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
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五(书集)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回毒即消丹
这个方子名为“回毒即消丹”,配方如下:金银花五钱、生甘草一钱、人参二钱、元参三钱。将这些药材加入两碗水中,煎至三分之一量,给小儿服用。通常一剂就能消除大半的病症,两剂就能完全治愈,无需第三剂。在煎药时,还可以加入一道符咒一同煎煮,这样能增添神效。如果服药后效果不佳,就将符咒焚烧在药中,再煎药给小儿服用,这样能保证十人十生。
焚烧符咒时需念咒语:“小儿有病,病魔作祟,吾今施符,治无不愈,吾奉天师岐真君律令敕。”在书写和焚烧符咒前后,都要念一遍这个咒语。这是治病的秘诀。
夏日疹病治疗方
再传授一个治疗夏日疹病的方子,效果神奇。配方如下:苏叶一钱、麦冬二钱、桔梗一钱、生甘草一钱、升麻五分、生地二钱、元参三钱、青蒿三钱。将这些药材水煎服。
岐真人说:“张真人擅长治疗四季的疹病,而我传授的这个方子则专门治疗夏日的热疹。记住这两个方子,疹病又有什么难治的呢?”
水痘治疗方
再传授一个治疗水痘的方子,这个方子也适用于有热症且带有水气的病症。配方如下:柴胡一钱、茯苓二钱、桔梗一钱、生甘草五分、黄芩五分、竹叶十片、灯草一团(或一根)。将这些药材水煎服。
如果有痰,就加天花粉三分;如果有食积,就加山楂三粒、麦芽三分;如果有火症,就加黄连一分,其他药材则不需要变动。有了这个方子,水痘就不再是难以治疗的疾病了。
岐伯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
配方如下:金银花一两,当归一两,人参一两,白术一两,黄芪二两,薏仁三两,生甘草二钱,白芥子三钱,柴胡五分,肉桂五分。
煎服方法如下:首先,将薏仁用四碗水煎煮,煮至剩下两碗汤水。然后,用这两碗薏仁汤再煎煮前面提到的其他药材,直至煎至半碗。这剂药应在空腹时服用。
接下来,再用以下药材煎煮:金银花一两,当归五钱,黄芪一两,薏仁一两,白术五钱,生甘草二钱,白芥子二钱,陈皮五分。将这些药材用三碗水煎煮,直至煎至半碗。连续服用四剂,病症即可痊愈。
在服用这些药物的同时,还需要用外洗的药物辅助治疗。配方如下:金银花一两,生甘草三钱,生葱三条。将这些药材煎煮,直至剩下两碗汤水,用于外洗。
岐真人传儿科秘法
如果山根(鼻梁根部)上方有青筋直现,这是肝热的表现。治疗方剂包括柴胡三分、白芍一钱、当归五分、半夏三分、白术五分、茯苓一钱、山楂三粒、甘草一分,水煎服。
如果青筋是横向出现的,也同样是肝热,但直筋表示风邪上行,横筋表示风邪下行。治疗时可用上述方剂,并多加柴胡二分,加麦芽一钱、干姜一分。
如果山根上方有红筋直现,这是心热的表现。治疗方剂同样基于上述基础,但需加黄连一分、麦冬五分,去掉半夏,加桑白皮三分、天花粉二分。
如果红筋是斜向出现的,也是心热的表现,治疗方剂同上,但黄连的用量需增加到二分。这是因为热邪积聚在胸中,同样不可用半夏,而要用桑白皮、天花粉。
如果山根处出现黄筋,不论横直,都是脾胃病症的表现,可能伴有水泻、呕吐、下泻、腹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这里有一个通用的方剂,服用后无不神效。
方剂包括白术五分、茯苓五分、陈皮二分、人参二分、神曲一分、麦芽二分、甘草一分,水煎服,并加入淡竹叶七片。
如果有痰,可加半夏一分或白芥子二分或天花粉二分;如果有热,如口渴等症状,可加麦冬三分、黄芩一分;
如果有寒症,可加干姜一分;如果呕吐,可加白豆蔻一粒;
如果腹泻,可加猪苓五分;如果腹痛,且小儿自行捧腹,按之痛呼,为食积所致,需加大黄三分、枳实一分;
如果按之不痛不呼,为寒症,再加干姜三分。如果小儿身热,则不可用此方剂,需另立方剂。
万全汤是一个适用于小儿发热的通用方剂,不论夜热、早热、晚热,用之无不神效。
方剂包括柴胡五分、白芍一钱、当归五分、白术三分、茯苓二分、甘草一分、山楂三粒、黄芩三分、苏叶一分、麦冬一钱、神曲三分,水煎服,可分两次服用。
根据季节的不同,可适量加减药材:冬天加麻黄一分,夏天加石膏三分,春天加青蒿三分,秋天加桔梗三分。
如果有食积,可加枳壳三分;如果有痰,可加白芥子三分;
如果腹泻,可加猪苓一钱;
如果呕吐,可加白豆蔻一粒。
小儿的各种病症不过如此,千万不要误诊为惊风而误治。
如果有惊症,可在万全汤的基础上加人参五分,定惊效果如神。
如果有疳症,可用脾胃方剂,并加蒲黄三分、黄芩三分即可。
翻译:小悟
来源:半妖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