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北约会打响第一枪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1:45 1

摘要:俄罗斯3架米格31闯入爱沙尼亚领空,而俄方称他们是正常飞往飞地加里格勒,所谓“入侵空域”是去往加里宁格勒的必经航线,双方各执一词。但是剑拔弩张甚至擦枪走火的态势已经形成。在9月19日当天,意大利和瑞典以及芬兰起飞了战机,对3架米格-31进行了拦截。

9月19日,北约报道称,俄罗斯3架米格31闯入爱沙尼亚领空,而俄方称他们是正常飞往飞地加里格勒,所谓“入侵空域”是去往加里宁格勒的必经航线,双方各执一词。但是剑拔弩张甚至擦枪走火的态势已经形成。在9月19日当天,意大利和瑞典以及芬兰起飞了战机,对3架米格-31进行了拦截。

北约的反应也是非常激进的,入侵事件发生之后,立陶宛防长非常含蓄建议,北约应该击落俄罗斯入侵的飞机。那么,北约到底敢不敢向俄罗斯入侵的飞机开火?这意味着战略上已经打响了第一枪。目前,球仍在北约一方,这是10天以来第三次北约宣称俄罗斯飞机侵入北约领空,上一次是9月9日,在7个小时之内,19架据称是俄罗斯的无人机侵入了波兰的领空,北约起飞了数架有人战机,对俄罗斯无人机拦截甚至击毁。

一、北约会打响第一枪吗?

9月9日,面对19架俄罗斯无人机,北约果断地启动了反应机制,多架有人战机进行拦截或击落了俄无人机。如果这一行为,目标不是无人机的话,而是有人机的话,就已经成为标准意义上的第一枪。

上一次北约和俄罗斯空中交火,是发生在十年前。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帮助维稳和反恐,而一架俄军苏-24战机经过叙利亚和土耳其边境上空时,土耳其认为已经侵入了土耳其领空。同时,早已蓄势待发的土耳其的F16在低空盘旋多时后突然升空,对着入侵的苏24发射空空导弹,将苏24击落。飞行员跳伞之后,在地面埋伏多时的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又残忍地杀害了逃生的飞行员。此事可以说是北约多年来第一次向俄罗斯打响的第一枪,然而那次事件却因为俄土的特殊关系和反恐形势需要,双方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式平息了这一事件。双方最后又从反恐和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进行了深度合作,取得了消灭恐怖势力、扶持阿萨德政权的最后结果。

二、“有人”与“无人”,天壤之别

这次“入侵”事件有所不同,一方是北约声势浩大的“东方哨兵行动”(Operation Eeastern Sentry),另一方是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事演习,双方针锋相对。与9月9日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这次米格31则是标准意义上的“有人”机。我们说无人机和有人机,虽然看起来是一字之差,但是向有人机开火,就是标准意义上的打第一枪。

而向无人机开火,则给双方都留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击落无人机事件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打响第一枪,往小了说也可以说无关紧要。它可实可虚,因为无人机本身就存在着“无人认领,无人损失”的前提。现在即使同款的无人机,都有众多的生产商和获得渠道。到底是谁家的?可以说也是一笔糊涂账。想承认,想认领,就是有主。不想认领,对方也无从下手,拿不到铁证。

况且无人机本身是一种自杀性武器,也就是一次性使用,相当于打狗的肉包子,有去无回。使用方也没有更多指望,它是被击落也好,还是完成击中目标也好,对使用者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所以对于无人机的入侵,作为防控一方,通常行动都比较果断,因为不关联到人的生命损失。可是对于有人机,则意义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北约能否面对被入侵的“特殊空情”,做出合理有效地回应,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文中图片引用自网络)

这里是【兵兵有理李波】,名为点兵,实为论理。

来源:兵兵有理李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