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忽悠,要回国了?!拿下一家上市公司还设信托还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09:55 1

摘要:如果要在近二十年的中国商业史里挑出一个最具戏剧性的名字,贾跃亭绝对榜上有名。他的故事就像一部起承转合极为夸张的连续剧:从小县城的普通青年,到坐拥千亿市值帝国的“商业奇才”,再到如今背负巨债、屡次上演“东山再起”的资本玩家,这一切串联起来,几乎可以写成一部荒诞而

都说流水的金主,铁打的贾跃亭。

2017年,贾跃亭信誓旦旦,表示要“尽责到底、坚决还债、早日回国。”如今这个在债务泥潭挣扎8年的男人,真的要兑现承诺了?

远赴美国的这些年,贾跃亭对洛杉矶的麦当劳汉堡一直很不满意。而比汉堡更难以吞咽的,是外界对他“骗子”的指责和巨额债务的压力。

八年辗转,他似乎最近又有了新的打算。

新能源汽车网

1从乐视帝国到“老赖”的岁月

如果要在近二十年的中国商业史里挑出一个最具戏剧性的名字,贾跃亭绝对榜上有名。他的故事就像一部起承转合极为夸张的连续剧:从小县城的普通青年,到坐拥千亿市值帝国的“商业奇才”,再到如今背负巨债、屡次上演“东山再起”的资本玩家,这一切串联起来,几乎可以写成一部荒诞而又精彩的创业史。

贾跃亭的起点并不高。早年,他在山西垣曲县地税局做网络技术管理员。这个岗位听起来普通,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世界。90年代的中国,信息化刚刚起步,敏感的人很容易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的机会。

于是,1996年,他辞职下海,成立了卓越实业公司。那时的卓越实业有点像一个“万金油”商社,什么生意都想碰一手:组装电脑、做钢材贸易、卖煤炭,甚至还有印刷业务。

华尔街日报

真正让他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是2002年。那一年,他创立了山西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做通信基站设备和工程建设。恰逢国内通信行业爆发式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铺天盖地,他顺势拿到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让他触碰到更尖端的技术领域,为之后的创业打下了“科技底色”。

2003年,贾跃亭来到北京,这一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彼时互联网视频刚露出苗头,他敏锐地捕捉到流媒体的潜力。2004年,乐视网成立。和当时靠盗版、靠免费打流量的同行不同,乐视选择了一条更“正经”的路线:买下正版长视频版权,走付费会员模式。这在当时几乎是“反潮流”的做法,但也正因为版权成本低,乐视在行业早期就囤下了大批影视资源。

2010年,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视频第一股”。那一刻,贾跃亭的财富与声望实现了飞跃。他并没有止步于视频网站,而是提出了极具野心的“乐视生态”构想,也就是那句曾火遍一时的“生态化反”。

电视、手机、影业、体育,甚至跨界到新能源汽车,几乎所有热门行业都被他纳入版图。通过“硬件补贴、内容收费”的模式,乐视生态一度冲上千亿估值,贾跃亭也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纽约时报

然而,高速扩张的背后,是对资金的极度依赖。融资、借债、再融资,几乎成了乐视的命脉。等到资金链承受不住,整个帝国轰然崩塌。2017年,乐视爆雷,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轰动的事件之一。

贾跃亭因无法履行与平安证券、华福证券等机构的债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到目前为止,他的债务规模仍然惊人。之前他在一次采访中承认,国内债务还剩20亿美元左右,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失信记录、股权冻结、法院执行,几乎成了他身上甩不掉的标签。

与此同时,他的“新宠”——法拉第,也走过了一条颇为坎坷的路。2017年高调亮相时,外界以为这会是他“翻身”的机会。然而,八年过去,这家公司依然交付寥寥。2021年借壳上市后不久,就被曝出财务造假、夸大订单等丑闻,直接导致股价暴跌。贾跃亭被迫辞去CEO,暂时淡出了核心管理层。

2Web3投资与信托还债

2025年,贾跃亭再一次把自己推回了聚光灯下。四月,法拉第未来宣布他重返高位,直接挂上了“联席CEO”的牌子。这可不是象征意义的虚职,而是一次实打实的权力回归——财务、法务、供应链这三大核心板块,都重新落回他手里。

相比过去几年他“退居幕后”的姿态,这次明显是要把方向盘重新握紧。于是,公司管理层形成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双轨制”:一边是讲故事的创始人,一边是执行的职业经理人。

在业务上,FF也开始玩双品牌策略。FF继续锁定所谓的“塔尖用户”,旗舰车型FF 91的价格依然高冷——30.9万美元,劝退大部分人。而FX系列则换了个思路:走轻资产路线,目标用户是3万至5万美元区间的主流消费群体。

今年7月,FX系列的首款车型FX Super One亮相,官方数据说付费订单已经破万。这数字是真是假不必深究,但从宣传效果上看,至少给了外界一个“市场反应不错”的印象。

Farady Future

资本层面的动作更耐人寻味。贾跃亭领投4100万美元,把钱砸进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QLGN。投完之后,FF和他本人合计拿下了这家公司62%的股份。造车的企业突然跨界投生物科技?听上去跨度很大,但对贾跃亭来说,这可能只是又一个新的故事入口:车可以讲AI,讲元宇宙,讲能源;生物科技同样能挂上未来、健康、跨界协同这些关键词。

至于债务问题,他也放出了新动作。贾跃亭宣布设立第二个债权人信托,把自己升任联席CEO获得的股权激励的一半,以及最近400万美元投资的部分收益,专门拿来偿还在中国的债务。

MetaEra

按照他的说法,目前国内还欠着约20亿美元(差不多142.6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26年底前把这笔巨债结清。

听上去,这是一次“全面反攻”:既重新坐上C位,重新规划品牌,又在资本层面扩展叙事边界,还附带甩出一个“我要还清债务”的姿态。对外,他希望营造的是“卷土重来”的形象;对内,他要继续维持那台名为“梦想”的机器持续运转。

只不过,这场布局究竟是真正的翻盘,还是一次更精巧的延迟兑现,恐怕只有时间能揭晓。

3为什么贾跃亭要做这些?

造车、投资加密货币、直播,那么贾跃亭为什么选择做这些呢?

如果你还把贾跃亭当成一个“造车人”,那真是太低估他了。说白了,他压根不是在造车,而是在造一个“故事载体”。传统车企拼命卖车回本,特斯拉用车当壳卖软件和能源,而贾跃亭呢?他要造一个可以无限叠加概念的容器。

这容器叫什么?FF 91。定价多少?220万人民币。听起来就很魔幻——有钱的大佬不屑买,感兴趣的普通人负担不起。可问题是,这车卖得动与否,根本不在贾跃亭的考虑范围里。对他来说,FF 91的使命不是上路,而是装下各种梦幻叙事。

Road&Track

价格越高越好,买的人越少越妙。因为一旦大规模交付,神话就会碎掉,舞台效果全没了。过去九年,他交付的车寥寥无几,这不是“失败”,这是“精准控盘”。交付太多,反而显得俗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他突然又跳进Web3?原因很简单:Web3是个“不看你过往、不问你信用”的金融游乐场。传统金融体系讲究信用和履历,而贾跃亭这两样在地球上几乎是“负分选手”:在中国市场是老赖代名词,在美股市场,FF随时可能退市。可到了币圈,谁在乎?币能涨,你就是大神。

更关键的是,Web3的玩法和贾跃亭的思路简直一模一样:讲未来,不讲现在;卖梦想,不卖实物;拼共识,不拼实力;而且永远都是“割韭菜”。这和他一路以来的操作逻辑完全对齐。

BitGet

当然了,贾跃亭要的是永远活在舞台中央。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IP,再接着直播,搞品牌,用魔法打败魔法。

换句话说,贾跃亭的每一步操作都在提醒我们:当梦想和叙事的价格足够高时,现实和交付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

所以,与其说他在造车,不如说他在造一面镜子,照出了资本市场的荒唐与人性的贪婪。而这一切,恰恰是他最擅长的表演。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把老贾当成“资本艺术家”。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他其实早就陷进了自己挖的泥潭里。毕竟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法拉第未来到现在连像样的量产车都没几辆,更别说什么稳定的营收。没有产品,就意味着没有业绩;没有业绩,就只能靠不断讲新故事来维持存在感。

于是,老贾的每一次“重磅回归”,看起来更像是为了续命,而不是为了兑现什么宏伟蓝图。说白了,这种玩法就是不停地拆东墙补西墙,把钱从一个口袋倒进另一个口袋,再顺手包装成“未来叙事”卖给外界。

新浪财经

写在最后:

说到底,贾跃亭这套操作,到底是真正找到了翻盘的路子,还是老一套“故事复刻”,再割一茬新的韭菜?答案自在人心。他的叙事逻辑一向强大,能把车讲成未来科技的容器,也能把Web3说成新的金融秩序。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大可不必过度投入情感,咱们要知道的只有一个: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往期精彩回顾:

华人将迎来风暴?美国华人“老年回国潮”火热,背后原因曝光!

一夜翻盘!特朗普放大招,要公布爆炸消息!外媒:这很可能决定最终结果!

反噬!哈里斯被曝竟是奴隶主后代!上位史起底风向逆转,胜选基本没戏了?

局势突变!哈里斯反超特朗普!最新民调结果出炉,美国人竟是看上她这个......

卖掉上海两套房,移民美国11年!名门后人如今想回国养老,结局很悲惨!

特朗普若当选总统,世界将何去何从?在美留学生和华人或将迎来至暗时刻......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