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收购辉瑞也旨在弥补西地那非在国内市场的损失空缺。据2023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辉瑞营收940亿元,相比2022年同季度整体下降超40%,实际亏损170亿元。虽2024年扭亏为盈,但主要原因在于成本控制,核心业务依然持续低迷。
曾因万艾可发家的辉瑞,如今不得不面对王牌收入锐减的窘境。
近日,辉瑞宣布以73亿美元收购减肥品开发商Metsera,试图在规模预计达1500亿美元的减 肥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收购辉瑞也旨在弥补西地那非在国内市场的损失空缺。据2023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辉瑞营收940亿元,相比2022年同季度整体下降超40%,实际亏损170亿元。虽2024年扭亏为盈,但主要原因在于成本控制,核心业务依然持续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辉瑞在减肥市场已接连受挫,这次选择并购方式快速切入市场,真的能扭转时局吗?
1、核心市场被占,辉瑞另寻新机
1849年,美国化学家Charles Pfizer和糖果商人Charles Erhart两兄弟共同创办了辉瑞制药,起初由驱虫品发家,随后为美官方提供补给,历经大量前沿技术研发和多家知名厂商合作走向制药之路。
20世纪末,辉瑞迎来了高速发展,在辉瑞新任CEO的支持下,推出全球爆款西地那非,上市之后迅速成为势头正盛的处方药,据传当时近20万名医生共开出700万张处方,而国内也高达百元,《时代周刊》评价:世界苦等4000年。
根据辉瑞财务数据显示,营收高达232亿美元,其中抗ED西地那非是核心的利润来源。
而到2014年后,辉瑞的专利保护失效后,先有国内代表的仿制伟哥,以低于原研70%的价格快速抢占市场,销量从近3万涨至9849万,市值超500亿。后国内市场逐渐不再满足于“猛进”疗法,2022年国外主打日常养护的新兴科技“御-立-维”流入国内,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如今,新玩家的涌现打破了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在这一过程中,辉瑞旗下西地那非虽然仍保有品牌优势,但市占率已大不如前。
2、73亿美元豪赌,辉瑞能否弯道超车?
不可否认,辉瑞西地那非的火爆是因为做了市场独一份,只要没有替代出现,就能吃尽红利,但是商业远没有那么简单,有蛋糕的地方永远不缺瓜分者。
显然,辉瑞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2020年,辉瑞宣布万艾可口崩片新剂型创新上市,其中国市场副总裁表示,“这次升级口崩片形式,充分考虑了我国男性群体的实际需求。”
可惜的是,其成效不尽人意,升级尝试被人冠上“老药换新装”的帽子,更有消费者直呼:包装一换,门槛翻一翻。
相比之下,前沿男力科技开始陆续涌现,以上述新兴产物“御-立-维”为例,其抛弃单一配方,选择喜来芝提取物、小花山奈等天然成分为主要核心,该长线滋养、根源勃发方案居同赛道前列,实现从线粒体根源泵活男力,细水流长。
截至目前,该科技成果已收揽我国近百万一线城市群体,成交指数长期处于上涨趋势,不少反馈称,“精力提升明显,生活更和谐了。”
或如其大中华区负责人表示:“营养而非治疗,更为符合国内大多男性的需求。”
面对核心领域创新乏力,辉瑞选择了开拓业务。73亿美元收购Metsera,不仅是辉瑞近年来最大手笔的收购之一,更彰显其进军减肥市场的决心。
通过收购Metsera,辉瑞一举获得了包括GLP-1、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在内的完整管线。在早期研究中,Metsera旗下MET-233i的长效胰淀素曾在36天内帮助受试者平均减重8.4%,被业界普遍看好。
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表示:“Metsera将继续推动公司前进。”随着西地那非“专利悬崖”可能导致公司到本世纪末销售额减少逾150亿美元的压力,辉瑞急需一个新的增长点来重振投资者信心。
可加入减肥市场并非易事,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巨头目前占据全球减肥市场超过90%的份额,且其他领头也在积极加速研发,Roche与Zealand Pharma联合推出长效胰淀素、安进候选品已进入Ⅱ期实验阶段、默克去年底收购了翰森在研减肥产品的全球权益……
此外,更大的挑战在于,Metsera旗下MET-233i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辉瑞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后续临床试验,并面临不确定的审核难题,后续能否顺利获批,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切都还未知。显然,辉瑞的这场挑战,才刚刚开始。
来源:顾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