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4日上午,希望学与新疆吉木乃县教育局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双师公益课启动会。这标志着双方的教育公益合作进入新阶段。
2025年9月24日上午,希望学与新疆吉木乃县教育局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双师公益课启动会。这标志着双方的教育公益合作进入新阶段。
会议由吉木乃县直小学校长李健主持,吉木乃县教育局教研室衡清蓉主任、希望学副校长况雯老师、希望学帮扶教师代表田恬老师以及双方教师代表共同参与。
随着会议的进行,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教育协作正在北京和吉木乃之间通过互联网悄然进行,为西北边陲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双师模式
助力吉木乃教育资源提升
吉木乃县位于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是西北边陲的边境县,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当地教育资源有待提高,新教师与志愿者教师占比偏高,规范化、标准化的教研教学工作指导力量存在不足。
2022年8月,希望学在吉木乃县启动“希望之行”教育公益计划,依托自身教师、教研优势,对吉木乃县当地进行持续的师资培训、定制教研、班级教学等帮扶工作。
通过深度介入吉木乃县小、初、高等学校试点班级教学的每个环节,希望学每周为对应班级开展授课。截至目前(2025年7月),希望学志愿者老师为吉木乃地区上课合计1100余课时,时长超过44880分钟,共计培训学生超20000人次。
正如吉木乃县直小学校长李健所言:“一年级孩子在趣味语文里爱上汉字,六年级学生在数学思维课上突破难点,各年级同学在英语互动中敢说敢用——公益课不仅补上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更点燃了大家探索知识的热情,让学习变得更有信心、更有乐趣。”
长效沟通
打造自我造血机制
透过长期且细致的合作,希望学与被帮扶班级的班主任、学科老师建立了7×24小时的长效沟通机制,不断深度沟通、探讨教学和教研经验。
当地教研组长在教育局例行教研会上,将学到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直播讲课形式,传授给了周边7个乡镇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收获了一致好评。
希望学副校长况雯老师表示:“希望学的教育帮扶项目将不断优化,更加侧重培养本地优秀教师,帮助吉木乃县打造一支教学教研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成效显著
共谱教研新美篇
吉木乃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提升工作。2023年12月,该局还曾专门组织开展了关于落实《提升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学业质量工作方案》的专项研讨汇报会。
识字写字教学作为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难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希望学双师公益课在这方面为当地教师提供了有力支持。
吉木乃县县教研室衡清蓉主任表示:“合作开展以来,吉木乃受益老师学生众多,希望学的教学和教研老师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功不可没。希望学的老师们不仅传递了知识,更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这份跨越山海的坚守,是对教育使命最动人的诠释。”
展望未来
让优质教育辐射更多乡村儿童
启动会上,希望学副校长况雯老师表示:“未来,希望学将一如既往,以最优质的师资、最精心的课程、最真诚的态度,全力以赴支持吉木乃的教育事业。我们坚信,通过这根细细的网线,我们不仅能传递知识,更能传递希望、信念与力量。”
作为民办非营利在线学科培训学校,希望学一直坚守教育初心。希望学师资团队,大多毕业于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985、211高校,且拥有多年线上教学经验。同时,希望学教研团队经验丰富,完备的教研体系开发能力确保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在教育科技领,希望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系统,能够对学员学情进行精准跟踪,为学员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升学习效率。
会议最后,双方教师开展交流,共同探讨了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帮扶重点,为2025年秋季学期的双师公益课拉开序幕。
希望学表示,未来将以吉木乃县项目为原点,持续进行教育公益实践深耕,努力将“希望之行”的脚步走得更远。
来源:小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