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等奖56人,二等奖324人,三等奖20人。通辽(57):一等奖16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1人鄂尔多斯(42):一等奖16人,二等奖25人,三等奖1人包头(45):一等奖12人,二等奖33人呼和浩特(51):一等奖5人,二等奖43人,三等奖3人赤峰(64):
一等奖56人,二等奖324人,三等奖20人。
通辽(57):一等奖16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1人
鄂尔多斯(42):一等奖16人,二等奖25人,三等奖1人
包头(45):一等奖12人,二等奖33人
呼和浩特(51):一等奖5人,二等奖43人,三等奖3人
赤峰(64):一等奖3人,二等奖59人,三等奖2人
呼伦贝尔(29):一等奖3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3人
锡林郭勒(23):一等奖1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6人
乌兰察布(30):一等奖0人,二等奖28人,三等奖2人
巴彦淖尔(23):一等奖0人,二等奖22人,三等奖1人
兴安盟(22):一等奖0人,二等奖22人
乌海(14):一等奖0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人
本次获奖名单的突出特征是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和通辽第五中学的强势领先。两校分别以16人(占比28.6%)和14人(占比25.0%)的获奖人数占据了全区半数以上的名额,形成了第一梯队,显示出这两所学校在物理竞赛培养上的绝对优势和在自治区内的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包头市八十一中学与包头市第九中学,两校各有5人获奖,占比均为8.9%,与获奖4人(占比7.1%)的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共同构成了实力强劲的第二梯队,体现了包头、呼和浩特等教育重镇的实力。
第三梯队则由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校组成,包括包头市九十五中学、赤峰市红旗中学、海拉尔第二中学等,这些学校各有1至2人获奖。虽然单个学校的获奖人数不多,但它们的出现使得获奖名单覆盖了从东部到西部的更多盟市,展现了自治区内物理学科竞赛基础的广泛性。
总体而言,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物理复赛省一的获奖情况清晰地反映了当前中学物理竞赛的实力版图。获奖学生高度集中于几所传统强校,尤其是鄂尔多斯和通辽地区的学校表现尤为抢眼,而其他多所学校的零星获奖也体现了竞赛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的普及。这一格局既是对领先学校教学成果的肯定,也为未来促进自治区内更广泛、更均衡的学科竞赛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以上来自:自主选拔在线
来源:平常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