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组长在收集空罐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不同品牌用的罐体千差万别。
最近组长在收集空罐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不同品牌用的罐体千差万别。
轻薄的容易糊底,并且涂层容易剥落;
厚实的完全不挂壁,也不糊底,涂层完整;
大牌进口内壁容易生锈,国产和新西兰罐更舍得在罐体上花钱.....
猜猜都是什么牌子的罐头?
这让我不禁疑惑:除了配方和原料的品质,我们是不是忽略了罐体本身也会影响毛孩的健康?
有的罐头还没开封,里面怎么就已经生锈了,这罐头还能吃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主食罐的主要用材。
马口铁罐VS铝罐
目前绝大多数宠物主食罐,特别是高品质肉罐,都会优先选用马口铁罐。
什么是马口铁?大家可以理解为“镀了锡的钢罐”,其特点是坚固不易变形、密封性和抗压性也更好。
外表看起来是灰白色的,手感较重。工艺特点是身和底分开制模,有接缝。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茶叶罐子,用的就是马口铁。
而铝罐质地则更轻、软,价格便宜,缺点是容易变形。
像我们平时喝的饮料罐、八宝粥都是用的铝罐。在宠物食品里,零食罐、汤罐、餐盒用铝罐的比较多。
工艺特点是身和底一体成型,无接缝。
但无论用哪种材质,为了长期保存食物并防止金属浴食物发生反应,罐体内壁都会涂上一层食品级保护涂层,比如环氧树脂。
那为什么有的罐体还是会生锈呢?内壁生锈了还能吃吗?
这就得继续说说罐头的生产流程。
一般主食罐的制作流程:
1、生原料混合投入空罐中。
2、抽真空与密封,抑制细菌滋生。
3、高温高压杀菌:在高达120℃左右的蒸汽中,将罐内食物蒸熟,杀灭有害的微生物,达到商业无菌标准,这样罐头才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
4、冷却与包装。
在这一系列流程下,如果还出现内壁生锈,那就主要原因又以下几个:
涂层瑕疵:高速喷涂中出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薄弱点或空白点。杀菌后的“残留水汽”: 高温杀菌后,极微量的水蒸气可能在冷却过程中凝结在罐壁。化学腐蚀: 长期储存中,食物中的盐分、矿物质等可能与金属基材发生缓慢的电化学反应劣质产品因镀锡量低,导致涂层易脱落当这几点因素结合,就会在涂层的薄弱点发生局部氧化,形成红色或暗红色的锈斑。
尤其在储存环境温湿度不当(如过于潮湿、温度波动大)时,更易出现。
因此,经历货船长途运输的进口罐,出现罐体生锈的概率更高。
开罐后如果食物气味、色泽正常,无黏液或腐臭,小范围的、静止的锈斑通常不会污染罐内的食物,偶尔吃几次,问题不大。
但长期食用锈蚀罐头可能摄入过量金属元素,对猫咪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并且,在内部轻微生锈的情况下,食物是否发生难以察觉的变质,我们不得而知。
保险起见,我们在选择主食罐的时候,除了配方和原料,还可以稍微注意一下罐体的质量,组长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几个选购技巧。
结尾也会附上截止目前的开罐实拍,仅供参考。
1. 首选大品牌
知名品牌在原材料(金属板材、涂层涂料)和质量控制上通常有更严格的标准。
相对而言,国产罐和新西兰罐罐体的品质更好,基材厚实,涂层完整,不易出现糊底。
2. 存储有讲究
将罐头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高温高湿。
3. 开罐必检
养成开罐前检查是否胀罐,开罐后观察食物状态的好习惯。
4. 开罐后转移
罐头吃不完转移到陶瓷或玻璃容器中,放冰箱保存。不建议直接用原罐头隔水加热。
作为负责任的铲屎官,我们既要学会解读配料表,也要练就一双洞察包装的“火眼金睛”。
了解罐头罐体的知识,并非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让我们能更科学、更从容地为毛孩子的食品安全把好最后一道关。
毕竟,它们的健康,值得我们多花这一份心思。
以下空罐实拍图仅供参考,不同批次可能存在差异。
菲力滋:马口铁罐,静态锈迹明显。
希兰蒂:马口铁罐,无锈迹,内壁干净不糊底。
小李子:马口铁罐,轻微糊底,底部衔接处轻微锈迹。
PEPESHEADS:马口铁罐,罐体厚实,无锈迹,内壁干净不糊底。
喵招:马口铁罐,罐体厚实,内壁干净,无糊底。
派兜:马口铁罐,罐体厚实,内壁干净,无糊底。
米滋:马口铁罐,罐体轻薄,严重糊底,涂层脆弱易剥落。
卡托爱:铝罐,内壁干净,无脱落,无糊底。
祝大家养猫快乐,心想事成。
来源:戒猫组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