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新领导人警告称,若不与以色列达成协议,地区或将陷入动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5:05 1

摘要:沙拉的崛起无疑是近年来中东最引人注目的政治转变之一,他曾是“沙姆解放组织”(HTS)的核心人物,该组织长期被联合国和多国视为与极端主义网络有关联,美国更曾以千万美元悬赏其被捕。

2025年9月下旬,当艾哈迈德·沙拉以叙利亚总统身份登上联合国演讲台时,这位从战场走出的政治新星并未褪去锋芒。

他向国际社会发出严肃警示,若以色列持续拒绝与叙利亚过渡政府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安全协议,整个中东地区将面临陷入新一轮广泛动荡的危险。

这一表态不仅反映了叙利亚政权更迭后的战略调整,也揭示出当前地区安全格局正处在高度敏感与不稳定的转折点。

沙拉的崛起无疑是近年来中东最引人注目的政治转变之一,他曾是“沙姆解放组织”(HTS)的核心人物,该组织长期被联合国和多国视为与极端主义网络有关联,美国更曾以千万美元悬赏其被捕。

然而在2024年底,他领导的武装联盟攻占大马士革,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并迅速推动政治转型,组建“叙利亚过渡政府”,本人也从战场指挥官转变为国家领导人。

他在纽约公开亮相时强调:“我已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对抗走向对话”,这一身份的转变虽仍引发争议,但在叙利亚长期战乱、治理真空的背景下,国际社会不得不正视这一新兴权力中心的现实存在。

而他也带着复杂的过去,在今年的9月,做出了一件近60年来叙利亚领导人没做过的事:他飞往纽约,站上了联合国的讲台。

在联合国演讲及后续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沙拉反复强调其政府的核心诉求,立即停止以色列对叙利亚境内的军事侵犯,并建立稳定、可执行的安全机制。

阿萨德的倒台,对以色列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变数,一个老对手没了,但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以色列的反应相当迅速,根本没给沙拉亚的新政权任何喘息的机会。

据记录,2025年以来,以色列已对叙利亚实施超过320次空袭,主要针对大马士革、霍姆斯及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

自新政权成立以来,以色列的空袭和地面行动就没停过,战机频繁光顾戈兰高地附近的仓库和军事设施,理由是“防范伊朗残余势力”,地面上,他们的部队甚至越过了停火线,设立了临时检查站。

以色列给出的官方说法听起来很人道,“保护当地的德鲁兹社区安全”,但在沙拉亚看来,这纯粹是“趁虚而入”,是利用叙利亚最虚弱的时刻,抢占地缘政治的先机。

以方声称这些行动旨在遏制伊朗军事存在及其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的通道,但大量平民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引发广泛批评。

对和平的核心诉求

而面对以色列咄咄逼人的军事前压,沙拉亚在纽约的外交策略显得异常务实,他直接摊牌,核心诉求就是要和以色列达成一份安全协议,但前提是“必须保障叙利亚的主权完整”。

沙拉指出:“我们不是在挑起冲突,而是在承受持续的主权侵犯,我们害怕的不是战争,而是被无视。”

他的姿态拿捏得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发出严厉警告,如果以色列继续拖延谈判、侵犯叙利亚,将给中东带来新一轮的动荡。

另一方面,他又展现出一种惊人的软性姿态,坦言“我们害怕以色列,而不是相反”,这话听着示弱,实则是在表明,我们不是来挑衅的,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

为了让谈判聚焦,他刻意淡化了那些更宏大的历史议题,比如是否承认以色列,眼下他只想谈最要紧的事,边境在哪,领空界限怎么划,安全如何安排,用他的话说,当务之急是先“止血”。

沙拉亚非常聪明地将叙利亚的问题“区域化”了,他不断警告,以色列的单边行动,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遭殃的绝不止叙利亚一个。

他把话直接挑明了,约旦本就因难民和走私问题不堪重负,叙利亚南部再起冲突,约旦边境必然失控。

北边的土耳其则紧盯着库尔德武装,生怕他们趁乱搞事,而东边的伊拉克,也担心什叶派势力的反弹会搅乱自己的能源出口。

沙拉亚的警告直击要害,任何分割叙利亚的企图,最终将损害所有邻国的利益,让大家一起“重回原点”,这等于是在告诉周边国家,帮叙利亚维稳,其实就是帮你们自己。

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美国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也最为微妙,华盛顿就像一个走钢丝的平衡大师,既要照顾老盟友以色列,又不得不面对叙利亚的新变局。

态度上的转变已经发生,鉴于沙拉亚的过渡政府承诺反恐和包容性治理,美国放松了部分对叙利亚的制裁,但与此同时,白宫又公开强调,以色列的“安全红线”必须得到保障。

美国特使甚至在私下斡旋,试图促成一份“降级”协议,内容主要集中在非军事化和情报共享上,这表明华盛顿希望用技术手段降温,避免直接站队。

沙拉亚则试图撬动美国这根杠杆,他直接对美国喊话,称以色列的行动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甚至可能吓跑美国盟友在中东的投资计划。

现在在阿联酋等地区国家的斡旋下,叙利亚与以色列已通过间接渠道展开多轮秘密谈判,美方亦派出特使参与协调。

据美国叙利亚事务特使汤姆·巴拉克透露,双方已就一项“冲突降级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内容包括以色列暂停越境打击,叙利亚承诺不在边境部署重型武器,并建立军事联络机制以防止误判。

尽管协议不涉及戈兰高地主权、外交关系正常化等根本性议题,但被视为缓解紧张局势的关键一步,而目前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美方评估称“技术性磋商已完成99%”,有望在短期内公布初步成果。

然而和平前景仍布满障碍,以色列国内政治环境复杂,总理内塔尼亚胡虽承认存在“历史性的缓和机遇”,但面临右翼联盟的强烈抵制,任何被解读为“向极端组织妥协”的举措都可能动摇其执政基础。

与此同时,沙拉自身的政治背景仍使部分国家对其政权持保留态度,国际承认进程缓慢。

尽管他多次强调“德鲁兹人是叙利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以“保护少数群体”为由推动分裂,但以色列在戈兰高地加强军事与人道介入的举动,持续加剧双方互信赤字。

结语

今年9月23日,沙拉亚在联合国的讲话结束后,会场气氛克制,美国代表并未公开回应,他这次纽约之行,没有带回一纸协议,但这或许本就不是他的首要目标。

他成功地将叙利亚的生存危机摆上了国际桌面,完成了一次对各方底线的全面试探,对这个新生的政权而言,这本身就是一次关键的开局。

而中东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始于纽约的喊话,最终是将各方拉回谈判桌,还是引向又一轮的战场。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外媒: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叙袭击》——参考消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4219014113148675&wfr=spider&for=pc

《观察|以色列对叙利亚边打边谈,达成全面和平协议还要多久?》——澎湃新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4373059224433343&wfr=spider&for=pc

《Syrian President outlines reforms, pledges national renewal》——联合国新闻——https://news.un.org/en/story/2025/09/1165940

来源:铃木白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