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NG | 为什么光靠种树,拯救不了地球?生态修复的碳汇潜力,远没想象的那么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6:03 1

摘要:2025年7月底,《Nature Geoscience》刊发了题为“Limite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from global ecosystem restoration”(全球生态系统修复的碳汇潜力有限)的研究论文。

🔹简要介绍

2025年7月底,《Nature Geoscience》刊发了题为 “Limite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from global ecosystem restoration”(全球生态系统修复的碳汇潜力有限) 的研究论文。该文由匈牙利塞格德大学(University of Szeged)Csaba Tölgyesi 博士领衔,国际科研团队合作完成。

论文聚焦于当前全球高度关注的“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对大规模生态系统修复的碳汇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提出:虽然生态修复能够在区域尺度带来显著效益,但其在全球范围内对缓解气候变化的贡献可能被高估,难以单独承担全球碳中和的重任。

🔹摘要翻译

生态系统修复正日益被视为气候变化减缓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的一些全球尺度研究提出,生态系统修复可能抵消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当大比例的人类碳排放。然而,全球碳汇潜力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部分原因在于某些模型过度依赖“以树木为中心”的视角,同时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模拟修复效应也存在困难。

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了基于模型的预测流程,评估了到2100年恢复森林、灌丛、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捕获潜力。结果表明,其最大固碳潜力为 969 亿吨碳,相当于迄今人类累积排放量的 17.6%;若考虑到2100年之前的未来排放,则仅相当于 3.7%–12.0%。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推进向可持续、低排放经济的全面转型,生态系统修复在气候变化减缓中的潜力仍然有限。此外,如果在制定修复目标时考虑与未来气候条件的匹配,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作用下可能发生的状态转变,那么与生态系统修复相关的“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的潜力几乎为零。

因此,我们建议,生态系统修复应当主要以恢复生物多样性、支持人类生计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韧性为目的,而非过度依赖其气候减缓效益;因为修复带来的减缓作用将高度依赖于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可能发生的状态转变。

🔹导读

过去十年,生态系统修复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话题,甚至被寄予“救世主”般的厚望。然而,这篇文章冷静提醒我们:生态修复不是“碳中和的万能药”。

研究团队指出,大规模恢复森林、草地和湿地固然能增强碳汇功能,但受到土地资源有限、植被恢复速率差异、气候反馈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多重制约。 以森林恢复为例,新造林需要数十年才能形成稳定碳库,而气候变化加剧的干旱、火灾、病虫害等风险又可能抵消修复成效。

这并不意味着生态修复不重要。相反,修复的最大价值或许在于多重效益的协同:提升水源涵养、减少土壤侵蚀、恢复野生生境、改善区域生计等。研究提醒我们,未来政策不应只把修复等同于“碳汇工程”,而要把它作为综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

🔹研究独特性与创新点

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定量评估:结合多源数据,系统量化全球生态系统修复的碳汇潜力,纠正了此前过度乐观的估计。

价值重塑:提出修复的意义不仅在于碳汇,而应纳入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效益整体框架。

风险揭示:强调气候风险和人为干扰对修复长期成效的制约,为政策制定提供更现实的参考。

2. 未来研究与创新方向:

关注韧性:深入探索生态修复如何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适应力,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极端事件频发背景下的作用。

聚焦福祉:系统评估修复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如改善水资源安全、减少灾害风险、提升粮食和生计保障。

多目标耦合:研究如何在修复过程中平衡气候减缓、生态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寻找多赢路径。

跨尺度研究:在区域与地方尺度开展更细致的实证研究,推动修复方案与具体社区需求、文化背景相结合。

🔹主要图表

文章来源: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