至被杨贵妃收为养子,但他暗中积蓄力量,私铸兵器、囤积粮草、蓄养战马,并组建了名为“曳落河”的胡人精锐部队。公元755年,他以诛杀奸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反唐,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叛军迅速攻占洛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此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随后其部将攻陷长安,迫使玄宗仓皇出逃。然而叛军内部矛盾逐渐激化,安禄山因性情暴戾、体生毒疮,对部下时常鞭挞羞辱。至德二年正月,其子安庆绪与谋臣严庄、宦官李猪儿合谋,趁夜潜入安禄山营帐,将其刺杀。叛军随后拥立安庆绪即位,对外宣称安禄山病逝。
安禄山影视形象
朱温原是唐末黄巢起义军中的重要将领,后叛归唐朝,被僖宗赐名“全忠”,授宣武军节度使。他凭借汴州基地扩张势力,逐渐成为中原最强大的藩镇。天复年间他率军入关中,控制朝廷,晋封梁王。天祐元年他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年派人弑杀昭宗,立其子李柷为哀帝。四年后他迫使哀帝禅让,代唐称帝,建国号大梁,定都开封。称帝后其统治残暴多疑,连年与晋王李克用等势力交战。晚年因继承人问题犹豫不决,其子朱友珪得知自己可能被废,遂勾结禁军发动政变。乾化二年六月,朱友珪率兵夜入皇宫,派仆夫冯廷谔直入寝殿刺杀朱温。朱温重伤绕殿柱躲避,最终被刺穿腹部而死,尸体以寝毡包裹埋于宫中。朱友珪随后秘不发丧,假传诏书自立为帝。
朱温
石敬瑭原是后唐王朝的将领,为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深受信任,官至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对他深为猜忌,下令调其镇守郓州以削弱其势力。石敬瑭拒不受命,并于公元936年在晋阳起兵反叛。面对朝廷大军的征讨,他遣使向北方契丹求援,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贡三十万匹绢并自称“儿皇帝”的条件,换取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支持。契丹骑兵南下大破后唐军队,包围晋安寨迫使主帅张敬达部众投降。同年耶律德光在太原城外册封石敬瑭为帝,建国号大晋。契丹与晋军联合南下攻陷洛阳,后唐末帝自焚而死。石敬瑭定都汴州,依约割让战略要地幽云十六州予契丹,并长期恪守臣子之礼。他在位期间始终面临藩镇动荡与契丹压力,成德节度使安重荣等将领多次反对其屈从契丹的政策。天福七年,石敬瑭在内外交困中病逝于汴京,庙号高祖,其侄石重贵继位。
石敬瑭
吴三桂原是明朝辽东总兵,长期镇守山海关抵御清军。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其部下掳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并控制其家眷。吴三桂最初有意归顺大顺政权,闻变后转而致书清摄政王多尔衮,引清军入关联合击溃李自成部队。此后他效忠清朝,受封平西王,率军南下剿灭南明残余势力及农民军,并于康熙元年擒杀南明永历帝。清廷命其镇守云南后,他逐渐形成割据势力,拥兵自重且把持财政人事。康熙十二年朝廷决议撤藩,吴三桂假意呈请移藩试探,得知诏书后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周王并起兵反清。他联合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等势力发动“三藩之乱”,初期攻占云贵湖广等地。清廷调集重兵镇压后,其势渐衰。
吴三桂
康熙十七年他在湖南衡州仓促称帝,国号大周,但同年八月即因积郁成疾中风身亡。其孙吴世璠继位后退守云南,三年后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尽,余部尽降。
洪承畴原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蓟辽总督,曾率军在松锦一带与清军作战。崇祯十五年在松山战役中兵败被俘,被押至盛京。初始他绝食拒降,但经清太宗皇太极多次劝诱最终归顺,并被编入汉军镶黄旗。清军入关后,他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参与清廷中枢决策,提出“以汉治汉”方略。他协助制定清朝典章制度,并奉命总督军务招抚南方。顺治年间他主导镇压江南抗清势力,先后攻破扬州、嘉兴等地,击败南明弘光政权及黄道周等义军。其后经略湖广、两广地区,瓦解多支农民军残余部队。康熙即位后他因年老致仕,返回京师居住。康熙四年他因病去世,清廷赠予太傅衔,谥号“文襄”。
洪承畴
小结:
这10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伍子胥逃吴伐楚掘墓鞭尸报家仇;英布叛楚归汉终反汉遭诛杀;中行说被迫和亲投匈奴助敌反汉;吕布弑丁原董卓多次易主被曹操缢死;侯景叛东魏投梁又反叛饿死梁武帝乱江南;安禄山叛唐引发安史之乱称燕帝被子弑;朱温叛黄巢归唐后篡唐弑君建梁遭子弑;石敬瑭叛后唐引契丹割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反清称周帝败亡;洪承畴降清助镇压南明抗清势力遗臭。他们或为私仇、或为权欲、或为自保,从春秋至明清,其叛行皆引发战乱动荡,多数身死名裂。
来源:历史影视小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