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性能集大成者,这35台车必上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23:52 1

摘要: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汽车特别是高性能汽车的发展历史中,德国品牌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要评价哪款车是最经典的德国性能车,很难,但是如果评选入围车型,那还是有相当多的车型值得一说。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汽车特别是高性能汽车的发展历史中,德国品牌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要评价哪款车是最经典的德国性能车,很难,但是如果评选入围车型,那还是有相当多的车型值得一说。

“卓越”是一种极具主观性的特质。

如果通过发动机参数、加速数据、横向G值等指标构建评判体系,是可行的,但纵观不同时代的车型,将2020年代的车与2000年代的车进行客观对比显然有失公允,因此我们更专注于挖掘一款车的“性格”,探寻那些能触动驾驶爱好者内心的特质。

首先,我们要达成共识的一点是,德国拥有极其深厚的性能车历史。从高速公路到纽博格林赛道,性能基因已融入德国的文化与血脉。宝马M系列、保时捷RS系列、奥迪高性能车型、声浪澎湃的奔驰AMG,以及多款令人难忘的“钢炮”车型,均在这样的土壤中诞生,这也让德国成为性能车爱好者的“宝藏之地”。

以下便是目前可能的最经典的德国性能车入围榜单,车型很多,排名不分先后,但可能997.2代保时捷911 GT3 RS几乎可以堪称史上最佳。

Author / 酷乐汽车

保时捷911 GT3(996)

千禧年之际,保时捷需要一款认证量产公路车,以基于全新推出的996代911公路车开发新一代赛车。996代是自60年代初911系列诞生以来首款全新设计车型,也是首款搭载全水冷发动机的911。

最终诞生的996代GT3,采用标准版Carrera车型的车身框架,配备深前唇和如今已成为经典的双层式后扰流板,但车重与标准版Carrera持平。其悬架和制动系统均经过升级,并搭载全新的自然吸气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即后来被称为“Mezger”的引擎,初期版本输出360马力,后续996.2小改款版本提升至375马力。

诚然,其绝对速度和极限性能无法与如今的车型媲美,但从历史角度看,它不仅是911 GT3这一重要车系的开山鼻祖,其自身也是一款纯粹的驾驶者之车。

奥迪RS3

经过数次迭代升级,奥迪RS3终于不再只是一台快得离谱、性能强悍的钢炮车型,更蜕变为一款富有驾驶乐趣的座驾。以往的奥迪性能车多带有几分高冷感,现款RS3却在保留固有优势,如扎实的车身质感、稳健的牵引力与充沛性能的同时,增添了操控的可调性与驾驶参与感。

不过我们很可能依旧低估了RS3所搭载的2.5升涡轮增压直列五缸发动机的真正实力。如今这台发动机可输出394马力,功率达到二十年前钢炮车型的两倍,零百加速成绩已进入3秒俱乐部,最高时速更是可达280公里/小时。

此外,它的声浪依旧极具辨识度,宛如半台兰博基尼V10发动机发出的轰鸣。且在几乎整个转速区间内,都能持续输出强劲动力。

而现款车型的核心提升在于,这台发动机如今匹配了扭矩矢量分配四驱系统,该系统可将大部分动力导向后轮,甚至单一后轮,再加上能充分发挥动力潜力的底盘调校,让驾驶体验变得极具沉浸感,着实令人惊喜。

宝马1M

虽然宝马1M未搭载正统S系列M发动机,但只要驾驶过1M,你就会彻底释怀,尤其是在当下,这款车搭载的N54直列六缸发动机可输出335马力,其高亢的声浪和线性的动力输出,甚至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具自然感。

此外,1M还带有秘密研发的光环,它最初是宝马工程师的业余项目,直到团队意识到其潜力后才正式获批量产。其经过强化的1系双门轿跑外观设计,即便在今天看来依旧极具冲击力,丝毫不逊于后续的宝马M2。

短轴距设计使其在极限状态下的操控颇具挑战性,悬架也偏硬,但总体而言,它仍是一款富有参与感、平衡感出色的双门轿跑,动力足以让后轮随时起飞。

奥迪RS2

自1994年奥迪RS2问世后的数十年间,奥迪推出了多款出色的高性能旅行车,但所有这些车型的灵感源头,都是这款由保时捷参与研发的直列五缸车型。作为90年代标志性性能车之一,奥迪RS2堪称所有高性能旅行车的模板,而其稀有性 —— 仅生产了180辆右舵版,更增添了它的特殊地位。

RS2基于奥迪S2打造,搭载奥迪2.2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功率版本,输出315马力,虽然是前置引擎,但保时捷的参与,确保了它跑得快也跑得稳。尽管RS2并非操控反馈最细腻的车型,但其性能极其强悍,能有效抑制转向不足,且牵引力可靠,可充分释放这台五缸发动机的全部动力。

保时捷的印记不仅体现在驾驶感受上,其911同款后视镜、Carrera Cup赛事同款轮毂、制动卡钳以及前后保险杠,都能看到保时捷的设计影子。当然,出色的外观也为其口碑加分不少。

宝马M3 CS旅行版

标准版宝马M3旅行版已满足性能车爱好者的诸多期待,以至于人们会疑惑,为何直到最新的G80代M3,宝马才推出这样一款车型?

而当车型名称中加入“C”和“S”,它的性能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一款输出550马力的旅行车,很难让人不喜欢,虽然CS版相比1850公斤的整备质量仅减重15公斤,这种减重幅度看似杯水车薪,但轻度精简的设定让这款旅行车比M3轿车或M4双门轿跑更具野性。

更何况,无论是M3 CS旅行版还是其他CS车型,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到其庞大体重,该车速度迅猛、响应敏捷、抓地力强、操控反馈清晰,且可尽情释放野性。同时,作为一款旅行车,它又具备极强的实用性。

宝马Z8

作为一款跑车,宝马Z8并没有非常极致,或许是因为将E39代M5的动力总成塞进敞篷车身的设计,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当这款敞篷车的外观是对50年代经典车型507的惊艳复刻,且此前宝马E39 M5、E36 M3 Evo和Z3 M等车型表现都不错。

与这些M车型相比,Z8显得有些柔和,更像是一款GT跑车。但Z8从未具备M徽章,其设计风格和复古狂野的内饰也未暗示它是一款M车型。如今人们更容易欣赏Z8的魅力,不仅因为它依旧颜值出众,更因为在诞生25年后,人们不再会下意识地将它与保时捷911或宝马M3对比。

相反,它是一款有性格的GT跑车,即便以70%的极限状态驾驶,依旧充满乐趣,更搭载了90年代最经典的发动机之一。

奥迪Quattro 20V

奥迪Quattro,这款改变国际拉力赛格局的车型,尽管它从未像同时代部分车型那样成为硬核性能猛兽,但它无疑是一款全能型性能车,涡轮增压+四驱的组合,即便在如今,其机械结构依旧显得与时俱进。

Quattro最突出的优势或许是,即便现在,它也几乎没有让人不愿日常驾驶或无法应对全天候路况的短板。197马力推动1300公斤的车身,速度足以轻松跟上其他车辆,且动力输出始终稳定可控。

它舒适性出色、做工扎实,以现代标准来看悬架也足够柔韧,只要你接受它无法像钢炮那样灵活穿梭,就会发现它在弯道中依旧抓地力强劲、性能可靠,其短轴距版本更是堪称性能怪兽。

奔驰-AMG SLS Black Series

奔驰SLS被视为50年代中期300SL“鸥翼门”车型的现代复刻版,它外观惊艳、驾驶体验出色,搭载的6.2升自然吸气V8发动机可输出“锤击般”的强劲动力,最高时速接近320公里。

但奔驰尤其是AMG部门总能更进一步,2013年推出的SLS AMG Black Series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Black Series版本上,发动机功率从563马力提升至622马力,若与如今疯狂的动力输出相比,622马力或许显得平淡,但在当时绝对强悍。

0-100公里/小时加速3.6秒的性能,也绝非“温和之辈”,1550公斤的整备质量更是助力不少,现款AMG GT E Performance虽有805马力,但整备质量却高达2120公斤。Black Series的一系列调校,将SLS从一款出色的公路性能车,升级为一款可应对赛道驾驶的全能车型。

宝马M3 CSL(E46)

E46代M3是宝马M部门的又一款现代经典,搭载了338马力的直列六缸发动机,配备双VANOS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轻量化曲轴和石墨涂层活塞,最高转速可达8000转/分钟,堪称高转神器。

2003年推出的CSL版本是一款赛道化公路车,其辨识度极高,前唇、单进气口前保险杠、碳纤维车顶、上翘的后备箱盖,以及Alcantara材质包裹的内饰。动力提升至355马力,同时整备质量从1570公斤降至1385公斤。

悬架和轮胎的升级,使其转向响应比本已出色的标准版M3更敏锐,后轮抓地力也进一步提升。此外,这款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声浪,堪称业界标杆。

宝马M3(E30)

凭借传奇地位,E30代宝马M3或许会让你在驾驶初期疑惑,它究竟为何如此受追捧?这款80年代的高性能车起初会让人觉得它的口碑更多源于赛车成就而非公路性能,悬架偏硬,搭载的S14四缸发动机也显得平淡无奇,动力储备不足。

但实际上,它属于需要投入时间和专注才能感受其魅力的车型。提高车速、充分调动底盘,你便会恍然大悟,敏锐的响应、精准的车身控制,转速提升后,发动机也会苏醒,接近红线时的声浪和动力表现会变得格外激进。

在现代车型的映衬下,它的其他优势也愈发凸显,出色的视野、紧凑的尺寸、清晰的仪表盘,以及每一项操控的机械质感。

奔驰-AMG GT 63 Pro

现款AMG GT是一款颇具个性的车型,它摒弃了老款的专属平台和后置变速箱布局,转而采用基于SL车型的适配平台。结果便是,它拥有SL车型级别的动力和科技,但也继承了SL的体重,且驾驶感受更偏向舒适巡航,而非激进运动。

尽管如此,GT 63 Pro版本也算是现款最佳AMG GT。尽管1875公斤的整备质量不算轻盈,但它的性能依旧极其强悍,即便在赛道上,得益于冷却系统、轮胎、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升级,它依旧表现出色。

该车悬架与标准版GT保持一致,但标准版本就配备了主动式悬架控制系统、四轮转向和四驱系统,再加上碳陶瓷制动系统,足以应对高强度驾驶。

宝马Z3 M

公平地说,宝马从未完全完善Z3车型,四缸版本相比马自达MX-5显得动力拖沓,六缸版本则无法媲美保时捷Boxster的参与感与平衡感。宝马Z3 M从表面上看颇具潜力,毕竟它搭载了源自宝马M3的316马力S50直列六缸发动机。

最终的成品堪称“德国版TVR”(英国TVR以轻量化、大马力和野性操控著称),车身紧凑、外观激进,动力对于短轴距+源自老款E30 3系的半拖曳臂悬架而言,似乎有些过剩。

诚然,相比同期的E36 M3,其行驶稳定性稍逊,且在后期S50发动机被321马力的S54发动机取代前,几乎没有配备驾驶辅助系统。但随着时间推移,其魅力愈发凸显,如今人们不再过分关注它极限状态下的表现,而是更在意它从容的驾驶质感。此外,其带有小尾箱版本的独特设计,也增添了几分趣味。

保时捷911 GT3 RS(997.2)

2009年推出的997.2代911 GT3,搭载了升级后的3.8升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输出429马力,让这款接近完美的车型达到了新高度;而RS版本则让该车更上一层楼。

997.2代GT3 RS的动力比前代提升15马力,达到444马力,优势达35马力,但真正让它邻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其机械层面的直观精准感。在如今这个动力输出疯狂、电动助力转向、拨片换挡、驾驶辅助系统泛滥、排气声浪实验室调校的时代,997代GT3 RS或许已不再是量产GT性能的巅峰,但对于那些享受短行程六速手动变速箱、沉醉于赛车级自然吸气Mezger发动机嘶吼声的驾驶者而言,它依旧是无可替代的经典。

此外,RS版本的辨识度也极高,碳纤维材质的巨大后扰流板,超大尺寸的米其林高性能轮胎、钛合金排气尾喉,以及方格旗拉花,它堪称是一款传奇车型。

宝马M5 CS

在这份榜单中,没有哪款车能像宝马M5 CS这般,仅凭纯粹的卓越性能就让人震撼。它完美诠释了“无数细微改进可造就天壤之别”这一理念。作为F90代M5的轻量化、高专注度版本,大家本以为M5 CS只是比F90代稍强一点,但它却给所有轻视这台车的人带来了猝不及防的冲击。

即便面对保时捷911 GT3 Touring、兰博基尼Huracán STO等实力超群的竞争对手,宝马M5 CS依旧脱颖而出,一些车媒测试结果更表示从未有一款现代高性能轿车能具备如此细腻的操控反馈与沉浸感,M5 CS绝对是一款划时代的经典。

那么,从表现平平的F90代M5 Competition,到M5 CS,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首先,其4.4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不仅马力提升10匹,动力响应也更为迅猛。车身高度比标准版降低了微小的幅度,并配备了升级后的自适应减震器。整备质量也减轻了75公斤,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极具运动风格的M碳纤维桶形座椅。

然而,数据和参数远不能展现它的真正实力。

这款车几乎能从容应对任何路况,即便以极高速度行驶,其依旧平稳。在驾驶过程中,你会完全沉浸其中,轮胎侧壁形变的反馈、底盘姿态调整的动态,都能通过双手与身体清晰感知。

保时捷Carrera GT

保时捷Carrera GT堪称公认的德国超跑传奇。2003年它问世时,其技术成就 —— 碳纤维底盘、内置式悬架等,都让人惊叹不已。

但Carrera GT真正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精准契合了驾驶者对驾驶沉浸感的渴望,而在它停产之后,能满足这种渴望的车型变得越来越少。充满活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富有挑战性与参与感的手动变速箱、能与驾驶者对话的底盘和转向反馈,如今都已逐渐被追求极致加速性能与赛道表现的设计理念所取代。

如今有些钢炮车型在部分赛道上的圈速甚至比Carrera GT更快,但论驾驶体验,除了GMA T.50之外,几乎没有车型能与之媲美。目前市面上,能像它那台604马力5.7升V10发动机一样,兼具情感共鸣与敏捷响应的公路车发动机,即便存在也寥寥无几。

而手动变速箱在顶级超跑领域的回归,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人们对Carrera GT六速手动变速箱的怀念。或许从纯粹的速度与性能来看,它已不占优势,但坦白说,若保时捷宣布重启Carrera GT的生产,全球车迷都会为之欢呼。

宝马M2 CS

限量版宝马M2 CS是基于已极具实力的M2 Competition打造的赛道化版本,其性能非常出色。

首先,M2 CS搭载了与M3/M4同款的450马力双涡管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4秒整。强劲动力辅以自适应M悬架,且提供手动变速箱与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两种选择,尽管双离合版本的加速快了0.2秒左右,但手动变速箱才是首选。

这款发动机在2350转/分钟时即可输出550Nm的扭矩,且能畅快地飙升至7000转/分钟,动力澎湃至极。其底盘调校极为均衡,带来流畅的驾驶体验,即便关闭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在三挡时也能轻松实现后轮滑动的过弯姿态。

更难得的是,它的转向系统还能提供一定的路感反馈,这也让M2 CS成为近年来最出色的宝马M车型之一。

保时捷Cayman GT4(981)

第二代保时捷Cayman(981代)的GT4版本,被汽车媒体广泛誉为保时捷早该打造的车型,它是一款源自赛车技术的量产跑车,彻底释放了Cayman的潜在性能。

此前Cayman已推出R版本与GTS版本,虽隐约展现出性能潜力,但直到2015年,保时捷GT部门才真正对其进行深度开发。Cayman GT4搭载的380马力发动机,是由911 Carrera S的3.8升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小幅调低功率而来,搭配六速手动变速箱,0-100公里/小时加速4.4秒,最高时速达295公里。

车身比标准版Cayman降低30毫米,空气动力学优化的前包围配合高效能后扰流板,同时配备源自911 GT3的减震器与扭矩矢量分配差速器。

车内的碳纤维桶形座椅虽无法缓冲其偏硬的运动化悬架带来的颠簸,但在驰骋在乡村公路或是在赛道上时,其敏捷的指向、稳健的姿态与精准的转向响应,依旧堪称同级标杆,981代Cayman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代。

大众高尔夫GTI Clubsport S MK7

第七代高尔夫GTI Clubsport S的研发初衷,便是挑战纽北赛道的前驱车型圈速纪录,它最终以7分47秒的成绩达成目标,这一成绩足以让保时捷911 GT3汗颜。

其发动机舱内搭载的是标准版GTI 2.0升四缸发动机的高功率涡轮增压版本,输出306马力,搭配六速手动变速箱与电子控制限滑差速器,确保动力高效传递。1850-5700转/分钟区间内可输出380Nm强劲扭矩,再加上出色的减重设计(移除了后排座椅,并换装铝合金前副车架),使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5.8秒,最高时速达266公里。

配备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轮胎,辅以专属调校的减震器及其他悬架优化,其性能表现堪称惊艳。轮胎预热后能提供极强的抓地力,几乎可消除转向不足,再加上灵敏的油门响应与精准直接的转向,赛道性能极为出色。同时,悬架还保留了一定的柔韧性,即便在路况复杂的乡村公路上行驶,也能带来十足乐趣。

宝马Z4 M

若说Z3 M未能达到顶级跑车的高度,那么Z4 M则更接近这一目标。

它依旧提供敞篷版与硬顶版两种选择(不过硬顶版采用更传统的掀背式设计),核心设计理念与Z3 M一致,将同期M3的核心部件(E46代M3的S54发动机,仅一年后全新M3便换装V8发动机)塞进更小巧、更轻盈、更具运动感的车身中。

随着时间推移,这款班戈时代的车型风格愈发耐看,Z4 M的外观也愈发迷人。相比前代车型,Z4 M的操控更为敏锐。悬架硬度虽偏高,甚至有些过于激进,但换来的是极致的响应速度与出色的车身控制,与S54发动机灵敏的油门响应完美契合,虽然其悬架舒适性并未有明显改善,与保时捷Cayman S对比后,这一短板更为突出。

但不可否认,Z4 M依旧具备细腻的操控反馈、强劲的动力与十足的驾驶乐趣,如今更是处于千禧年时代车型兼顾实用性与驾驶沉浸感的平衡点。

保时捷911 GT3 RS(992)

保时捷911 GT3 RS,待搭载一台4.0升自然吸气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转速可达9000转/分钟,马力超500匹,这样的配置听起来如此的吸引人。

不过,992代GT3 RS的亮点并非发动机,只要熟悉该车的各项可调系统,从减震器、差速器响应到牵引力控制等,就能将GT3 RS调校成最终的年度之车。

它的外观宛如一台GTE赛车,其仿佛是从勒芒赛道维修区驶出后赛道常客。但实际上,它是近年来最适合公路驾驶的高规格性能车之一。诚然,它没有997代车型的手动变速箱与富有路感的液压助力转向,但992代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在诸多方面甚至更为出色。

毋庸置疑,992代GT3系列的所有车型都足以在这份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其车系均表现卓越,而其实赛道化的RS版本在公路上的表现竟是其中的最佳。

奔驰-AMG GT R Pro

奔驰-AMG GT R已经非常强悍,而赛道化的Pro版本则通过精心设计的悬架与空气动力学升级套件,将性能提升到新高度,助力驾驶者在赛道上缩短关键的零点几秒圈速。

AMG GT R Pro的核心是一台577马力的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AMG认为该车无需额外提升动力,毕竟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3.6秒,最高时速达319公里,这样的性能已足够强悍。

所有工程升级均围绕底盘展开,其配备手动可调减震器与防侧倾杆,前防侧倾杆则为碳纤维材质,同时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前翼子板顶部的百叶窗、加长前唇以及后轮后方的垂直导流板,瞬间能抓住人们的目光。

在赛道上,GT R Pro的表现正如预期,那台强劲V8发动机的轰鸣始终是驾驶体验的核心,其底盘表现同样令人惊叹,转向精准、对转向输入极为敏感、出弯牵引力惊人,且只要轻踩油门,就能轻松实现后轮滑动的过弯姿态。

奥迪R8 4.2 FSi

奥迪R8的前身是2003年发布的Le Mans quattro概念车,这款概念车是为了纪念奥迪在21世纪初连续三次斩获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而打造。2006年量产版R8问世时,奥迪R8勒芒原型车已再添两次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量产版R8的配置规格,标志着奥迪正式跻身顶级GT跑车行列。

R8最初提供V8发动机版本,后续又推出5.2升V10版本,而排量更小的4.2 FSi版本可以说是全系最佳。它不仅比V10版本更灵活,且在绝对性能上并未妥协太多,更重要的是,V8版本可选装手动变速箱,这款手动变速箱算是量产车型中换挡手感最细腻、顺滑且令人满足的变速箱之一。

奥迪R8 V8的驾驶体验同样出色,中置发动机布局带来极佳的底盘平衡与稳定性,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时,悬架仍保持了良好的舒适性,让长途驾驶也成为一种享受。

保时捷911 R(991)

试想一下,若保时捷希望打造一款不受圈速束缚、专注纯粹驾驶沉浸感的终极公路版911,会是什么样子?2016年推出的911 R便是这一理念的结晶,这款车型性能惊艳却数量稀少。

保时捷工程师将911 GT3 RS的4.0升自然吸气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与六速手动变速箱,植入一台去除了后扰流板与防滚架的标准版GT3 RS车身中。

得益于碳纤维前翼子板、取消双离合变速箱相关部件及简约内饰设计,911 R比GT3 RS轻50公斤,凭借500马力的动力与460Nm的扭矩,其性能极为强悍。保时捷官方给出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8秒,最高时速达324公里。尽管缺少稳定尾翼,但专属设计的后扩散器在高速行驶时能部分弥补下压力的不足。

911 R的驾驶体验堪称惊艳,发动机渴望高转速运转,换挡手感细腻精准,让人忍不住反复操作。即便以相对温和的公路速度行驶,它也能带来十足乐趣,而当Cup 2轮胎达到工作温度,全力驾驶时,其惊人的抓地力储备更会让人惊叹。

奥迪RS6 GT

奥迪RS6 GT能入选这份榜单实属意外,毕竟它是一款高性能旅行车。但称其为普通的奥迪高性能车显然不妥,仅从外观来看,它就绝非高速公路的舒适驾驶车型。其极具辨识度的IMSA风格涂装,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些过于张扬。

但只要驾驶过奥迪RS6 GT,你便会改观。它与宝马M5 CS类似,其具备更为细腻的操控反馈、更敏捷的响应与更高的专注度。该车复古风格的大尺寸轮毂后方,搭载的是被动可调绞牙悬架系统,取代了标准版RS6的自适应减震器与空气弹簧。

后桥限滑差速器的锁止力度也经过强化调校,带来更具沉浸感与攻击性的驾驶体验。没人会期待一款630马力、重达两吨的奥迪旅行车能带来驾驶乐趣,但正是这种意外之喜才最令人满足。

奔驰-AMG A45 S

奔驰-AMG A45 S的过人之处,远不止那台动力强悍到能带你瞬间穿越时空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其2.0升发动机在6750转/分钟时可输出420马力,堪称量产最强2.0升发动机,动力表现名副其实。

为确保行驶稳定性,车辆配备四驱系统,八速双离合变速箱则辅以两组多片离合器,可将扭矩精准分配至最能充分利用动力的后轮。

官方给出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9秒,最高时速达270公里,但真正让A45 S脱颖而出的是其驾驶感受。灵敏的油门响应配合AMG标志性的排气声浪,动力输出呈稳步攀升之势,最终以强劲的高转速爆发力收尾,令人欲罢不能。

更出色的是,其底盘调校带来了极具乐趣与沉浸感的驾驶体验,可轻松实现真正的动力漂移,相比缺乏灵魂的前代车型,驾驶质感有了质的飞跃。

保时捷Cayman R(987)

若需证明“小身材也能有大乐趣”,十年前的保时捷987代Cayman R便是最佳例子。它仅凭借325马力的动力,以及敏捷精准、平衡出色、稳定从容的底盘调校,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纯粹的驾驶体验代表之一。

“R”徽章在保时捷赛车历史中具有深厚底蕴,因此当发现Cayman R仅比Cayman S的3.4升六缸发动机多9马力,且仅进行了悬架小幅强化、防侧倾杆微调等有限技术升级时,不少保时捷粉丝可能会感到失望。

得益于更短更硬的弹簧,Cayman R比Cayman S低20毫米,减重措施包括采用铝合金车门面板、取消空调与车载娱乐系统(可选装),小幅升级的后扰流板与更具攻击性的前包围,完成了Cayman R的全部升级。

尽管这些升级在纸面上看似细微,但实际驾驶时,它们却成功将Cayman R的性能提升到了已近乎完美的Cayman S之上。

奔驰CLK63 AMG Black Series

奔驰CLK63 AMG Black Series的研发初衷便是对标保时捷911 GT3。这款奔驰双门轿跑搭载500马力6.2升V8发动机,搭配标准版七速自动变速箱,0-100公里/小时加速4.2秒,最高时速达300公里。但真正颠覆的是它的性能表现方式。

凭借近乎专属定制的悬架与赛道化调校,这款大型轿跑具备出色的平衡性与极具沉浸感的操控体验。尽管最终来看,其操控精准度略逊于保时捷911 GT3,但肌肉车风格的V8声浪足以弥补这一差距,有些经典特质,永远不会过时。

大众高尔夫R MK7

尽管第八代高尔夫R在动力与科技配置上均有提升,但真正能让我们热血沸腾的,仍是上一代的第七代车型。第七代高尔夫R搭载了一台经过升级的源自GTI车型的2.0升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达300马力,配备4MOTION四驱系统。对于不喜欢DSG双离合变速箱的消费者,它还提供了一台纯粹的手动变速箱。

作为一款终极实用型性能车,第七代高尔夫R的全面表现几乎无可挑剔,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5.1秒,在极限驾驶状态下,面对那些拼命争抢抓地力的前驱竞争对手,它的操控优势极为明显。此外,它还自带“低调猛兽”属性,这也为驾驶乐趣增色不少。

宝马M5(E39)

正如俗语所言:“排量即正义”。1998年推出的E39代M5,作为宝马首款搭载V8发动机的M车型,相比前代E34代M5的3.8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排量增加1.1升,气缸数也多了两个。

E39代M5与前代车型的驾驶感受截然不同,其最大功率达394马力,比E34代多出近60马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扭矩输出高达500Nm,这也使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达到5.3秒。

当时,许多驾驶528i的人都热衷于加装M运动套件,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认出E39代M5的专属标识,四出排气、独特的车身姿态,以及前轮245/后轮275规格的轮胎搭配18英寸辐条轮毂,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运动属性。

奥迪RS4(B7)

B7代奥迪RS4的核心亮点,是一台性能强悍的4.2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414马力,最高转速可达8500转/分钟,这台发动机后来也被应用于中置发动机超级跑车奥迪R8上。

此外,它还搭载了后驱偏向的quattro四驱系统与动态行驶控制系统,确保车辆在拥有强劲抓地力的同时,还具备出色的操控稳定性,六速手动变速箱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驾驶沉浸感。

外观上,饱满的宽体轮拱直接彰显其性能定位,铝合金引擎盖与翼子板、运动模式下自动收紧的座椅等配置,也让它的吸引力大幅提升。B7代奥迪RS4提供轿车、旅行车与敞篷车三种版本,其中颜值出众的旅行版或许是最具魅力的选择。

宝马M3 CS(E46)

前文我们已介绍过E46代宝马M3 CSL,但同属E46家族的M3 CS同样值得入选这份榜单。诚然,M3 CS缺少CSL车型名称中关键的轻量化“L”,也没有CSL标志性的鸭尾尾翼与Recaro碳纤维桶形座椅。

但它也摒弃了CSL那台极具时代局限性的序列式自动变速箱,转而搭载一台普通的六速手动变速箱。即便这台手动变速箱并非史上最佳,但其带来的更强交互感与更直观的换挡体验,足以弥补所有不足。

相比CSL,M3 CS的驾驶感受显然没那么硬核,但对于公路驾驶而言,这往往是件好事。M3 CS的拥有不错的操控精准度与清晰的平衡感,极易上手且能轻松发挥其性能。

标准版M3有时会显得操控反馈模糊,而CSL在当年则过于不近人情,例如其原厂配备的米其林Cup轮胎在湿滑路面抓地力极差,而M3 CS恰好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大众高尔夫GTI MK5

2005年推出的第五代高尔夫GTI,堪称王者归来。第四代高尔夫GTI因动力疲软、调校失准等问题,早已让车迷失望不已。而第五代高尔夫GTI的工程师们重新聚焦核心性能,让这款钢炮鼻祖重拾往日荣光。

第五代高尔夫GTI搭载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7马力,采用前驱布局,0-100公里/小时加速7.3秒,最高时速235公里。外观设计也精准还原了经典GTI风格,蜂窝状进气格栅、黑色侧裙、五辐式合金轮毂;内饰则配备格子布运动座椅与真皮方向盘。

公路驾驶体验更是很棒,发动机动力响应积极,六速手动变速箱挡位清晰且齿比设定合理,底盘经过全面升级,其首次采用多连杆后悬架,搭配强化后的防侧倾杆、弹簧与减震器,让第五代高尔夫GTI成为一款极具驾驶乐趣的钢炮车型。

保时捷718 Cayman GTS 4.0

如果你想寻找一款性价比更高的保时捷Cayman GT4,那么718 Cayman GTS 4.0或许就是答案。它搭载了一台由GT4发动机小幅调低功率而来的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动力依旧强悍,能带来大八部分的GT4驾驶乐趣,但价格却低得多。

相比更注重赛道性能的GT4,718 Cayman GTS 4.0仅少了20马力,最大功率达394马力,扭矩则与GT4持平,为420Nm。这台发动机机械质感十足,转速攀升极为积极,性能表现也相当亮眼,0-100公里/小时加速4.5秒。

配置方面,标配机械限滑差速器、PASM自适应减震器、Sport Chrono运动计时系统、运动排气,以及20英寸轮毂搭配倍耐力P Zero轮胎。不过,其六速手动变速箱的齿比设定偏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驾驶体验,因此对于这款保时捷,更倾向于选择PDK版本。

奔驰C63 AMG Edition 507

2013年,奔驰为全系C63 AMG(包括轿车、双门轿跑与旅行车)推出了Edition 507特别版。动力升级后,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缩短至4.2秒,最高时速解除限制至280公里。

相比标准版车型,多花1万英镑还能获得源自Black Series的通风式铝合金引擎盖、亮黑色后扰流板与后视镜,以及一套极具视觉冲击力的19英寸轮毂。

标准版AMG运动悬架让车辆偏硬但完全可接受,转向响应精准,使得C63 AMG Edition 507在任何速度下都能轻松实现后轮滑移,且在熟练驾驶者手中,能轻松维持车身姿态。

宝马M3 GTS(E92)

2010年,宝马推出了一款旨在对标保时捷911 GT3 RS的赛道化特别版车型 —— E92代M3 GTS。该车型仅生产150台,其核心亮点配置包括半防滚架、有机玻璃车窗、拆除后排座椅的极简内饰、固定式后副车架衬套、可调减震器,以及一台经过强化的4.4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444马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4.4秒,最高时速达306公里。

尽管E92代M3 GTS配备了倍耐力P Zero Corsa轮胎与七速双离合变速箱,在赛道上堪称性能利器,但在操控细腻度与圈速表现上,仍无法与保时捷911 GT3 RS抗衡。

此外,其售价国内曾卖出118万元,德国市场为13.68万欧元,从纯粹客观的角度来看,性价比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来源:CLaut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