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期间,四场国际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坊在北京科学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北京科学中心联合哥白尼科学中心(波兰)、泰国国家科技馆、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希腊)、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共同策划,旨在以AI赋能科学传播为
9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期间,四场国际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坊在北京科学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北京科学中心联合哥白尼科学中心(波兰)、泰国国家科技馆、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希腊)、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共同策划,旨在以AI赋能科学传播为纽带,搭建全球青少年科学交流平台,推动国际间科学教育对话,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携手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共同挑战。
波兰“口袋实验室”:
移动设备变科学工具
“智能手机能当研究工具吗?平板能替代专业实验设备吗?”波兰哥白尼科学中心带来的“口袋实验室”工作坊,以趣味提问开篇。工作坊聚焦移动设备内置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科学应用,这些组件可实时测量分析数据,为低成本科学探究提供可能。
在哥白尼科学中心教育解决方案部首席专员卡米尔・瓦霍尔带领下,参与者化身“小研究员”,用手机显微镜观察衣服纤维,借麦克风传感器分析声音频率等等,探讨如何用移动技术简化教学,助力学生自主探索自然现象。
泰国“传统玩具制作”:
文化与STEAM+1融合
泰国国家科技馆的“制作与体验传统泰国玩具”工作坊,灵感源自馆内传统泰国玩具展的高关注度。活动以STEAM+1(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泰国本土智慧)为框架,让青少年在动手中感受文化与科学的双重魅力。
泰国国家科技馆国家公众科学意识中心主任皮拉努特・坎扎利克、学术官苏达拉特・卡诺帕斯全程指导,青少年从拼装木材、编织绳结开始制作玩具,在过程中理解“旋转陀螺”的重心平衡知识。活动既培养了积极价值观,也激发了创造力。
希腊“古希腊科技探索”:
穿越时空的古老智慧
希腊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的“古希腊人的玩具和游戏”工作坊,展示了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复原的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发明,从“奥斯托马基翁”谜题到水力喷泉模型,尽显古人智慧。
在博物馆联合创始人兼展览总监帕纳约蒂斯・科萨纳斯、研究项目经理雅尼斯・兰布罗普洛斯引导下,参与者动手操作复原发明:破解“奥斯托马基翁”谜题、模拟“特里亚斯”游戏,还研究无电喷泉的水位差原理、古代酒器的空气压力应用。互动中,青少年们不仅积累动手知识,更体会到科学探索精神的传承。
安第斯路“BIOPOCHITO AI”:
AI助力守护环境
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的“BIOPOCHITO AI”工作坊,融合中国传说、环境科学与AI技术。青少年组队设计“生物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以Biopochito AI为创意伙伴优化方案。活动由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ARCST)主席马尔克指导,既培养批判性思维,也深化了对自然的热爱。
联盟添新力,科学传播再提速
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今年新吸纳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希腊)、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等4家成员单位。此次工作坊为中外青少年科学交流开辟新路径,也夯实了联盟合作基础。未来,联盟将组织更多此类活动,进一步强化其在推动全球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价值。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