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到东园镇赵桥村的一处大棚,曹高善、蔡彩兰夫妇早已笑意盈盈地等候着。简单寒暄后,夫妇二人便带着王蓉走进葡萄大棚。只见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如翠绿宝石般缀满枝头。
“王干事,今年最后一茬阳光玫瑰葡萄十月初就要上市了,你们最近有时间再帮我们做做线上直播销售吧……”
9月19日清晨,沙坡头区东园镇宣传干事王蓉接到一通“求助”电话后,便匆匆走出办公室。
来到东园镇赵桥村的一处大棚,曹高善、蔡彩兰夫妇早已笑意盈盈地等候着。简单寒暄后,夫妇二人便带着王蓉走进葡萄大棚。只见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如翠绿宝石般缀满枝头。
在中宁县大战场镇元丰村,村民直播销售农产品。
“去年就是你们帮忙线上销售,葡萄很快就被一抢而空。”曹高善说。
曹高善本是浙江温州人,是赵桥村为盘活闲置大棚资源招来的承包商。目前他承包了107亩地,建有20多个大棚,主要栽种彩椒、西红柿、葡萄等。他坦言,原本计划将更多蔬果销往浙江等地,以拓宽本地销售渠道,没想到镇上通过线上销售,葡萄不仅在本市热销,还卖到了周边省份,供不应求。
“我们的阳光玫瑰葡萄用的都是有机肥,甜味是清甜的……”曹高善的妻子蔡彩兰接过话茬:“王干事,我也想学着直播,词都准备好了,有时间你们也教教我。”
沙坡头区东园镇赵桥村设施大棚里成熟的葡萄。
据悉,2024年12月,由东园镇人民政府牵头、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股,成立了“共富公司”——宁夏众创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整合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力量,打造集农特产品展示、直播带货、人才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推动集体增收、农业增效、群众致富。公司成立以来,其直播业务有效助推了全镇特色产业“出圈”,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路。
“近年来,东园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为了拓宽产品销路,我们成立了共富公司这个运营平台。目前通过直播,将农户的农特产品成功销往市区及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市,市场反响非常好。”王蓉说。
除了曹高善的大棚基地,东园镇八字渠村的无花果等产业也同样受益。走进八字渠村的无花果种植大棚,一株株无花果树整齐排列,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六个曾经闲置的大棚,因种植无花果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从2024年开始种植无花果,主要通过线上销售,目前订单供不应求。后续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无花果种植。”八字渠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宁直言:“我们的土鸡蛋在网上销量也不错。有了网络‘加持’,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底气更足了。”
如今在中卫,借助“云”端发力让农特产品直播“出圈”的案例比比皆是。
沙坡头区东园镇八字渠村的无花果长势喜人。
近日,在海原县西安镇西安村的田野上,近千亩小茴香随风摇曳,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这片昔日的黄土地,因这“嫩黄”的香料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工厂主要进行小茴香加工、包装和销售。现在通过网络平台,产品主要销往河南、广东、广西等地,包括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的药用市场也会来我们海原采购。”宁夏惠农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说,“如今有了网络平台,好产品再也不怕‘藏’在深山里了。”
枸杞是中卫的一张“红色名片”,也是中宁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枸杞产业也插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不断以新姿态刷新大众认知,从“红色名片”蜕变为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数据显示,自6月初鲜枸杞上市至6月中下旬,各物流平台已寄递发送鲜枸杞逾3万单,全国消费者正通过升级的电商平台和物流服务,品尝着新鲜的中宁枸杞。
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一根网线、一场直播,正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的产销模式。中卫的探索证明,数字赋能不仅打通了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通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马上发布信息
来源:记录乡村与乡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