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销量暴跌2万吨!消费者说出其中的实情,月饼不如送茶叶实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5:13 1

摘要:9月27日,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京东和天猫的月饼销售额却悄悄飙升了32%。与此同时,全国传统渠道的月饼销量预计却比去年少了整整2万吨。这个数字背后,是全国几百家企业的减单、退单,是商超货架上堆积的滞销产品,更是一场关于“节日仪式感”与“现实消费力”之间的妥协。

9月27日,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京东和天猫的月饼销售额却悄悄飙升了32%。与此同时,全国传统渠道的月饼销量预计却比去年少了整整2万吨。这个数字背后,是全国几百家企业的减单、退单,是商超货架上堆积的滞销产品,更是一场关于“节日仪式感”与“现实消费力”之间的妥协。

过去大家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可现在不少人却连月饼都不想送了。那这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人们观念变了?月饼销量到底是怎么一下跌了这么多?这背后又到底藏着怎样的社会变化?

今年中秋节前的9月中旬,多个商超老板在网上发帖,说今年的月饼卖不动了。货架上摆满了月饼,顾客却不见几个,眼看就要节日了,库存还剩一半以上。一位做采购的网友表示,他们公司往年采购2万盒月饼,今年直接通知,一盒不买,改发购物卡。

房地产、建筑、建材、金融这四个行业,更是成了“送礼消失带”的重灾区。某知名房企去年还采购了5000多盒月饼,今年采购量是“零”。公司员工说,现在每一分开支都要精打细算,月饼这种非必需品,早就被砍掉了。

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对单价超过500元的月饼礼盒加强监管。不少企业也开始避开“高调送礼”的风险,转而选择更低调实用的购物卡、茶叶等礼品。有人说得很直白:“送再多月饼,也不一定拉得来生意,不如把钱用在刀刃上。

更有意思的是,年轻人对月饼的态度也变了。以前中秋节送月饼,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面子。可现在,90后、00后成了消费主力,他们对月饼的评价却是:“甜、腻、贵、不健康”。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出自己送礼清单,上面早就没了月饼,取而代之的是坚果、鲜果、茶礼、玩具等更“对胃口”的东西。有位妈妈说,她今年没买月饼,直接给女儿转了200块钱,“她不爱吃月饼,以前送的最后都坏了,不如给钱实在。

送礼不再是送形式,而是送需求。如今,很多人收到月饼也只是尝一两块,然后就搁着不动。健康意识提升了,谁还敢多吃高糖高油的食物?有人调侃:“月饼以前是节日主角,现在是节后垃圾桶的常客。

月饼包装“缩水”也是一个明显现象。过去的月饼盒子又大又重,里面小月饼稀稀拉拉,只是一种“面子工程”。可今年,很多品牌都换上了简约包装,有的盒子里就四个小月饼,没有多余装饰。

包装回归本质,也反映出送礼观念的变化。人们不再追求华丽,也不再追求“看起来贵”,而是更在意“实用、健康、性价比”。行业数据显示,今年有63%的企业对包装进行了精简,成本占比从25%降到10%,可降解材料使用率也上升到31.6%。

电商平台则意外地成了“月饼销量上涨”的新阵地。一边是传统销售渠道销量暴跌,另一边,网上卖得却风生水起。原因其实很简单:便宜又方便。某平台数据显示,低温月饼销量同比增长73%,地方特色月饼销量上涨25%。

直播间里,博主当场拆了月饼,一算成本,吓人一跳:一个月饼才0.8元,加上盒子整套不超过20元。而线下同款礼盒标价却要两三百元,谁还愿意当冤大头?

在网上预售期,很多品牌的月饼一盒只要五六十块,价格直接砍半。不少网友算了笔账:花200买一盒高端月饼,不如花50买两盒实惠的,剩下的钱还能买张购物卡,送人更受欢迎。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清醒”了。人们不再为面子花冤枉钱,也不再为了传统“仪式感”而强行买东西。月饼作为中秋节的“符号”,已经慢慢让位于更有实际意义的“团圆与心意”。

很多家庭今年选择自己做月饼,自己包馅,自己包装,发朋友圈晒一晒,既有参与感,又能节省成本。有人说,孩子在厨房里和父母一起做月饼,比吃再贵的礼盒都更有节日味道。

酒店、超市、商场的反馈也印证了这种趋势。一位酒店经理说,他们往年月饼订单多到接不过来,今年直接少了三分之一。超市工作人员也表示,今年月饼大面积滞销,仓库堆满了退货。

月饼的保质期大多只有一个月,卖不出去只能处理或者销毁。这也让商家越来越不敢压货,大部分人都等促销最后几天“清仓价”再出手。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月饼销量大约是32万吨,而2025年预计会跌到30万吨以下。这意味着,有2万吨月饼“无人问津”,相当于好几百辆货车的货量,实实在在地砸在商家手里。

电商平台的月饼销量却在节前猛涨,说明消费并没有消失,只是被转移了方向。人们追求的是性价比,是实用,是健康,而不是过去那种“送出去有面子”的道具。

中秋节的本质,从来不是吃月饼,而是团圆。月饼是一个载体,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无论是送月饼、送茶叶、送红包,或是打一通电话、发一条祝福,只要表达出心意,让亲人感到被惦记,就是最好的中秋礼物。

一位网友说得很实在:小时候盼着吃月饼,现在盼着回家陪爸妈吃饭。月饼可以不在,但团圆不能少。也许这正是月饼销量下滑背后,最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简单来说,月饼销量跌了,不是因为节日淡了,而是人心变了。变得更清醒,也变得更务实。未来,不管月饼市场怎么变,中秋节还是那个中秋节,团圆、亲情、温暖,永远不会过时。

来源:知鉴明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