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者计划 | 集众智,聚众力,共筑产业数字化战斗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23:40 1

摘要:在中车风电事业部的生产车间里,风电产品仿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前该环节主要依赖MASTA、ROMAX等国外先进齿轮设计分析软件,但这些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严重影响了研发进度。

株洲新闻网9月26日讯(记者 谢林格)在中车风电事业部的生产车间里,风电产品仿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前该环节主要依赖MASTA、ROMAX等国外先进齿轮设计分析软件,但这些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严重影响了研发进度。

历时一年多,华为工业软件工程应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与其生态伙伴精益传动,共同构建了基于精益传动软件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仿真设计与优化流程体系。通过引入AI智能设计理念,可实现齿轮方案的自动寻优,在多项关键性能上展现出超过国外同类软件的应用价值。

2023年11月,华为全国首家以工业场景应用为核心的工业软件工程应用创新中心落户株洲天元工业软件园。该中心通过结合株洲的产业政策优势,以及华为的技术生态优势,聚合优秀工业软件企业,加快推进株洲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数字经济浪潮下,华为与株洲不断深化合作,携手奋进,共同推动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伙伴+华为” 数转领航标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型之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支撑,更离不开以“从0到1”的底层技术突破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体系。

“华为联合国产工业软件企业,共同打造新一代SaaS化工业软件体系,重新定义工业软件架构和标准体系,携手共建新一代工业软件云。”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华为云让企业依托工业软件生态力量,站在全新架构的起点,向着工业4.0的目标迈进。

近日,创新中心与株洲2家制造业企业的合作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些企业通过借助华为云平台的能力、深入场景的解决方案和全栈自主创新的产品,成功推进了数字化转型。

中车风电事业部作为专业的风电整机研制企业,近年来持续推动技术协同与数字化创新。在与创新中心合作过程中,株洲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积极牵头对接,多次组织三方团队共同复盘业务环节,深入梳理企业存在的痛点和难点。

为解决企业在风电齿轮箱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高复杂度、长周期、多迭代等难题,创新中心依托华为云平台强大的底层支撑与开发生态,结合其生态伙伴精益传动在传动设计领域的专业积累与自研算法,实现了基于AI智能优化的协同设计与仿真分析能力。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与通常只专注仿真的软件不同,该软件集成了方案设计和仿真计算两大功能。借助该软件,可自动化生成并比对多种设计方案,自动寻优最佳方案,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设计效率。

湖南润伟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是本次验收的另一家企业,该公司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制等领域,公司研发团队肩负复杂工业产品设计任务,技术壁垒高,创新压力大。

“过去,我们的设计人员像是‘孤岛’,”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协同设计需依赖人员物理上的近距离协作,需要通过手动拼装整合各自完成的部分,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此外,原有CAD软件封闭性强,无法有效编辑外部导入的非原生文件格式,严重制约了与供应链及合作伙伴的顺畅协作。寻求一款能够支持高效协同、开放兼容且具备良好二次开发能力的CAD软件,成为公司的迫切需求。

作为国产工业设计软件的代表,创新中心生态伙伴上海新迪的核心产品——新迪天工云CAD,不仅具备自主可控、国际水平的三维CAD设计能力,可以灵活扩展多样化的云协同设计生态,还提供丰富的云端产品数据统一管理和安全存储服务,让研发设计更高效、更灵活、更安全。

上海新迪携手华为云,成功部署基于华为云的新迪天工云CAD协同设计平台,解决了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中的痛点问题,提升了公司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和设计效率。

“这种深度的绑定关系,已从与‘伙伴+华为’的合作模式,升级为双向奔赴的‘同路人’。”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华为不仅是为企业提供更好用的软件功能,推动更多伙伴使用国产工业软件,更在于与更多“同路人”一起,开放场景,共聚资源,让新一代工业软件体系更为强健,为株洲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与国产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深耕生态 协作创未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与华为携手合作,这远不止于获得技术层面的支持,更是生态协同发展的探索。株洲高新区数字经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广大企业勇于尝试、主动应用国产工业软件。唯有更多力量躬身入局,与华为并肩作战,方能凝聚合力,重构工业软件产业生态,铸就自主可控的工业之魂。”

近两年来,株洲高新区积极推动创新中心与本地工业软件企业、制造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华为开发者大会工业分会场、HCDG株洲站·应用现代化技术沙龙、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等品牌活动,不断扩大数字产业生态“朋友圈”,共同推动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创新中心通过专题讲座、主题论坛、技术交流,帮助企业开发者掌握云上架构、开发、运维等关键技能,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同时,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培育工业软件开发型与应用型人才,助力企业加强云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在生态构建方面,创新中心不断扩大生态圈,积极打造共创、共享、共赢的数字产业生态。不仅挖掘本地区内优质企业,更利用平台优势,联动发展华为云战略合作伙伴,汇聚和带动各类优质生态资源到平台之中,持续赋能企业成长。

目前,创新中心已引入30余家华为生态合作伙伴来到株洲开展交流合作,成功吸引7家伙伴在本地落地,并扶持6家本地软件企业加入华为生态体系,支撑本地工业软件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技术赋能、品牌支持与商业合作等多维度助力,有效促进了本地产业生态的蓬勃发展。

可以预见,在创新中心的推动下,一批本地制造业企业正深度应用新一代工业软件,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与创新生态的新图景,正在株洲徐徐展开。

“集众智,聚众力”,这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面向未来,创新中心将不断加强与各方伙伴的沟通协作,为株洲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数智力量。

一审:谢林格

二审:陈彦圻

三审:孙娟

来源:株洲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