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与月光撞个满怀!这场“月光诗会”献礼南京十三中建校七十周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7:16 1

摘要:明月如诗,繁星似梦。9月26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师生齐聚台城脚下、玄武湖畔,以诗会友、以月为媒,举办第十四届“青春·明月·梦想”月光诗会。这场诗意盎然的盛会,既是对青春的礼赞,也是对学校七十周年华诞的深情献礼。

明月如诗,繁星似梦。9月26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师生齐聚台城脚下、玄武湖畔,以诗会友、以月为媒,举办第十四届“青春·明月·梦想”月光诗会。这场诗意盎然的盛会,既是对青春的礼赞,也是对学校七十周年华诞的深情献礼。

月华启幕,诗意献礼

诗会伊始,十三中党委书记张翼飞在开幕词中深情地表示:“今年,十三中站在特殊的时间坐标上,学校迎来了七十周年华诞。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载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十三中的辉煌历程。”他表示:“青春、明月、梦想三个关键词勾勒出我们共同的追求。青春是生命的勃发,是同学们此刻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明月是永恒的见证,象征着高洁的理想和不变的情怀;梦想是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方向。诗歌是心灵的语言,月光诗会作为学校经典文艺活动,就是为青春提供表达的舞台,为梦想插上翅膀。”

月光镀诗,青春筑梦

乐声响起,节目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各班级紧扣诗会主题,以朗诵、伴舞、情景演绎等多样形式,将对明月的咏叹、对青春的礼赞、对梦想的憧憬融入其中。或以经典诗词为引,描摹月光洒落窗台、停驻书页的静谧,将长夜的温柔娓娓道来;或创作诗句,将校园里的晨光暮色、书声琅琅写进诗里,在月色下重温那些美好时光;或以轻快节奏演绎少年如追光者般朝着梦想奋力奔跑的模样,势要以青春的炽热撞碎夜色的沉静。同学们目光灼灼,或轻吟,或高歌,每一段演绎都蕴藏着少年人的赤诚。

本次诗会上,学校红山校区高一(18)班同学带来的开场节目,是一首原创诗歌《月光下青年》,诗歌凝聚了全班54名同学的智慧,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我们在得知月光诗会是以青春、梦想、明月为主题时,想到如果直接从网上找一首诗直接读,可能不符合我们积极向上的蓬勃活力,于是大家就集思广益,花了一周时间创作了这首诗歌。”参与创作的朱子墨同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诗中,融入许多青年朝梦想进发意象和情感,并借明月,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策划组成员任陈沁原同学表示:“创作时,我们紧紧围绕青春、明月、梦想三个关键词,诗歌创作背景的时间选在夜晚,突出明月这一意象,表达月光滋养少年,少年则在夜晚通过厚积薄发,在黎明到来时,喷薄而出,创造辉煌。背景音乐选择了《国家宝藏》里的一首歌,名叫《流光》,既可以展现出在夜晚静谧的时间下,我们不断厚积薄发、静水流深,也能体现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希望全体十三中的高一同学能够创造新一轮辉煌,为祖国作贡献。”

荣耀时刻,共赴新程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和江苏省“四名人才”获得者、“学习强国”全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广电总台播音指导姜林杉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对本场诗会进行了点评。她盛赞学子诗作情感真挚、想象飞扬,巧妙串联“青春”“明月”“梦想”三大意象,点明诗意是对生活的深情凝视与梦想的热忱奔赴。姜林杉老师的点评如月光般清澈温暖,为整场诗会升华出隽永意境。

本次诗会设有“才高八斗”“匠心独具”“妙笔生花”“神采奕奕”“声入人心”“金声玉振”六个奖项。校领导、嘉宾、高一年级主任张慧老师、苑中原老师为获奖班级颁发奖状。本次诗会的幕后同样闪耀着奉献的光芒,志愿者身影穿梭如织,搬运道具、引导流程,他们的默默耕耘,共同构成了诗会最质朴的注脚。学校班主任代表和语文组老师为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诗会在《十三中赋》“石城虎踞,钟山龙蟠”的齐诵声中进入高潮,在“玄武清波”悠扬的校歌旋律中进入尾声。这场月光诗会不仅是十三中传统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凝聚了学子们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也让全体师生在平仄韵律与动人旋律中,共同感受学校七十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力量,激励十三中少年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更加绚丽的青春诗行。

通讯员 薛嘉泓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文 王玉秋晨/摄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