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住牢,牢房可VIP升级,越罪越舒适?美私人监狱玩得有多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6:32 1

摘要:1983年,美国惩教公司(CCA)首次提出“私人监狱模式”,起因并非理念先进,而是公立监狱爆满、政府预算吃紧。

美国一所私人监狱,年收入已经突破了惊人的110亿美元

一个原本应承担改造罪犯、维护司法公正的场所,如今却成了资本天堂、权贵度假村,甚至奴隶工厂。

这里的囚徒不再是人,而是一张张可流通的“现金券”,是一套无需财产抵押的“生财代码”。

你可能听说过“灵魂出窍”,但你见过“花钱坐牢”吗?

在美国,不光有这个概念,而且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定价体系、会员制度、VIP等级服务。

如果说监狱曾是罪人忏悔的圣地,那么在美国,它早已沦为华尔街操盘手的提款机。

1983年,美国惩教公司(CCA)首次提出“私人监狱模式”,起因并非理念先进,而是公立监狱爆满、政府预算吃紧

一纸私有化协议,便为私营势力打开了“执法创收”的闸门。自此,囚犯不再是恶人,而是资本口中的 “人矿”

只要你能“进来”,他们就能“挣钱”。

2011年CCA年报显示,每关一个人,日补贴58.48美元 ,净利润达18.33美元

犯人越多,牢房越满,股东就笑得越灿烂。

于是,美国的监狱老板们不再关心治安,而更关注“入住率”:90%以下,简直就是财政灾难;105%,那叫资本奇迹。

这才有了所谓的“床位保底合同 ”——哪怕牢里是空的,政府也得埋单。讽刺的是,这一切背后竟披着经济效率的袈裟,为政府“减负30%”。

经济学变成了遮羞布,遮住了司法公正的尸体。

在普通人眼中,牢狱之灾是苦难;但在美国有钱人的世界里,“坐牢”早已是一种生活方式升级

想住单间?80~100美元/天。

想运动?健身房每小时50美元

想吃得顺口?定制餐饮每日85美元 起步。

这不是酒店价格表,而是美国私营监狱的“精英改造套餐”。CFA(Correctional Facility for Affluents) 甚至开启了“服刑者尊享计划”,允许特定人员以“社区服务”为借口白天自由行动,晚上回牢房睡觉

在此模式下,监狱成为新资本等级的缩影 :穷人牢里被迫缝军装、打火灾,时薪低至0.23美元 ;而富人则在牢里打高尔夫、与私人心理医生对话,享受人生“二次创业”。

你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

2020年,GEO集团财报显示,其单间牢房利润率竟高达84%,比苹果手机还多 !一刑一利的黑色循环,从此滚滚向前。

在这套系统里,最堕落的不是私人监狱,而是那些原本应守住法律底线的官员

卢泽恩县的“青少年司法黑幕 ”就是冰山一角。

两位法官合伙监狱开发商,贪腐套餐齐上桌:平均审案时间不到两分钟 ,罪名无奇不有,从社交软件发嘲讽贴到逃课、涂鸦,全都 “判刑”

五年内4000名青少年被投入监狱,平均每日每人创造收益300美元 。这不是法律,而是链路清晰的邪恶产业链

更荒唐的是:被判最多、最狠的是那两个法官;那个提供资金、推动立法、设计盈利结构的商人罗伯特,仅被判一年,罚款250万美元

你问公平何在?

资本早已将天平锤垫在金砖上,连正义女神都要下班摆摊卖口罩了。

资本的“高明”之处是让每一个囚犯的一生都能榨出价值

入狱前是案件资源,服刑期间是劳动力;出狱后怎么办?

GEO集团早就想好了:开办私营中介公司,专收刑释人员,再输送到下属企业就业 ——时薪微涨1美元,但要扣除中介费、住宿费、电子脚镣租金

这不是重返社会,而是进入消费型奴役体系一生周转在牢房与底薪工厂之间,永无出头之日。

而美国政府,则在这场资本循环里沦为辅助者,不直接受益,但通过“提高GDP”、“降低公营运营成本”获取选票。监管、立法、执法,如今都变成了资本三驾马车的跟班。

最脆弱的群体遭到最深的压迫。

移民妇女在佐治亚州的某私监狱被强制实施子宫切除术 ,未成年人因为恶作剧被关进高密度牢房,每天劳动10小时以上

非法移民不仅是捕捉的目标,还是制裁的“无限充值卡”——他们既是可替代人口,又可向家属“敲诈”捐输。

《水浒传》中刺配的贼配军,在美国不过是VIP囚徒的背影。

而在佛罗里达的女子监狱,更是曝光了狱警搭建的组织化性交易网络 。这种制度性压榨,已经让“性别暴力”成为系统功能的一部分,而不是偶发事件。

眼下,美国的治安早已不是新闻焦点,而是系统性塌方的共识。

原因之一,正是私营监狱诱发的“制造囚犯手工业”

“三振出局制度” ,规定第三次轻罪也可重判25年以上,大大提高了“进牢率”。

“逃课判监”“恶作剧被关”“家庭暴力零容忍”——这些荒诞的措施表面看是法律保守主义抬头,实则是资本推动立法的结果 ,是为了确保“床位无空岗”、“人矿有产能”。

最可怕的是:当监狱成为GDP增长指标的一部分,必然招来政策挟持。 为了经济增长,不惜扩张言论罪、设立行为监控门槛,最终击碎“法无明文即自由”的司法精神。

在我看来,私营监狱制度正是美国资本主义膨胀成癌的一幅群像画。它既不是偶发腐败,也不是局部失控,而是一种制度性邪恶的成熟闭环

我们曾以为,文明社会的底线是无法逾越的红线;但这条红线在金融衍生物面前,被轻松碾成了粉末。当自由变成商品,当惩罚被标明价格,当人权成为股价变量,牢门关闭的瞬间,也正是文明大门缓缓坍塌的点滴起点。

未来何在?

绝非技术与科技能够回答,因为真正腐坏的,是制度之心、道德之血、观念之骨

参考资料:

1. 《美“性侵大亨”狱中离奇身亡 -新乡日报电子版-《新乡日报》》 http://wb.xxrb.com.cn/html/2019-08/13/content_54682.htm2. 网易新闻:“美国私人监狱,牢房出租、压榨囚犯,瞌睡虫拜登也拿捏不动?”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1VING905566MXE.html3. 红歌会网:《带你走近美国的“灯下黑”:私人监狱大揭秘》 https://m.szhgh.com/Article/red-china/rednews/2022-08-11/309615.html4. 知乎专栏:《付费坐牢,牢房可VIP升级,美国私人监狱,玩得有多抽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1192245. 央视纪录片《大明崩裂》第一集对比分析(人物道德崩塌与制度腐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