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回家时父亲就喊来妹妹全家,我扭头就走,父亲慌了:谁来做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09:22 1

摘要:「爸,我回来了。」李晓月推开家门,还没放下行李,就听见父亲扯着嗓子朝里屋喊。

「爸,我回来了。」李晓月推开家门,还没放下行李,就听见父亲扯着嗓子朝里屋喊。

「小燕!快带着你们全家过来!你姐回来了!」

看着妹妹一家四口浩浩荡荡地走出来,李晓月的心瞬间沉到谷底。她太熟悉这个场景了——每次她回家,都是这样的「欢迎仪式」。

01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免税店里人来人往。

李晓月推着购物车,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她的助理小刘跟在身后,手里已经提了四五个购物袋。

「晓月姐,您这次买的东西比上次还多。」小刘有些吃力地调整着手里的袋子。

李晓月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往购物车里放东西:「一年就回去两次,总得带够。」

瑞士的深海鱼油,一盒三千八,她拿了四盒。日本的护肝片,两千一盒,拿了六盒。新西兰的蜂胶,一千五一瓶,要了八瓶。

「这些保健品都是给父母的?」小刘问。

「嗯,我爸有关节炎,我妈血压有点高。」李晓月走到化妆品柜台,「这套兰蔻的,包起来。」

售货员微笑着:「这套装原价一万八,现在打八折。」

「不用看价格,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都要了。」李晓月指着柜台里的几样商品。

小刘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光化妆品就五万多了。

来到奢侈品区,李晓月在LV专柜前停下。

「这款今年的新款包,有现货吗?」

「有的女士,这款售价两万八千八。」

「包起来。」李晓月递出黑卡。

「晓月姐,这包真漂亮,您背一定很好看。」小刘恭维道。

李晓月摇摇头:「给我妹的。她去年就说想要这款。」

接着是童装区。耐克、阿迪达斯、巴宝莉,各种品牌的童装堆成小山。

「您家孩子真幸福。」售货员笑着说。

「不是我的孩子,是我外甥。」李晓月面无表情。

两个小时后,他们推着三辆购物车去结账。

收银员扫描了半天,最后报出数字:「女士,一共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元。」

周围的顾客都投来惊讶的目光。

李晓月眼都没眨,刷卡签字,动作娴熟。

飞机在三万英尺的高空平稳飞行。

李晓月靠在头等舱的座椅上,看着窗外的云海,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1994年12月的一个下午,雪下得很大。

八岁的她背着书包,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推开院门,发现家里来了很多人。

堂屋里烟雾缭绕,男人们围坐在一起抽烟。女人们进进出出,端茶倒水。

「生了生了!」二婶从里屋跑出来。

「男孩女孩?」奶奶急切地问。

「是个女孩。」

空气瞬间凝固了。奶奶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了下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是个赔钱货,这可怎么办啊。」

父亲李建国原本期待的表情也垮了下来。他狠狠地把烟头摁灭在地上,一言不发地走到院子里。

李晓月悄悄走进里屋。母亲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

「晓月来了。」母亲虚弱地笑了笑,「快来看看妹妹。」

她小心翼翼地凑过去。婴儿皱巴巴的,像个小猴子,正闭着眼睛睡觉。

「妹妹好小啊。」她轻声说。

「晓月,以后你就是姐姐了。」母亲摸着她的头,「要好好照顾妹妹,保护妹妹,知道吗?

她用力点头:「我会的!」

那时的她,真心为有个妹妹而高兴。她幻想着以后可以给妹妹扎小辫,教妹妹认字,带妹妹去抓蝴蝶。

可她不知道,从这一天起,她的人生就被「姐姐」这两个字彻底改变了。

当天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亲戚。

饭桌上,大人们的话题都围绕着「可惜是个女儿」展开。

「建国,要不再生一个?」大伯说。

「罚款太多了,养不起。」父亲闷声闷气。

「两个女儿也行,大的给小的当保姆,以后小的嫁人还能收彩礼。」三叔说。

李晓月听不懂这些话的深意,但隐约觉得不太对劲。

02

妹妹满月那天,家里办了酒席。

李晓月从早上五点就起床帮忙。烧水、洗碗、端菜,小小的她忙得像个陀螺。

「晓月真懂事,这么小就会干活了。」客人们夸奖。

父亲却说:「她是姐姐,应该的。」

中午开席,她累得腰酸背痛,刚想坐下吃饭。

「晓月,你去厨房吃。」母亲说,「这桌坐不下了。」

她看了看,明明还有两个空位。

「妈,这里还有位置……」

让你去厨房就去厨房,哪来那么多话!」父亲瞪了她一眼。

她委屈地端着碗去了厨房。透过门缝,她看见堂姐堂妹都坐在正桌上,只有她被赶了出来。

厨房里只有剩菜剩饭。她就着咸菜扒了两口米饭,眼泪吧嗒吧嗒掉在碗里。

妹妹六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

家里买了奶粉、米粉,还有各种营养品。可李晓月却发现,自己的伙食反而变差了。

「妈,我能喝点奶粉吗?」她看着妹妹喝剩的奶瓶问。

「那是妹妹的!你都这么大了还跟妹妹抢吃的?」母亲劈手夺过奶瓶。

鸡蛋是妹妹的,说是要做蛋羹。

苹果是妹妹的,说是要榨果汁。

肉也是妹妹的,说是要熬汤。

李晓月每天的饭就是馒头配咸菜,偶尔能吃到点青菜。

有一次,她饿得实在受不了,偷偷舔了一口妹妹吃剩的蛋羹。

被母亲发现后,她挨了一顿打。

「你怎么这么嘴馋!妹妹还小,需要营养!」

「我也在长身体啊……」她小声辩解。

你都八岁了,还跟几个月的孩子比?

妹妹一岁时,刚学会走路,特别黏李晓月。

「姐姐!姐姐!」她奶声奶气地叫着,摇摇晃晃地扑过来。

李晓月正在写作业,妹妹一把抓过她的作业本,撕成了碎片。

「我的作业!」李晓月急得要哭。

「不就是个本子吗,再写一遍不就行了。」母亲不以为然,「小燕还小,不懂事。」

那是她写了两个小时的作文,明天就要交。

晚上十一点,她还在重新写。妹妹又哭了。

「晓月,快去哄哄妹妹!」

「我作业还没写完……」

作业重要还是妹妹重要?」父亲吼道。

她放下笔,抱起妹妹,在屋里走来走去。妹妹在她怀里又哭又闹,怎么哄都不行。

凌晨一点,妹妹终于睡了。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写作业。

第二天,她顶着黑眼圈去上学,因为字迹潦草被老师批评了。

五年级期末考试,李晓月考了双百,年级第一。

她兴冲冲地跑回家,手里高举着两张满分试卷和奖状。

「爸!妈!我考了第一名!」

父亲正在看电视,瞄了一眼:「哦,知道了。」

母亲在给三岁的妹妹喂饭:「第一名是应该的,你都五年级了。」

「老师说我可以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她继续说。

「竞赛?要花钱吗?」父亲皱眉。

「报名费五十块……」

「五十块?不去了,浪费钱。」父亲摇头,「女孩子学那么好干什么。」

这时,妹妹的幼儿园成绩单也拿回来了。

上面画着几朵小红花,表示表现良好。

「哎呀,我们小燕真棒!」母亲抱起妹妹亲了又亲,「得了这么多小红花!」

父亲也笑了:「走,爸爸带你去买糖吃!」

「我要买新裙子!」妹妹撒娇。

「好好好,都买!」

李晓月站在原地,手里的奖状被她攥得皱巴巴的。

晚饭时,父亲给妹妹夹了个鸡腿:「小燕今天表现好,奖励你。」

李晓月伸手想夹另一个鸡腿。

「那是留给妹妹明天吃的。」母亲拦住了她。

「可我考了第一名……」

考第一名是你应该做的,有什么好奖励的?

那天晚上,她把奖状和试卷都撕了,扔进了垃圾桶。

既然没人在乎,留着又有什么用呢?

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把成绩单拿回家了。反正不管考得多好,父母都觉得理所当然。

而妹妹,哪怕只是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都能得到全家人的表扬和奖励。

03

2001年,李晓月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

学校离家远,需要住校,一学期住宿费要五百块。

「五百块?这么贵?」父亲皱着眉。

「女孩子住什么校,天天跑回来不就行了。」母亲说。

学校离家十五公里,坐车要一个小时。

「可是早自习六点半开始……」

「那就早点起。」父亲不耐烦地说,「你妹妹上幼儿园还要学费呢。」

于是,李晓月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出门,先走三公里山路到镇上,再坐公交车去县城。

冬天的清晨,天还是黑的。她打着手电筒,一个人走在山路上。有几次差点摔进沟里。

晚自习九点结束,她要赶最后一班车回家。到家已经十点半了。

而妹妹呢?

七岁的李小燕上着镇上最贵的私立幼儿园,学费一学期三千块。

每天有专车接送,中午还管饭。

2004年,李晓月中考成绩全县第三,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学费三千,住宿费一千,还有生活费……」她小心翼翼地说。

「四千块?」父亲猛地站起来,「你怎么不去抢!」

「这是重点高中,考上的话,将来能上好大学……」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迟早要嫁人的!」母亲在一旁说。

「可是我想上大学……」李晓月的声音越来越小。

「想上大学?谁供得起你?」父亲摆手,「不去了,在县里随便找个高中读读得了。」

李晓月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求求你们了,让我去吧!我保证考上好大学,将来一定报答你们!」

最后,还是班主任亲自上门了。

「李师傅,晓月是我教过最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诚恳地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而且学校看她成绩好,可以减免一半学费。」

父母这才勉强同意。

与此同时,14岁的李小燕已经成了问题少女。

她染了黄头发,穿着露脐装,天天跟一帮小混混鬼混。

三天两头逃课,老师打电话告状。

「李师傅,小燕又逃课了。」

「孩子还小,叛逆期,理解理解。」父亲总是这么说。

「她在学校打架,把同学打伤了。」

「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母亲护短。

「晓月,你去学校给你妹妹道歉。」父亲命令。

李晓月去了。教务主任看着这个品学兼优的姐姐,叹息道:「一个妈生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她能说什么呢?只能一遍遍地道歉,保证会好好管教妹妹。

可回到家,妹妹照样我行我素。

父母非但不管,还纵容。

「小燕还小,长大就好了。」

2007年高考,李晓月考了全省前一百名,被省城的985大学录取。

拿到通知书那天,她高兴得哭了。

可很快,现实就给了她一个耳光。

「学费六千,住宿费一千二,生活费一个月最少八百……」她算着账。

「一年要两万?」父亲瞪大眼睛,「你当我们家开银行的?」

「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可以打工……」

「打什么工!女孩子家家的,在外面抛头露面像什么样子!」母亲说,「依我看,别去了。在县城找个工作,也能养活自己。」

李晓月急了:「妈,这是985大学!全省就招两百个人!」

「985又怎样?还不是要花钱?」父亲冷冷地说。

正在这时,妹妹回来了,手里拎着新买的包。

「爸,给我五千块,我要和朋友去旅游。」

「去哪旅游?」

「云南。」

「行,明天给你。」父亲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李晓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妹妹旅游就给五千,我上大学就不行?」

04

最后,父母只给了李晓月两千块。

「就这些了,爱去不去。」父亲甩下这句话。

带着这两千块和向亲戚借的三千块,李晓月独自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大学的生活比想象中更艰难。

同学们周末聚餐,她找借口不去。

室友买新衣服,她穿着高中时的旧衣服。

为了省钱,她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一个馒头,晚餐食堂最便宜的素菜。

白天上课,晚上在餐厅打工到十二点。

周末去做家教,一小时三十块。

「晓月,你怎么这么拼?」室友心疼地问。

她挤出一个笑容:「没办法,穷人家的孩子。」

期末考试,她又是专业第一,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五千块。

她第一时间把钱寄回家。

母亲打来电话:「才五千?你在外面是不是乱花钱了?」

2009年,李小燕19岁,高中没毕业就退学了。

「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嫁人。」她振振有词。

父母不但不劝,反而开始张罗相亲。

相亲对象叫张伟,镇上有名的混混。家里拆迁分了三套房,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他家有房有钱就行。」父亲说。

「对,小燕嫁过去就是享福。」母亲喜笑颜开。

彩礼谈妥了,二十万。

父母高兴坏了。可问题来了——女方也要准备嫁妆。

「晓月,你妹妹要结婚了。」父亲打电话来。

李晓月刚工作半年,在一家外企做管培生,月薪八千。

「你这当姐姐的,准备给多少?」

「爸,我刚工作,没什么积蓄……」

没积蓄?你一个月八千块,用得了多少?

「我要交房租,还要还助学贷款……」

「别找借口了!二十万,一分都不能少!」

李晓月东拼西凑,刷爆了信用卡,借了网贷,凑了十万给家里。

妹妹的婚礼办得很风光。她请假回去,却被安排坐在最角落的位置。

妹妹穿着十万块的婚纱,戴着钻石首饰,光彩照人。

「姐,你怎么穿得这么寒酸?」李小燕撇嘴,「不会是在北京混得不好吧?」

亲戚们也议论纷纷:「姐姐在大城市工作,怎么看起来这么落魄?」

没人知道,为了还债,她一天打三份工,累得快虚脱了。

婚后,妹妹生了两个儿子。

每次都是李晓月出钱。

满月酒,一万。

周岁宴,两万。

上幼儿园,赞助费三万。

「姐,老大要上小学了,学区房首付还差二十万。」

「姐,老二要学钢琴,一节课五百。」

「姐,张伟做生意亏了,急需周转……」

05

2023年春节,李晓月提着大包小包回家。

光是给家人的礼物就花了五万,红包又准备了十万。

一进门,两个外甥就扑上来翻礼物。

「这是什么破玩具!」大的嫌弃地扔到一边。

「衣服好丑!」小的直接踩在脚下。

「晓月啊,你买东西也不问问孩子喜欢什么。」妹妹抱怨。

张伟瘫在沙发上:「姐,听说你当部门总监了?年薪得有七八十万了吧?」

「没那么多……」

「别谦虚了。」张伟吐了口烟圈,「你一个人在外面,钱都花到哪了?该不会养小白脸了吧?

全家人哄堂大笑。

「好了好了,晓月刚回来,赶紧做饭吧。」母亲发话。

大年三十,她一个人去菜市场,买了五百块的菜。

在厨房忙活了六个小时,做了二十个菜。

端上桌,没人说谢谢。

「这鱼怎么这么腥?」

「肉太老了!」

「姐,你手艺退步了。」

李晓月默默吃着白饭,一言不发。

饭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晓月啊,你看你妹妹,老公疼爱,儿子孝顺,多幸福。你都37了,还不结婚,像什么话?」

「就是,老了谁照顾你?」母亲附和。

「到时候还不是要靠我们家。」李小燕得意地说,「我儿子可不会白养你。」

两个外甥起哄:「我们才不养!姑姑又不给我们买好东西!」

那一刻,李晓月感觉心被撕裂了。

她为这个家付出了一切,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羞辱。

飞机降落,李晓月的心情复杂。

她不想回来,可是母亲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她还是心软了。

出租车停在家门口,熟悉又陌生的老屋。

她深吸一口气,拎起行李箱走进院子。

「爸,我回来了。」

父亲李建国正在看电视,抬头看了她一眼。

还没等她放下东西,他就扯着嗓子朝里屋喊:「小燕!快带你们全家来!你姐回来了!

不到三分钟,妹妹一家就到了。

李小燕烫了新发型,做了美甲,穿着最新款的貂皮大衣。

张伟啤酒肚更大了,手里拿着车钥匙,刚买的宝马。

两个外甥头也不抬,继续玩手机游戏。

「姐,你总算回来了。」李小燕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行李箱,「带了什么好东西?」

「快打开看看!」张伟也凑过来。

李晓月拎起刚放下的行李箱,转身就往门外走。

「你去哪?」父亲李建国急了,一把拉住她的胳膊。

「谁来做饭?你妹妹他们都饿着呢!」他理直气壮地说道,仿佛这就是她回家的唯一意义。

李晓月甩开父亲的手,冷冷地看着眼前这群「等着开饭」的家人......

06

李晓月站在门口,缓缓转过身,眼神冰冷得让人心寒。

「做饭?」她冷笑一声,「我像是回来做饭的吗?」

「你不做谁做?」父亲理所当然地说,「你妈腰不好,小燕要照顾孩子。」

李小燕在旁边附和:「就是,姐你一个人清闲,不做饭做什么?」

「清闲?」李晓月笑了,笑声里满是嘲讽,「我一年工作三百六十天,凌晨两点还在开跨国会议,这叫清闲?」

「那还不是你自己选的。」张伟懒洋洋地说,「非要在外面打拼,不肯回来结婚生子。」

两个外甥还在玩游戏,大的不耐烦地喊:「奶奶,我饿了!」

「晓月,别闹了,快去做饭。」母亲从里屋出来,「冰箱里什么都没有,你先去买菜。」

李晓月深吸一口气:「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我是你们的女儿,还是免费保姆?

全家人都愣住了。

「你说什么胡话呢?」父亲皱眉。

「胡话?」李晓月冷笑,「从小到大,我哪次回家不是买菜做饭洗碗拖地?妹妹一家来了,我就得伺候?」

「那是你应该的!」母亲不高兴了,「你是姐姐!」

「姐姐?」李晓月的声音突然提高,「姐姐就活该被剥削吗?姐姐就不配有自己的人生吗?」

她指着李小燕:「她19岁结婚,我出了十万彩礼。她生孩子,我出了所有费用。她买房,我出了首付。她老公做生意失败,我给了三十万救急。」

「这些年,我给这个家多少钱,你们算过吗?」

李小燕不屑地撇嘴:「那是你自愿的。」

「自愿?」李晓月拿出手机,「我这里有每一笔转账记录。从2009年到现在,一共两百三十七万。」

张伟吹了声口哨:「这么多?姐你真有钱啊。」

有钱?我租着房子,坐着地铁,吃着外卖,你说我有钱?」李晓月的眼眶红了,「我的钱都给了你们!」

「那是你应该的!」父亲拍桌子,「你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我是一份子?」李晓月冷笑,「过年的时候,我坐在哪里?最角落的位置。家里有什么决定,有人问过我的意见吗?没有。」

「我在这个家,就是提款机加保姆。」

母亲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我们养你这么大……」

「养我?」李晓月打断她,「我八岁就开始带妹妹,十岁就开始做家务。上大学的学费是我自己贷款,生活费是我打工挣的。」

「你们养我什么了?」

李小燕站起来,双手抱胸:「姐,你别忘了,你老了还得靠我们。」

「靠你们?」李晓月笑出了声。

「不然呢?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病了谁照顾你?」张伟说。

父亲也开口了:「就是,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以后老了怎么办?」

「我有医保,有商业保险,有养老金。」李晓月平静地说,「我需要靠谁?」

「钱不是万能的!」母亲说,「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亲情?」李晓月看着他们,「你们管这叫亲情?」

她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拿出手机:「既然你们提到亲情,那我就让你们听听,你们的亲情是什么样的。」

她点开一段录音。

里面传来父亲的声音。

07

录音是上个月的,李晓月的表妹偷偷录的。

父亲的声音清晰传来:「老房子值不少钱,镇上现在开发,能卖个八十万。」

母亲说:「可是房产证上有晓月的名字啊,当初翻建她出了钱。」

「那有什么关系。」李小燕的声音,「找人做个假签名不就行了。」

「对,反正她不经常回来。」张伟附和。

父亲沉默了一会:「这样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李小燕说,「反正她不结婚,以后的财产还不都是我们家的。

「就是。」母亲竟然也同意了,「她一个人能花多少钱?还不如给孙子买学区房。」

「那就这么定了。」父亲最后说,「下个月就去办。」

录音结束,整个屋子死一般的寂静。

父亲的脸色变了:「你……你偷听我们说话?」

「不是我偷听,是表妹看不下去了。」李晓月冷冷地说,「你们要卖的房子,一半的钱是我出的。」

「那又怎样?」李小燕硬着头皮说,「你是这个家的人,房子卖了也是为了这个家。」

「为了这个家?还是为了你儿子?」李晓月讽刺道。

她又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律师函。房子的翻建有我的出资证明,没有我的签字,你们卖不了。」

「你……你要告我们?」母亲不敢相信。

「如果你们敢私自卖房,我一定会告。」李晓月语气坚定。

张伟急了:「姐,别这么绝情啊。」

「绝情?」李晓月冷笑,「谁绝情?偷偷谋划卖我的房子,这就是你们的亲情?

李小燕恼羞成怒:「姐,你别太过分!这些年我们对你不好吗?」

「好?哪里好?」李晓月反问。

「我们……我们让你回家过年。」

「让我回家当厨师。」

「我们关心你的婚事。」

「你们是想让我嫁人,好把彩礼给你们。」

李小燕语塞了。

父亲站起来,指着李晓月:「你翅膀硬了是吧?忘了谁把你养大的?」

「我没忘。」李晓月直视他的眼睛,「我也没忘记,你们是怎么对我的。」

「八岁开始,我就是这个家的保姆。」

「别人的童年在玩耍,我的童年在带妹妹。」

「别人的青春在恋爱,我的青春在打工还债。」

「现在,别人成家立业,我还在给你们当提款机。」

「够了!我受够了!」

08

正吵得不可开交,院门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隔壁的王阿姨,还有几个邻居。

「我们都听到了。」王阿姨直接说,「实在看不下去了。」

父亲脸色难看:「这是我们家的事。」

「家事?」王阿姨冷哼,「你们怎么对晓月的,整条街都看在眼里。」

另一个邻居刘大爷说:「晓月这孩子,从小就可怜。好吃的没她的份,新衣服没她的份,连上学都要自己挣学费。」

「就是。」王阿姨继续说,「小燕结婚那会儿,晓月刷爆了信用卡给她办婚礼。结果呢?连个正席都不让她坐。」

李小燕脸红了:「关你们什么事!」

「是不关我们事。」刘大爷说,「可我们就是看不惯。晓月给你们家多少钱,我们都知道。」

「上个月你家买的新车,三十万,晓月出的钱吧?」

张伟想否认:「那是我做生意挣的。」

「做生意?」王阿姨讽刺道,「你天天在棋牌室,做什么生意?」

这时,村会计老陈也来了。

「我可以作证。」老陈说,「这些年晓月往家里打钱,我帮忙取过很多次。加起来至少两百万。」

两百万啊!在我们镇上能买四套房了。

父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李小燕还想狡辩:「那是她自愿的。」

「自愿?」王阿姨怒了,「哪次不是你们哭穷要钱?一会儿说生病,一会儿说急用,把晓月骗得团团转。」

表妹小花也来了:「姑姑,姑父,你们太过分了。晓月姐这么好的人,你们怎么忍心这样对她?」

小花拿出手机:「我这里还有录音。」

又是一段对话。

李小燕的声音:「妈,姐这个月怎么没打钱?」

母亲:「我打电话说你爸住院了,她马上就会打的。」

「住院?爸不是好好的吗?」

「骗她的,不然她哪会给钱。」

李小燕笑了:「妈你真聪明。对了,下次就说我儿子生病,她最心软了。」

录音播放完,李晓月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

不是伤心,是愤怒。

原来,我在你们心里,就是这么好骗的傻子。

父亲想解释:「晓月,不是你想的那样……」

「够了!」李晓月打断他,「我不想听你们的解释。」

09

李晓月擦干眼泪,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

「这是我找律师准备的。」她一份份摊开,「这些年给你们的钱,我都有转账记录。」

「你什么意思?」父亲警觉起来。

「我要求你们还钱。」李晓月平静地说,「总共两百三十七万,我可以给你们时间,分期还。」

「你疯了!」李小燕尖叫,「我们是一家人!」

「一家人?」李晓月冷笑,「一家人会算计着卖我的房子?一家人会把我当提款机?」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一家人。」

母亲哭了:「晓月,你不能这样……」

「我能。」李晓月语气坚定,「这些年我仁至义尽了。」

「以后,你们的事与我无关。生老病死,都与我无关。」

张伟慌了:「姐,别这样,我们知道错了。」

他当然慌。

没有李晓月的钱,他们的生活水平会一落千丈。

房贷还不上,车贷还不上,两个孩子的学费也交不起。

「晚了。」李晓月拎起行李箱,「我给过你们太多机会了。」

李小燕冲过来拉住她:「姐,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你没错。」李晓月甩开她的手,「错的是我,不该一再心软。」

父亲终于慌了:「晓月,我们可是你的父母!」

父母?哪有这样的父母?」李晓月反问,「从小到大,你们给过我什么?除了压榨,还是压榨。」

母亲跪下了。

「晓月,妈错了,妈真的错了。」

李晓月愣住了,她没想到母亲会下跪。

「妈,你起来。」

「你不原谅我,我就不起来。」母亲哭得很惨。

李晓月深吸一口气:「妈,你知道吗?我曾经多么渴望你的一个拥抱,一句表扬。」

「可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个工具。小时候是带妹妹的工具,长大后是赚钱的工具。」

「我也是人,我也需要爱。」

母亲哭得更厉害了:「对不起,对不起……」

「对不起有用吗?」李晓月苦笑,「能换回我的青春吗?能换回我失去的一切吗?」

父亲的脸涨得通红,终于爆发了:「都是你妈惯的!把小燕惯坏了!」

母亲抬头瞪他:「你还好意思说!重男轻女的是谁?」

「我重男轻女?」父亲指着李小燕,「她不是儿子,我一样惯着她!」

「那是因为你拿晓月当儿子使!」母亲反击。

两人吵起来了,互相指责。

李晓月冷眼看着这一切,心如止水。

原来,在父母心里,她真的只是个工具。

父亲把她当儿子,所以要她赚钱养家。

母亲偏爱妹妹,所以要她无条件付出。

可笑的是,他们从来没问过她要什么。

010

李小燕见父母吵架,知道事情无法挽回了。

她撕破了伪装:「姐,你真绝情。」

「我绝情?」

「对!你就是嫉妒我!」李小燕恶毒地说,「嫉妒我有老公孩子,嫉妒我得到爸妈的宠爱。」

「所以你用钱来报复,想让我们都依赖你,对不对?」

李晓月笑了:「你还真看得起自己。」

「我嫉妒你什么?嫉妒你不学无术?嫉妒你好吃懒做?」

「还是嫉妒你嫁给一个赌鬼?」

张伟不高兴了:「你说谁赌鬼!」

「说你呢。」王阿姨插话,「整个镇上谁不知道你天天在赌场?上个月输了多少?二十万吧?」

张伟的脸色变了。

李小燕惊恐地看着他:「二十万?你哪来的二十万?」

张伟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老陈说话了:「是晓月上个月打回来的钱,说是给孩子的教育基金。」

「结果呢?第二天就被他取走了。」

李小燕疯了:「张伟!那是我儿子的钱!」

她扑上去就打。

两口子扭打成一团。

两个外甥吓得大哭。

父母也傻眼了。

原来,他们一直以为女婿是个好人。

李晓月摇摇头:「这就是你们给妹妹选的好人家。」

她转身要走。

父亲拉住她:「晓月,你不能走,这个家不能散。」

家?这从来就不是我的家。」李晓月挣脱他的手,「我的家在北京,在我自己买的房子里。」

王阿姨站出来:「晓月,你走吧,不用管他们。」

「就是。」刘大爷说,「这种家人,不要也罢。」

小花抱住李晓月:「姐,我支持你。」

其他邻居也纷纷表态。

「晓月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从小就被欺负。」

「现在终于硬气一回了。」

「早就该这样了。」

李晓月感动得想哭。

原来,还是有人理解她的。

「谢谢大家。」她深深鞠了一躬。

王阿姨拉着她的手:「孩子,以后常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老邻居就行,不用理他们。」

011

李晓月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家。

破旧的瓦房,狭小的院子,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陌生。

这里有她痛苦的童年,也有她卑微的青春。

但从今天起,都结束了。

她拖着行李箱走出院门。

身后传来母亲的哭声,父亲的叫喊,妹妹和妹夫的争吵,孩子的哭闹。

她没有回头。

出租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上车前,她回头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这么多年的照顾。」

「以后我会常来看你们的,但不是这个家。」

王阿姨抹着眼泪:「好孩子,好好过你的日子。」

车子开动了。

李晓月靠在座椅上,拿出手机。

99+未读消息。

都是家里人发的。

父亲:「晓月,你真的不要爸妈了吗?」

母亲:「女儿,妈错了,你回来吧。」

李小燕:「姐,我们谈谈。」

张伟:「姐,别生气了。」

她一个个点开,然后全部删除。

最后,把他们的号码全部拉黑。

助理小刘发来消息:「晓月姐,纽约那边的合同谈下来了,恭喜升职!」

她笑了,回复:「知道了,我明天回公司。」

是的,她的生活还要继续。

没有了家人的拖累,她可以走得更远。

2024年中秋节。

李晓月坐在自己北京的公寓里,落地窗外是繁华的CBD。

她刚升任亚太区副总裁,年薪百万。

桌上摆着月饼和红酒,她一个人过节,但不孤单。

手机响了,是小花。

「姐,中秋快乐!」

「快乐。家里怎么样?」

小花叹气:「一团糟。你走后,张伟的赌债爆了,债主天天上门。房子被法院查封了。」

「李小燕呢?」

「离婚了,带着两个孩子住娘家。天天和爸妈吵架。」

李晓月沉默了一会:「他们找过你吗?」

「找了,让我劝你回去。」小花说,「我说劝不动。」

「谢谢你。」

「姐,你做得对。」小花坚定地说,「他们不配有你这样的女儿。」

小花继续说:「对了,你爸上个月摔了一跤,腿骨折了。」

「你妈想让李小燕照顾,结果她说要照顾孩子,没时间。」

「现在你爸妈只能请护工,一天三百块。」

李晓月问:「他们的退休金呢?」

「早就被李小燕拿光了。说是给外孙交补习费。」

「其实大家都知道,是给张伟还赌债了。」

李晓月苦笑。

这就是他们宠爱了一辈子的小女儿。

关键时刻,比外人还不如。

「姐,你后悔吗?」小花问。

「不后悔。」李晓月看着窗外的夜景,「我只后悔没有早点醒悟。」

012

第二年春节,李晓月去了马尔代夫度假。

碧海蓝天,细软沙滩。

她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放松。

微信上,小花发来一段视频。

是李小燕在镇上菜市场卖菜的画面。

她憔悴了很多,穿着破旧的棉袄,冻得瑟瑟发抖。

旁边两个孩子在帮忙,大的才12岁。

「离婚后,她没地方去,只能摆摊为生。」小花说。

李晓月关掉视频。

她不同情。

这是李小燕自己选择的路。

从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依赖他人。

失去了依靠,自然一无所有。

而她李晓月,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想要的生活。

「晓月啊,我是王阿姨。」

「阿姨,您好。」

「我不是为你爸妈说情的。」王阿姨说,「就是想告诉你,你做得对。」

「你爸前两天还说,早知道就对你好点了。」

「我说,现在知道晚了。」

「你妈也后悔,说不该偏心。」

「我说,晓月给过你们机会,是你们不珍惜。」

李晓月眼眶有点湿:「谢谢您,阿姨。」

「孩子,好好过你的日子。」王阿姨说,「我们这些老邻居都为你高兴。」

「知道你现在事业有成,比什么都强。」

挂了电话,李晓月望着远方。

2027年春天。

李晓月回到镇上,不是回家,是参加王阿姨的八十大寿。

她开着新买的特斯拉,穿着高定套装。

镇上的人都认出了她。

「这不是老李家的大女儿吗?」

「听说在国外当高管了。」

「年薪几百万呢。」

路过老房子时,她放慢了车速。

房子更破旧了,院墙倒了一半。

父亲坐在门口晒太阳,头发全白了。

母亲在院子里喂鸡,佝偻着背。

他们看到了她的车,认出了她。

父亲站起来,想说什么。

母亲跑到门口,眼泪汪汪。

李晓月没有停车,径直开过。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李晓月的故事在镇上流传开了。

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不能偏心,不然老了没人管。」

「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碗水端平。」

「养儿防老不如自己存钱养老。」

而对李晓月来说,这段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

原生家庭不是宿命,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当断则断,不要因为血缘关系就无限付出。

她现在过得很好。

有事业,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

偶尔也会想起那个家,但已经没有恨,也没有爱。

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而已。

手机响了,是公司的邮件。

「恭喜您被任命为大中华区总裁。」

她笑了,收起手机,大步向前走去。

人生还长,精彩才刚刚开始。

来源:百合谷追寻纯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