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言称美国中情局暗中支持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计划联合军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小马科斯,届时将由特奥多罗组建看守政府,而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则接任国防部长一职。
一则关于 “美国中情局支持菲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夺权、阻止亲华派上台” 的消息,为何能让向来低调的菲军方频繁发声?
小马科斯政府当下的处境,又是否真的为外部势力干预提供了可乘之机?
菲总统小马科斯
这则引发菲政坛震动的传言,核心内容指向美国与菲律宾军方的 “隐秘合作”——
传言称美国中情局暗中支持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计划联合军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小马科斯,届时将由特奥多罗组建看守政府,而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则接任国防部长一职。
更关键的是,传言明确提到 “阻止亲华派上台”,而当前菲律宾政坛最具影响力的“亲华力量”,正是以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为首的杜特尔特家族。
面对这样的传言,菲军方给出的回应是 “恶意捏造的危险虚假信息”,强调始终忠于宪法、服从小马科斯指挥,但菲军方近期辟谣的频率之高,反而让外界对传言背后的真实性,多了几分猜测。
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
传言能在菲律宾社会迅速发酵,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当下菲政坛的多重矛盾。
从民生层面看,小马科斯政府正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国内大米价格持续高涨,贫困率仍维持在10.9%以上,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
此前曝光的防洪工程贪腐案更是直接牵扯到马科斯家族,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街头抗议活动时有发生,这让小马科斯的支持率一路下跌。
政治层面,杜特尔特家族的崛起进一步挤压了小马科斯的生存空间 ——
莎拉凭借父亲老杜特尔特执政时期积累的民意基础,稳居副总统之位,其盟友在中期选举中还成功拿下多个参议院席位,家族势力持续扩张。
菲副总统莎拉
而从中美博弈的视角来看,美国被卷入传言并非毫无依据。
近年来,美国为推进 “印太战略”,不断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不仅推动美菲新增多个军事基地,还频繁在南海开展联合军演,甚至还在菲律宾本土部署了“堤丰”中导系统。
美国对菲律宾的重视,本质上是希望将其打造成遏制中国的 “前沿阵地”。
但小马科斯政府的表现,却让美国逐渐失去耐心:小马科斯上台初期虽倾向亲美,但在经济上仍希望维持与中国的合作,可随着其亲美政策的推进,菲律宾并未获得实际好处 ——
南海挑衅不仅没能为菲律宾争取到更多资源利益,反而导致中国对菲投资占比骤降;
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后,宣布对菲律宾商品加征关税,更是让菲相关产业遭受重创,外资流入整体暴跌。
特朗普和小马科斯
更让美国担忧的是杜特尔特家族对中国的友好态度。老杜执政时期,中菲关系实现 “破冰”,双方在经济、民生领域开展了大量务实合作。
中国企业参与的基建项目解决了菲律宾多个地区的交通难题,南海渔业合作也让菲渔民获得了稳定收益。
这种 “经济靠中” 的路线,与美国希望菲律宾 “全面反华” 的诉求背道而驰。
如今莎拉作为副总统,若小马科斯政权倒台,她将成为最有可能接任的人选,这意味着菲律宾或重回 “务实亲华” 轨道,美国在南海的布局将面临崩塌风险。
因此,“美国推动政变阻止亲华派上台” 的传言,恰恰契合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焦虑。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
面对美国的潜在干预与国内的政治压力,杜特尔特家族也在积极应对。
一方面,家族通过舆论造势争取民心,莎拉的弟弟塞瓦斯蒂安多次组织全国性网络活动,公开抨击小马科斯的亲美政策 “引狼入室”,还拿苏比克湾美军基地的历史问题说事,唤起民众对外部势力干预的警惕;
另一方面,家族持续巩固基层影响力,即便老杜身陷囹圄,但其盟友仍能在地方选举中获胜,展现出杜特尔特家族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
不过,当前 “政变” 仍停留在传言阶段。菲军方虽对小马科斯存在不满,但也清楚 “倒戈” 的风险。
菲律宾民众对 “美国傀儡政权” 的反感根深蒂固,若军方真的在美国指示下夺权,很可能引发大规模民众抗议;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民众抗议美菲联合军演
同时,中国作为菲律宾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菲军方也不愿彻底与中国交恶。
而美国虽有干预动机,但直接支持军事政变的代价过高,更可能通过隐蔽手段影响政局,比如通过非政府组织(NGO)传播舆论、向亲美派提供资金支持等。
对于菲律宾而言,这场传言背后的权力博弈,本质上是 “亲美” 与 “务实” 路线的较量。
无论小马科斯能否稳住政权,或杜特尔特家族能否进一步崛起,菲律宾都无法回避一个现实:
美国的军事支持无法解决国内的民生困境,而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才是改善民众生活的关键。
未来菲律宾政坛的走向,不仅取决于国内派系的角力,更取决于其能否在中美之间,找到真正符合本国利益的平衡点,而非沦为外部势力博弈的 “棋子”。
来源:莱茵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