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的一句话让新能源市场炸开了锅。在理想 i6 上市后,他直言 “要尽早买”,因为今年的产能大概率无法满足需求。这款 9 月 26 日刚上市的中大型纯电 SUV,上市 5 分钟大定就突破 1 万台,当日订单直接超过 2 万个,展车刚到店
近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的一句话让新能源市场炸开了锅。在理想 i6 上市后,他直言 “要尽早买”,因为今年的产能大概率无法满足需求。这款 9 月 26 日刚上市的中大型纯电 SUV,上市 5 分钟大定就突破 1 万台,当日订单直接超过 2 万个,展车刚到店就挤满了看车的人,懂车帝等平台的咨询量瞬间翻倍。
2025 年上半年,理想累计销量 20.39 万辆,只完成全年目标的 32%,7 月交付量更是同比下滑 40%,在新势力中掉到了第四位。增程市场降温明显,纯电车型又没打开局面,之前的 i8 上市后反应平平,i6 成了理想纯电转型的关键一役,公司甚至把全年纯电销量目标从 5 万辆直接提到 12 万辆,足见对它的期待。
i6 能爆单,根本原因是产品力踩准了消费者的需求。24.98 万的起售价,限时减免后只要 23.98 万,却给了同级别少见的配置。3000 毫米的轴距带来 3.3 米的车内可用空间,185 厘米的人坐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全车标配的 Nappa 真皮座椅带通风、加热和前排按摩,后排还有皇后座椅,完全延续了理想 “大沙发” 的优势。更关键的是,87.3 千瓦时的电池能跑 720 公里,10 分钟快充就能从 10% 充到 80%,解决了纯电车主最头疼的续航和补能问题。
智能化配置更是诚意满满。AD Max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直接标配,不用额外加钱,搭载的激光雷达和芯片能支持复杂路况的辅助驾驶,这比小米 YU7 需要选装智驾系统划算多了。还有限时赠送的空气悬架、车载冰箱和电吸门,这些原本要花几万块选装的配置,现在相当于白给,难怪网友说 “性价比拉满了”。对比特斯拉 Model Y,i6 空间更大、配置更全;对比小米 YU7,它的舒适性配置和智驾权益更有优势,自然成了 25 万级市场的热门选择。
订单暴增的同时,产能问题也随之而来。理想 i6 和 i8 共用常州第三工厂的生产线,从 i8 的交付情况看,工厂产能本就不高,有行业消息说今年四季度 i6 的产能撑死也就 4 万辆,现在超 2 万的订单已经把年底前的产能基本占满了。李想提前喊话 “尽早买”,既是提醒消费者,也是对市场需求的真实预判。
对此,有人说 “刚付了定金,销售说可能要等两个月,早知道上市就抢”,也有人晒出订单截图感慨 “24 万买空悬 + 免费智驾,之前看的 Model Y 瞬间不香了”。还有关注理想很久的网友提到 “终于等到走量的纯电了,之前 i8 太贵,i6 这个价格刚好卡在家庭用户的预算里”。不过也有网友担心 “产能跟不上会不会减配”,还有人吐槽 “选装颜色要 6000 块,有点不厚道”。
有分析指出,i6 的爆单是理想精准定价和配置策略的结果。在 25 万级市场,消费者既想要空间舒适,又看重智能和补能,i6 把这些需求都打包进了基础配置,还通过限时权益拉低了购车门槛,正好击中了市场空白。但他也提到,产能瓶颈可能会影响消费者体验,毕竟现在新能源市场选择多,等车时间太长容易让用户转投竞品。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的战略转变,之前理想靠增程车打天下,现在 i6 明显是在纯电赛道补短板。不仅补齐了底盘用料和智能化的短板,还延续了 “入门即满配” 的简洁选装策略,让消费者不用纠结配置,这也是它能快速吸引订单的原因。不过专家也提醒,理想不能只靠一款车翻身,后续产能爬坡和售后网络跟上才是关键,毕竟今年销量颓势想靠四季度挽回,压力不小。
从 5 分钟 1 万单到李想喊话产能不足,理想 i6 的开局足够惊艳。它不仅是一款车的成功,更是理想在纯电赛道找到节奏的信号。但能不能按时交付、能不能保持品质稳定,才是决定这场 “翻身仗” 能不能打赢的关键。对消费者来说,花合适的钱买到高配置的车是好事,但也得做好等车的准备,毕竟好车值得等,可太长的等待或许会消磨最初的热情。
来源:科技生活快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