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阿姨最近愁得整夜失眠,眼袋都快掉到下巴了。女儿35岁,相亲第52次又失败了。对方是个工程师,年薪35万,上海有套小公寓,不算富豪但踏实可靠。可女儿见完面就把人拉黑了,理由让李阿姨气得直哆嗦:“开个30万的车也敢来相亲?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诚意是用汽车价
李阿姨最近愁得整夜失眠,眼袋都快掉到下巴了。女儿35岁,相亲第52次又失败了。对方是个工程师,年薪35万,上海有套小公寓,不算富豪但踏实可靠。可女儿见完面就把人拉黑了,理由让李阿姨气得直哆嗦:“开个30万的车也敢来相亲?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诚意是用汽车价格来衡量的?"李阿姨指着女儿手机里刷不完的短视频,声音都在发抖,“你天天看这些——‘男人不给你买香奈儿就是不爱你’‘彩礼少于50万就是瞧不起你’,脑子都被这些毒鸡汤洗坏了!我看再这么下去,不是你嫁不出去,是我先被你气进医院!”
这事儿看似荒唐,却道出了当下太多年轻人的婚恋困境,简直比电视剧还狗血。
打开小红书、抖音,仿佛全中国的男人都在给老婆买爱马仕,彩礼起步60万,婚后工资卡必须上交。可关上手机,现实是上海一套老破小首付得掏空三代人的积蓄,连爷爷的养老钱都得搭进去。年薪35万在同龄人中已经算不错,但在短剧里"人均千万"的标准下,瞬间成了"没诚意的穷光蛋",连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都看不起你。
我表妹就是被这些"鸡汤"泡大的典型,脑子都快泡成豆腐脑了。
她在普通公司做文员,月薪9000,房租占了大半工资,每天吃泡面都要精打细算,却把择偶标准列得比招聘启事还详细:年薪必须百万起步,全款房必须在市中心,婚后自己不工作、不做家务,男方得"把我当女王伺候"。这择偶标准,怕不是从童话书里抄来的?
去年真让她遇到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家,吃饭时她晃着咖啡杯说"以后家务肯定得请保姆,我连筷子都不会洗",男方沉默了几秒,估计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没接话。第二天,她发现自己被拉黑了。这下好了,连筷子都不会洗的她,只能继续洗自己的单身狗碗了。
现在她天天在朋友圈发"好男人都绝种了",底下几乎没人点赞——大家都怕戳破她的幻想:你找的是伴侣,还是长期饭票?怕不是想找个自动取款机,还带提款功能的。
更离谱的是那些"职业相亲女",简直是相亲界的"职业选手"。
我朋友老王上周相了个姑娘,第三次见面就捧着手机叹气:"唉,我这手机太旧了,闺蜜都用最新款iPhone了。"老王装作没听见,姑娘当场变脸:"连这点小要求都满足不了,你还相什么亲啊?"那架势,好像老王欠了她二五八万似的。
后来才知道,这姑娘专门混相亲圈,今天收个首饰,明天要套化妆品,被几个圈子拉黑后,换个微信继续"钓鱼"。这技能,怕不是可以去参加奥运会钓鱼项目了。老王说:“现在的男生早就不是冤大头了,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我熬夜加班写代码,不是为了给陌生人当提款机的。再说了,我写的代码都比这些相亲套路真诚!”
身边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觉醒",智商终于上线了。
同事小刘,年薪45万,相亲时直言不讳:“吃饭看电影我请,没问题;但要奢侈品、要手机,免谈。我找的是一起过日子的人,不是来扶贫的。”他还总结了个"三看原则”:看对方有没有稳定工作,看吃饭会不会主动AA,看聊天是说"我要"还是"我们一起”。这原则,比很多企业的KPI都清晰明了。
其实感情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香奈儿和全款房,这点很多人就是想不明白。
我表姐和姐夫结婚时,住的是15平米的出租屋,夏天没有空调,热得连蚊子都搬家了。姐夫中暑到40度,表姐把唯一一台小风扇对着他吹,自己热得整夜睡不着,第二天还得早起去菜市场进货,那样子,活脱脱一个"人肉风扇"。
现在他们开了家小餐馆,买了两套房,姐夫常说:"当年她热得满头大汗还坚持照顾我的样子,比现在任何礼物都让我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不是靠物质堆砌的。
那些天天幻想"嫁个富豪改变命运"的姑娘,该醒醒了,再睡下去就成睡美人了,可惜没有王子来吻你。
婚介所的张姐告诉我,现在最受欢迎的女生,不是长得最漂亮的,是那种见面时会说"房贷可以一起还""家务咱们分担"的。“谁不想回家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没人想天天伺候个’公主’,除非你是迪士尼的员工。
感情从来不是一笔交易。你图他的钱,他图你的貌,等钱花完了,青春走了,剩下的只有互相埋怨,还有一堆过期的化妆品和空钱包。
真要想好好过日子,先把手机里的毒鸡汤删了,照照镜子问问自己:你能给对方什么?是陪伴,是分担,还是一起面对困难的勇气?还是只会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
毕竟,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并肩前行,而不是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走路。再说了,背着个人走路多累啊,还不如一起骑共享单车呢!
来源:感情世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