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植物原料法规要求:一场 “植物入职” 的通关秘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1:27 1

摘要:如果把植物原料比作想出国 “打工” 的打工人,那各国的法规就是不同公司的入职要求 —— 有的宽松到 “自带体检报告就行”,有的严格到 “祖宗十八代都得查”。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中国、欧美、澳新、日韩这些 “大公司”,对植物原料的 “入职标准” 到底有多

核心提示:如果把植物原料比作想出国 “打工” 的打工人,那各国的法规就是不同公司的入职要求 —— 有的宽松到 “自带体检报告就行”,有的严格到 “祖宗十八代都得查”。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中国、欧美、澳新、日韩这些 “大公司”,对植物原料的 “入职标准” 到底有多不一样。……(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如果把植物原料比作想出国 “打工” 的打工人,那各国的法规就是不同公司的入职要求 —— 有的宽松到 “自带体检报告就行”,有的严格到 “祖宗十八代都得查”。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中国、欧美、澳新、日韩这些 “大公司”,对植物原料的 “入职标准” 到底有多不一样。

01

中国:植物原料的“户籍制度”

在中国,植物原料想进食品圈,得先看看自己在不在“户口本” 上。国家列了好几个 “花名册”:《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里的山药、大枣,相当于 “本地户口”,随便进普通食品厂打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里的人参(得是人工种植 5 年以内的),算是 “持证上岗”,想进保健品厂得走特定流程。

要是哪种植物想“空降”,比如刚发现的野果子,就得按《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走流程,相当于 “落户申请”—— 从成分检测到毒理实验,一套流程走下来,没个几年拿不到 “居住证”。更绝的是野生动植物,一级、二级保护物种直接 “拒签”,就算是人工养殖的二级保护植物,也得拿着省级以上部门的 “推荐信” 才能勉强入门。

02

美国:“放养式管理”的自由派

美国 FDA 对植物原料算是 “放养式管理”。如果植物想当膳食补充剂,不用提前 “面试”(上市前无需批准),但必须自己证明 “身体好”(确保安全),标签上还得老老实实写清楚 “家底”(成分信息),不能吹牛说自己 “包治百病”。就像银杏提取物、紫锥菊提取物,只要自己合规,就能在市场上随便跑。

要是想进普通食品圈,得符合“GRAS 标准”(一般公认安全)。老熟人比如小麦、玉米,默认 “政审合格”;新面孔比如奇亚籽,得提交 “体检报告”(安全评估),要么自己评估,要么找 FDA 盖章,通过了才能拿到 “入职通知书”。

03

欧盟:“细节控、流程控”的代表

欧盟对植物原料的态度,简直是“细节控本控”。新植物想进食品圈?先按(EU)2015/2283 法规提交 “求职申请”,从毒理学到营养学,查得比相亲还仔细。只有拿到 “欧盟通行证”,才能正式上岗。

要是想当“药”,比如圣约翰草,还得符合《草药药品指令》,从质量到疗效都得按标准来,简直是 “考公级别的严格”。

04

澳新:“双胞胎兄弟”的统一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像双胞胎,食品标准基本“穿一条裤子”,由 FSANZ 制定统一的 “员工手册”(食品标准法典)。植物原料想在两国打工,必须按法典要求来,成分、标签都不能出错。

新植物想加入?得提交“详细简历”:老家在哪(原料来源)、身体成分(化学组成)、有没有 “遗传病”(毒理学数据),经 FSANZ 审核通过才行。比如玛卡,折腾了好久才拿到 “有限工作许可”,只能在特定食品里露脸。

进口植物还得过“检疫关”,比如冷冻果蔬和香草,必须带 “无传染病证明”(植物检疫证书),声明没携带澳新怕的 “斑皮动物”,不然直接 “遣返”。

05

日本:“清单管理”的极致分子

日本厚生劳动省对植物原料的管理,像在玩“连连看”—— 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每种农药、兽药的残留量都标得清清楚楚,超标了直接 “拉黑”。

检疫更是严格,列了一堆“禁止入境名单”。比如中国的葫芦科植物(活根、叶子、鲜果实),因为可能带瓜实蝇,直接被拒之门外,堪称 “植物界的签证黑名单”。

06

韩国:“条条框框”多如牛毛

韩国和日本一样搞肯定列表,不在名单上的植物,想入境?门儿都没有。而且对植物原料的要求细到极致: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都有硬指标。

更绝的是“限制性原料”,比如虞美人草,想在浸泡茶里打工,用量不能超过 2%,简直是 “戴着镣铐跳舞”。进口植物还得带符合国际标准的 “检疫身份证”,少一页纸都不行。

07

总结:植物原料的 “跨国打工指南”

想让植物原料跨国“打工”,就得摸清各国脾气:中国看 “户籍”,美国靠 “自觉”,欧盟要 “严审”,澳新讲 “统一”,日韩抠 “细节”。说白了,就像去不同国家旅游,得提前查好签证政策 —— 不然就算植物再好,也可能 “出师未捷身先死”,卡在海关进不去。企业想做跨国生意?先把这些 “通关秘籍” 背熟再说!

日期:2025-09-26

来源:食品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