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明星"骗"去吃美食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9:53 1

摘要:去年 9 月,成都那家被顶流明星随手拍了一张油碟的火锅店,第二天门口乌泱泱两千多号人,黄牛号卖到 200 块。

“排了仨小时,味道不如楼下麻辣烫。

刚刷到这条吐槽,点赞已经 3.2 万,评论区一水儿“+1”。

去年 9 月,成都那家被顶流明星随手拍了一张油碟的火锅店,第二天门口乌泱泱两千多号人,黄牛号卖到 200 块。

一周不到,大众点评从 5.0 啪叽掉到 3.2,差评理由简单粗暴:肉不新鲜、菜量缩水、人均从 80 飙到 180。

美团研究院刚出的报告更扎心:明星打卡餐厅平均溢价 187%,回头客却只有两成三。

说白了,人家压根没打算做回头生意,割的就是打卡那一刀。

上海市场监管已经动手,12 家店因“虚假明星宣传”吃罚单,最高一张 50 万。

罚单上写得明白:明星那张照片是两年前旧图,菜单换了三轮,价格翻了一番,还敢说“同款”。

更离谱的是,有些店干脆把“明星”当滤镜用。

门口立牌、桌角小卡、收银台循环播放 15 秒短视频,明星本人可能连店门朝哪边开都忘了。

年轻人也不傻了。

Z 世代里 62% 的人下单前会交叉比对至少 3 个美食博主,45% 直接跳过明星,去看专业食评。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花 300 块吃一碗“明星同款”泡面,真不如加俩蛋。

抖音上悄悄冒出一群“素人美食侦探”,专挑明星店踩雷,话术毒辣:

“这碗饭,米是昨夜的,肉是冰箱退休的,明星是 P 上去的。

视频一发,点赞比店家官方账号还高。

米其林也凑热闹,2023 年新增“超值餐厅”榜单,78% 的入选店从没被明星踏足。

杭州某米其林一星更刚,直接贴告示:拒绝明星探店,想拍照先点菜,拍太久服务员会礼貌请离。

老板一句话出圈:“火应该靠味,不靠脸。

北京胡同里还开了家“明星禁入”私房菜,会员制,没招牌,预约短信只回一句话:“准时到,迟到不留座。

”人均反而比商圈均价低 30%,因为省下的营销费全砸在食材上。

日本流行的“无名店巡礼”也偷渡进来了。

上海、成都出现一批“无招牌美食群”,群规第一条:禁止发明星合照,违者踢。

群友半夜翻墙去巷子口,只为吃一碗 12 块钱的牛杂,吃完在群里甩图+定位,像对暗号。

真想吃好,其实有三招:

1 打开食安 APP,输入店名,先查有没有过期罚单,比看明星滤镜靠谱。

2 本地美食协会每季度会发“隐藏榜单”,没广告费,全凭匿名试吃员打分,跟着吃基本不踩雷。

3 真想试明星店,等三个月再去,热度散了,价格回落,厨房也缓过劲儿,真材实料才敢端上来。

最后提醒一句:下次看到“XX 明星同款”,先想想,明星拍完照转身走人,留下排队的是你,掏钱的也是你,难吃还得自己咽。

胃是自己的,钱也是。

来源:顶级饭团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