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个月前,这个来自大阪的少年还穿着樱花色校服,在放学后的绿茵场上练习带球过人。如今父母因工作调动来到中国东北,他被迫告别了J联赛青训营的伙伴,转学到这座有着"钢铁之城"别称的工业城市。
初冬的东北,寒风裹挟着雪花拍打在教室玻璃上。13岁的小贺望着窗外被白雪覆盖的操场,手指无意识地在课桌上画着足球的弧线。
三个月前,这个来自大阪的少年还穿着樱花色校服,在放学后的绿茵场上练习带球过人。如今父母因工作调动来到中国东北,他被迫告别了J联赛青训营的伙伴,转学到这座有着"钢铁之城"别称的工业城市。
"贺君,要一起去吃关东煮吗?"日本学校的同学用熟悉的母语发出邀请。小贺摇摇头,指了指腿上未愈的淤青——那是昨天在中国小学足球课上,被东北孩子们称作"坦克式防守"留下的纪念。
父亲发现儿子深夜还在观看日本青少年联赛录像:"要不要回日本继续训练?你妈妈可以陪你回去。"小贺看见父亲西装领口别着的中日两国国旗徽章,那是公司给外派员工的特别礼物。
周末的早晨,小贺独自来到城市体育馆。令他惊讶的是,露天球场上竟有群孩子在零下十度的天气里训练,教练的东北口音混着白气传来:"用暖气片烤球鞋算啥本事?真汉子就得在雪地里盘带!"
冰天雪地中,那个总在比赛中撞倒他的高个子男孩向他招手:"小日本,来比比谁先滑倒?"小贺愣了一下,突然想起J联赛教练说过的话:足球是跨越国界的语言。
当夜,小贺在日记本上画了两个球场平面图:左边是大阪青训营的现代化草坪,右边是冒着热气的东北露天球场。他在中间重重写下一行字:"足球之神不会只待在一个更衣室。"
第二天清晨,父母发现餐桌上放着三张纸:日本学校的退学申请、中国小学足球校队的报名表,以及一张用中日双语写着"谢谢你们让我自己选择"的便签纸。母亲红着眼眶把味增汤推到他面前时,发现儿子第一次往汤里加了东北人爱吃的香菜。
来源:老黄文体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