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经组建了全世界覆盖规模最大的天网监控系统,和世界前沿的指纹识别、DNA信息对比技术。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经组建了全世界覆盖规模最大的天网监控系统,和世界前沿的指纹识别、DNA信息对比技术。
对于罪犯而言,发生犯罪行为后,一旦被监控锁定行踪,再通过集中摸排等策略,想要逃出生天,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没有监控、没有指纹信息、DNA信息的古代,假如有人罪犯,衙门如何才能抓获凶手呢?
毕竟,不是每个朝代都像唐朝一样,拥有狄仁杰这样的东方神探,或者宋朝时候的包青天!
首先,古代的交通条件可没现在如此发达,一旦犯事要么开车潜逃,要么坐飞机,高铁快速逃离等。
古时候,大户人家的主要出行工具,就是马车、轿子,有的会直接骑马;穷苦百姓有个木板车、独轮车都算是不错了。
再加上古时候可没什么高速公路、省道、国道,能够给百姓使用的就是几条交通要道,路网非常稀疏(主要以官道和商道为主,其中部分官道也被叫做驿道)。
对于想要潜逃的罪犯来说,一旦路上碰见衙门差役或者军队之类,直接就宣布入狱死局。
同时,古代时期,家族、宗族制度十分严格。简单来说,一个区域村庄、集市、城镇,就是一个熟人社会。
一旦犯事,很难不被发现,而且家族里的长老、族长等人有一定权力,甚至是司法权,倘若罪犯被通缉没有潜逃,便可以直接抓捕。
先关进宗族里的小黑屋,再移交给衙门!
还有一点,古代人的流动性非常低,可能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外出打工、旅游的说法。
然后,官府对于百姓流动管制非常严格,要想出入城镇,都必须要有文牒,这个可以理解成现代的出入证、身份证之类。
一般情况下,文牒都需要百姓提前申请,向当地官府表明出行目的地、出行时间、出行原由、归来时间,而且还需要亲属、家族进行作证,以防假冒。
同时,身为罪犯,在案发之后,肯定没有时间去办理文牒,而一旦你潜逃到别的城镇,官兵便会进行抓捕。
如果说,你逃到农村,你还要和拥有土地的地主、农民进行对抗,就算侥幸逃到大山深处,没有吃的喝的,根本活不下去,还不如被官府抓走,还能吃几顿饱饭。
当然,如果完全逃脱这些监管,在没有刑侦技术和监控的古代,主审县官为了保住乌纱帽或者额外俸禄,就免不了制造一些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
这里重点说一下,在现代案件里,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最为严重,而在古代的强盗案,甚至地位比命案还高。
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明清时期,强盗案的破案标准就是抓住匪首,再加上一半以上的团伙成员,才能够顺利结案。
如果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即使主审县官追回赃款赃物,依然要面临失职弹劾处理。
不说古代,在30年前,国内天网监控系统,还没有像现在发达,警察局办案,就必须依靠刑侦学,外加推理,不断摸排走访,缩小侦查范围,最后找到凶手。
但是,还是有没被侦破的世纪悬案!
其实,对于有经验的刑警来说,一般普通案件,稍微询问一圈利益相关人,就差不多能分析出犯罪嫌疑人了。
比如之前杭州的那个案件,监控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反而是警方通过用水量大胆推测,最终锁定丈夫为杀妻元凶。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抓捕审理罪犯过程中,都免不了人证和物证的齐用,而这也是古代某些司法得以传承的合理性。
来源:小松历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