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城魅力无限——2025年“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团探访新区见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7:04 1

摘要:金秋九月的兰州新区,天朗气清。9月23日至26日,2025年“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团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等国的资深记者们,在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处长张宁斌的陪同下,深入探访这座丝路新城的创新实践与生态画卷。

金秋九月的兰州新区,天朗气清。9月23日至26日,2025年“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团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等国的资深记者们,在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处长张宁斌的陪同下,深入探访这座丝路新城的创新实践与生态画卷。

采访团的首站聚焦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记者们聆听负责人详细介绍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务如何助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随后走进中川北站物流园,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整装待发,龙门吊正在高效运转。格鲁吉亚经济中心网总编辑莉安娜·乔尔乔利亚尼站在观景台上,望着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感叹道:“这里的多式联运系统正是欧亚大陆急需的黄金通道!”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4号智能温室,采访团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上万株各色玫瑰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竞相绽放,智能喷灌系统正在精准作业。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记者别里克·塔本巴耶夫蹲下身,用相机记录下玫瑰花瓣上的水珠,他兴奋地说:“这些通过物联网技术培育的花朵,比我家乡的野生玫瑰还要娇艳,这是我见过最智慧的农业!”

眼下正值兰州新区丰收季,金黄的万寿菊和整齐的蔬菜大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白俄罗斯《农业报》总编辑谢尔盖·米霍维奇俯幽默地说:“我们的土豆今年收成不好,看到这里的现代农业发展如此先进,真想把这些技术和土豆一起打包带回去。”这番话语引得现场笑声不断,中外记者们纷纷交流起各自国家的农业经验。

在中川青云驿非遗工坊,漆艺传承人杨兰波正在指导学徒制作漆扇。采访团成员们纷纷挽起袖子,体验这项有着3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摩尔多瓦“信息标签”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亚历山大·塔纳斯小心翼翼把空白扇面浸入漂漆中,上下左右旋转,笑着说:“这比写新闻稿难多了,但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度。”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主编沙欣·卡济姆扎德掏出笔记本,详细记录这项技艺的关键点。

在兰石集团重型装备制造基地,记者们戴上安全帽,走进火花四溅的生产车间,详细了解这些“大国重器”如何远销海外。吉尔吉斯斯坦记者哈立达·埃尔格舍娃在采访本上认真记录:“这些装备的质量和智能化程度令人惊叹。”

在佛慈制药的百年草药园,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企业负责人带领记者们辨识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详细讲解“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项目。莉安娜·乔尔乔利亚尼采下一片薄荷叶轻嗅,打趣道:“在这个草药园多待一会,是否能让感冒好起来。”

4天的行程结束时,采访团成员们的相机存储卡已装得满满当当,手机相册里尽是智能温室的玫瑰、现代化车间的机械臂、村民质朴的笑脸。临别时,哈立达·埃尔格舍娃挥舞着手中的玫瑰花束说道:“这里的气候和产业一样宜人——我们不仅要报道,更要带更多欧亚朋友来亲眼见证这座丝路新城的活力与魅力。”

来源:兰州新区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