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 乡贤聚力 共筑“曲剧之乡”文化传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0:23 1

摘要:9月24日,“马骐大剧院”揭牌。无论是在23日的名家名段赏析会、《寇准背靴》专场表演里,还是在24日的“曲剧艺术保护传承活化座谈会”上,一群心系桑梓的曲艺乡贤正以专业智慧与赤子情怀,为“曲剧之乡”注入强劲动能。

初秋渑池,曲韵悠扬。

9月24日,“马骐大剧院”揭牌。无论是在23日的名家名段赏析会、《寇准背靴》专场表演里,还是在24日的“曲剧艺术保护传承活化座谈会”上,一群心系桑梓的曲艺乡贤正以专业智慧与赤子情怀,为“曲剧之乡”注入强劲动能。

7月份以来,渑池县紧扣“聚乡贤之力、用乡贤之智、汇乡贤之情”主线,通过“访贤、用贤、聚贤”组合拳,让乡贤成为曲剧文化传承最鲜活的“火种”。

访贤 寻根问策,凝聚传承共识

曲剧在渑池生根百年,孕育了马骐、周玉珍、张秋兰等国字号戏曲名家。

如何激活这笔宝贵财富?渑池以“访贤”破题,组建专班奔赴北京、郑州、洛阳等地,拜访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陈涌泉、省文联副主席蒋愈红等“行业大家”,向上求支持;邀请本土乡贤衡声晨、马骐弟子邵建章担任“智囊”,向内求思路;同时向外求援助,借势“马骐大剧院”揭牌之际,同步开展“情暖中秋·百名乡贤看大戏”活动,邀请300余名乡贤及家属看大戏,共襄盛事。

刘光全、李军民等省市县领导与乡贤代表刘育州、李学庭、李润杰、常松、张晓红等艺术名家齐聚一堂。老艺术家们深情表态:“曲剧是渑池的金字招牌,我们有责任添砖加瓦!”

省剧协原副秘书长刘育州,国家一级编剧李学庭,原河南省曲剧院院长、省豫剧二团团长常松,洛阳曲剧院演艺公司总经理、副院长张晓红等承诺协助征集、或个人捐赠珍贵剧本手稿、演出道具等。

更令人动容的是,渑池籍在外乡贤、郑州市渑池商会秘书长李伟奇等也加入行列,以乡情为纽带,共绘文化振兴蓝图。

用贤 专业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乡贤的价值,在于将经验转化为行动力。在“曲剧博物馆”布展论证会上,专家和乡贤共同提出“历史沿革—经典剧目—名家风采—活态传承”四维框架,让展陈既具学术深度又贴近群众。

刘育州、李学庭等多位乡贤及马骐老师家属主动提出捐赠珍贵资料,促成一批五六十年代剧本手稿、马骐先生使用过的物件等“镇馆之宝”落户。

传承更需活态延续。李学庭、张晓红等乡贤计划通过“名家工作室”“曲剧讲堂”定期返乡指导授课。“不仅要留住历史,更要培养新人。”李学庭的话道出乡贤共同心愿。

聚贤 情感共鸣,厚植文化生态

乡贤的情感认同,让文化传承有了温度。

8月12日,专班赴果园乡杜寺村慰问送戏下乡的县曲剧团演员时,乡贤弟子们深受鼓舞;调研曲剧公园时,本地乡贤建议增设曲剧艺术家雕塑、戏文碑刻,并得到市、县楹联协会的大力支持,从全国范围内征集的数千件作品中“优中选优”遴选而出——每一幅都经过专家评审层层把关,既保证了内容与“曲剧之乡”“渑池人文”的高度契合,又汇聚了全国各地诗联爱好者的智慧结晶,真正实现了“文化无界,雅韵共赏”。

“马骐大剧院”揭牌筹备会上,乡贤衡声晨、邵建章提议设立马骐艺术成就展区,并邀国内名家助阵。

“乡贤不仅是文化荣誉,更是家乡建设参与者。”渑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工商联主席杨航表示。从慰问一线到实地调研,从“马骐大剧院”揭牌筹备到展陈设计,乡贤始终是“智囊团”与“宣传员”。

目前,曲剧博物馆概念设计已完成,“马骐大剧院”“梨园小剧场”投用,“曲剧主题公园”初现雏形。

下一步,渑池将深化“乡贤+”模式,打造全国曲艺IP。重点推进“乡贤+展陈活化”,即邀请乡贤参与把关展陈内容,打造互动数字化体验;“乡贤+惠民服务”,即通过“名家工作坊”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乡贤+品牌传播”,即借力乡贤影响力,让“曲剧之乡”走向全国。

“‘曲剧之乡’建设离不开乡贤的智慧与情怀。”正如渑池县委书记钱程所言,渑池正以乡贤为纽带,将文化传承转化为群众自信,目标直指全国曲剧“研究高地”“展示窗口”。

在这片热土上,乡贤与曲剧的故事,仍在续写新的篇章。(李晓鸿)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