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车水马龙、人间烟火的繁华景象,更在于其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和涌现出的凡人善举。近年来,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巨野供电公司”)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沃土,坚持“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做细”的工作理念,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好人”培育、选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车水马龙、人间烟火的繁华景象,更在于其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和涌现出的凡人善举。近年来,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巨野供电公司”)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沃土,坚持“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做细”的工作理念,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好人”培育、选树、宣传、关爱机制,形成了“制度保障—文化滋养—平台实践—传播赋能”的良性循环,让“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九年间先后涌现出2名“中国好人”、5名“山东好人”及多名省市级道德模范,实现从“个体示范”到“群体效仿”的转变,为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妈,我年轻恢复快,您放心,有我在!”2022年8月,面对母亲李翠华因煤气爆燃全身90%烧伤的危急情况,巨野供电公司员工胡成通毅然选择“割皮救母”。在自体皮源不足的困境下,他说服反对的父亲,躺上手术台为母亲捐献皮肤。术后,他不仅自学护理知识,日夜照料母亲换药拆纱布,更用坚定的信念陪伴母亲走过康复之路。这份深沉的孝心,让他先后获评“菏泽好人”“山东好人”,并于2024年第三季度入选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荣誉更是责任,我会用自己的经历,带动更多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胡成通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满含担当。
同样在巨野传递温暖的,还有公司职工孙自谦。2006年起,他便默默接济智力障碍邻居的两个孩子,2012年更是将无人照料的孩子接到家中,像对待亲生子女般抚养。十余年间,他不仅垫付电费、辅导功课,更悉心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这份坚守让他荣获“第九届全省道德模范”“山东好人”等称号,其事迹正是通过该公司“支部推荐、工会走访、员工访谈、客户反馈”的多渠道挖掘机制,才得以全面呈现,成为员工身边可感可学的榜样。
从胡成通的“割皮救母”,到孙自谦的“十年育邻”,再到该公司内部不断涌现的“中国好人”“山东好人”……这些凡人善举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源于该公司系统化的“好人培育体系”。在顶层设计上,该公司党委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中长期规划并纳入年度任务,形成“党委牵头、党政工团协同、全员参与”格局。同时,创新考核方式,将“三德”纳入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直接挂钩,让员工“愿行善”更“乐行善”。
文化浸润则为向善氛围注入养分。巨野供电公司充分利用巨野红色资源,结合“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2024年开展13次红色教育活动,筑牢员工奉献精神根基;通过“四德榜”、事迹报告会等载体宣传“季度之星”“服务标兵”,让身边榜样可感可学;建立员工互助基金,2024年募集近20万元帮扶困难职工,在胡成通“割皮救母”时第一时间提供支持,消除员工行善后顾之忧。
多元实践平台让善行从“思想”落地为“行动”。“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2024年开展电力义诊、爱心助学等志愿活动94次,成为员工服务群众的核心阵地;台区经理推行“网格化服务”,在提供用电服务的同时,主动承担关爱孤老、调解邻里纠纷等社会责任;“学雷锋日”“慈善捐赠”“无偿献血”等常态化活动,搭配企业文化积分机制,引导员工将行善融入日常,让“我为人人”成为集体风尚。
为扩大善举影响力,该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挖掘典型事迹细节,形成胡成通“割皮救母”、公冶建“27年抗癌坚守”等感人故事,并与地方文明办、媒体建立联合推荐机制,构建“内部挖掘—外部验证—联合推送—集中宣传”传播链,让供电人的温暖故事走出企业、传遍全城。
巨野县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诠释“小善聚大爱”,让更多凡人善举点亮城市文明,也是菏泽持续擦亮“黄河岸边好人沃土”好人发布品牌,营造见贤思齐浓厚社会氛围的缩影。近年来,菏泽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涌现出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他们守礼仪、讲道德、乐助人、行义举、践诚信、乐敬业、孝双亲,以微末之身显大爱之心。
如今,“人人宣传好人、人人学习好人、人人争当好人、人人礼遇好人”的热潮正在菏泽大地蓬勃兴起,文明守礼、崇德向善的新风尚日益浓厚。从企业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无数凡人善举汇聚成磅礴力量,让“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的城市名片愈发鲜亮,也为菏泽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来源:巨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