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物中毒是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此类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属中毒型食源性疾病。
近日
贵州遵义习水县发生一起
食物中毒事件
187名食用过“三明治”糕点的人中
136人因沙门氏菌感染
引发急性胃肠炎
住院观察
图片来源:千库网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此类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属中毒型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食用被污染食物所致,常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图片来源:千库网
如果有以下特征可能提示为食源性疾病:人们有共同进餐和进食史,且疾病的发生和食用的餐次和食物的时间一致;有特殊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和可能有特殊食物偏好的人;人群的地理分布类似于食物产品的地理分布。
食物中毒其实有很多类型
不同的食物中毒
各有什么表现呢?
一起来看
不同的食物中毒
各有什么表现?
1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胃肠型食物中毒:包括沙门氏菌(常潜伏在肉、蛋、乳及乳制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动物中的常见菌,如果吃了未煮熟的海鲜,容易中招);致病性大肠杆菌(藏于未灭菌乳制品、生食沙拉中)等。
图片来源:千库网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1~72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呕吐物多为所进食物。
图片来源:千库网
神经型食物中毒:可疑食品主要包括易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罐头、香肠、腊肉等肉制品,发酵豆制品以及发酵面制品。
图片来源:千库网
多数肉毒中毒患者的潜伏期为12~36小时,较短的仅2小时,中毒后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2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诺如、轮状病毒等,经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高危食品有生食海鲜、凉拌菜等。
图片来源:千库网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儿童多呕吐、成人多腹泻,病程为1~3天。
轮状病毒易侵袭婴幼儿,感染后可引发急性胃肠炎,严重可致脱水,威胁生命。
图片来源:千库网
3 真菌所致食源性疾病
蘑菇中毒:一旦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觅元素
真菌毒素中毒:可疑食物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油制品(如花生、玉米等)、霉变甘蔗(会产生3-硝基丙酸)。
图片来源:千库网
4 动植物所致食源性疾病
一些动植物含天然有毒成分或因贮存、烹饪不当产生有毒物质,食用可致食物中毒,如发芽马铃薯、生豆浆等。
图片来源:觅元素
都是上吐下泻如何区分诺如病毒感染和食物中毒?
相同点:
均可引发聚集性或暴发疫情;多为胃肠道症状,部分有发热;均可通过食物传播。
不同点:
诺如病毒感染由病毒引起,通过人传人(接触、气溶胶)、食物和水传播,传染性强。全年可发病,冬春季好发,潜伏期为24~48小时。儿童多呕吐,成人多腹泻,为自限性疾病,通常无需治疗,但需隔离。
食物中毒由细菌及毒素引发,仅经食物传播,病例与食品分布一致,无传染性。全年可发,夏季多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通常需治疗,无需隔离。
图片来源:千库网
如何把好“入口关”?
1.保持清洁:饭前、便后及接触垃圾等细菌较多的物品后,用肥皂和清洁水洗手;餐具和厨具定期清洗、蒸煮消毒;洗碗布、抹布及时清洗、经常更换。
图片来源:千库网
2.生熟分开:生畜禽肉、水产品、蛋类等可将致病菌传播到即食食品中,因此贮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保存。
图片来源:千库网
3.食物烧熟煮透:加工制作食物,尤其是肉、禽、蛋、水产品等一定要烧熟煮透;生冷熟食、剩饭剩菜,也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烂食物要及时冷藏(温度<5℃);避免冰箱长期储存食物,冷冻食物避免室温解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图片来源:千库网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卫生
容不得丝毫马虎
如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应科学处置、及时就医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期封面:
内容综合 | 经视直播、央视新闻客户端、广东疾控、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应急广播、钦州疾控
文编 | 龙玉婷
美编 | 龙玉婷
一校 | 龙玉婷 陈梅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黎因
审核 | 黄波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8:00-12:00,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8:00-11:30,15:00-17:30;周六、周日:8:30-11:30。
来源:广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