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与市场的双重热捧,让赛力斯在9月26日迎来高光时刻。早盘仅20分钟,这家华为造车伙伴的股价便触及涨停板,最高攀升至163.52元/股,总市值突破2600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午后涨停打开,最终以5.77%的涨幅收报157.22元,但160亿元的单日成
资本与市场的双重热捧,让赛力斯在9月26日迎来高光时刻。早盘仅20分钟,这家华为造车伙伴的股价便触及涨停板,最高攀升至163.52元/股,总市值突破2600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午后涨停打开,最终以5.77%的涨幅收报157.22元,但160亿元的单日成交额与1.87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已然印证了市场对其赴港上市及长期布局的强烈信心。
这场股价狂欢的直接催化剂,是赛力斯港股上市计划的关键进展。9月25日盘后,公司正式披露已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H股登陆港交所,这意味着其"A股+H股"双资本平台构建迈出实质性一步。根据规划,此次IPO募资净额的70%将投向研发,20%用于海外营销与充电网络建设,剩余10%补充营运资金,清晰勾勒出"技术加码+全球化破局"的战略路径。对资本市场而言,这不仅是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的务实之举——截至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资产负债率达76.08%,859亿元的负债规模亟待优化,更标志着其正式接入国际资本视野,为后续海外扩张铺路。
股价与市值的突破,更源于业绩基本面的强力支撑。2024年,赛力斯实现从亏损24亿元到盈利59亿元的逆袭,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025年上半年延续高增态势,营收624.02亿元、净利润29.41亿元,后者同比增幅达81.03%。亮眼数据背后,是问界系列车型的市场号召力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而即将落地的ADS 4.0智驾升级,更成为券商眼中的"业绩增量锚点"。叠加工信部等八部门推出的汽车稳增长方案与"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效应,行业景气度与企业基本面形成共振,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深层的投资逻辑,藏在赛力斯对未来赛道的提前布局中。9月25日"RoboREX"商标注册成功的消息,与其秋招中开设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具身智能运控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形成呼应,暴露了其向机器人领域延伸的野心。事实上,公司早在3月便已通过子公司与北航合资成立赛航具身智能公司,聚焦工业与家用机器人的算法研发与系统集成,试图在智能汽车之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这种"主赛道深耕+前沿领域探索"的组合,配合近两年加速的产业链整合——2025年上半年投资支付现金达273.67亿元,先后收购金康动力、蓝电汽车等核心资产——让市场看到了其构建技术壁垒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的资本热度已传导至整个产业链。随着其港股上市进程推进,不仅自身获得全球化发展的资金与品牌支撑,与其深度绑定的华为生态伙伴、零部件供应商亦有望受益于产能扩张与技术协同。从A股市场反应看,9月26日汽车产业链集体异动,迪生力、万向钱潮等多股涨停,印证了市场对"赛力斯带动效应"的预期。
尽管当前港股上市仍需等待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的最终核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且高负债与海外市场竞争等挑战仍待破解,但此次股价创新高与市值突破2600亿的表现,已充分彰显资本对其战略路径的认可。从借华为之力实现盈利逆袭,到冲刺港股打开全球化空间,再到布局具身智能抢占未来先机,赛力斯的每一步动作都踩在了新能源与智能化的产业风口上。
当资本的热情与技术的野心形成合力,赛力斯的"A股+H股"征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车企从本土突围到全球竞技的进阶之路。在行业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加持下,这家市值突破2600亿的车企,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