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晚,雷军在年度演讲里提了一嘴陈年。他说,凡客创始人背了差不多10个亿的债,默默还了十年,大概2022年才彻底清掉。说完还补了一句:“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五十多岁还能重新开始吗?
9月25日晚,雷军在年度演讲里提了一嘴陈年。他说,凡客创始人背了差不多10个亿的债,默默还了十年,大概2022年才彻底清掉。说完还补了一句:“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那天晚上,陈年正在杭州的直播间卖货。听到雷军讲这段,他突然停住,手捂着脸,肩膀微微抖了几下。镜头没关,这一幕被录下来,很快传开了。
凡客最火那会儿,年销售额冲过20亿,员工上万,地铁广告铺天盖地,“凡客体”人人都能套一句。可到2014年前后,公司急转直下——扩张太猛,库存压得喘不过气,战略来回变,最后债务滚到近10亿。从巅峰跌下来,只用了几年。
之后十年,陈年几乎没在公众场合露面。他接点品牌顾问的活儿,卖了些个人资产,后来试水直播电商,一点点还债。和罗永浩2020年高调宣布“真还传”不同,陈年从没对外说过自己欠多少、还了多少。连身边朋友也只知道他在“努力还”,具体数字、节奏,一概不知。这种沉默,不是躲,是扛。
十年前,凡客还和京东、当当并称电商“三剑客”。2011年估值逼近30亿美元,风头正劲。但到2015年,SKU从6万砍到不到一百款,团队从1.2万人裁到只剩几十号人,品牌迅速沉寂。
罗永浩的6亿债务,靠直播、代言,三年基本清完,全程公开,甚至成了营销事件。陈年走的是另一条路:没发布会,没热搜,连直播账号都没刻意打造个人IP,就埋头卖货。
有在杭州做直播电商的朋友说,陈年2022年后才稳定开播。刚开始,场均观看不到500人,卖的多是图书、文创这类低毛利的东西。直到2024年,直播间月成交额才稳在百万元上下。这不是逆袭剧本,就是一单一单攒出来的。
更难的是,他52岁才入行直播。这行里,90%的头部主播不到35岁。快节奏、强流量、算法推新,对年纪大的人极不友好。他能撑下来,靠的不是情怀,是每天雷打不动开播、选品、复盘。
雷军在演讲里提到,2021年他决定造车时,和陈年聊过。那场谈话让他觉得,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敢押上全部去闯新赛道,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当陈年看到雷军这样的同龄人还在拼命,心里那点火苗,可能又被点着了。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50岁以上灵活就业者有4200万左右,其中大约7%尝试过直播或短视频创业,但真正跑出来的不到0.3%。陈年能坚持到现在,不光因为债要还,更因为不想被“失败者”三个字钉死。
很多人觉得创业失败就是人生失败。但陈年的这十年,更像慢火炖汤——火小,时间长,盖子一直盖着,不到时候绝不掀。比起资本喜欢的“闪电战”,他走的路更像老匠人:不求爆红,只求心安。
十年前,凡客喊的是“互联网快时尚”;现在,他直播间简介就一行字:“认真卖点好东西。”没宏大叙事,没情怀包装,就一句实在话。
这也映照出这几年创业环境的变化。流量红利没了,资本不再追着“下一个独角兽”跑。反而那些愿意沉下来、扛住债、守信用的人,慢慢被人记住了。
陈年用十年还清近10亿债务,52岁从零开始做直播。你觉得这种“沉默还债+低调重启”的方式,比高调营销更值得尊重吗?评论区直接说“值得”或“不值得”,讲讲你的理由,我挑10条深度回复。
来源:乐宅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