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区 石榴花开满朝阳同心共筑幸福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23:02 1

摘要:湟水河畔风送暖,民族团结花正红。在城北区朝阳街道,10.8万名各族群众比邻而居、和睦相处,共同绘就各民族同心共筑幸福家园的美好画卷。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务实举措和暖心服务,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

湟水河畔风送暖,民族团结花正红。在城北区朝阳街道,10.8万名各族群众比邻而居、和睦相处,共同绘就各民族同心共筑幸福家园的美好画卷。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务实举措和暖心服务,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等方面形成了充满温度的实践成果,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升温。

朝阳街道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凝聚思想共识的“总抓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内容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民族团结“十进”等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专题宣讲、阵地宣传等形式加大传播力度,并重点加强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的专题学习,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1场次、覆盖人员300余人次,进一步为基层工作者筑牢思想根基。“通过学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干起来更有目标了。”街道综治科工作人员在学习交流中说道。这些机制的完善让街道民族团结工作从“泛泛抓”转向“精准干”,为“石榴籽家园”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咱们社区的幸福滋味,藏在一场场家门口的活动里,也飘在‘红喇叭’播报的政策声中。”顺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幸福专员正忙着筹备“一轮明月照同心,月满中秋话团圆”主题活动。朝阳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幸福里”建设,组建427名幸福专员队伍,定期开展灵活多样的特色活动。先后组织“乘风破浪启‘新山川’・凝心聚力同发展”“冬日暖阳送温情,走访慰问暖人心”“元气满满・喜宵颜开”等文体活动10场,大力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充分盘活辖区各类场馆资源,依托城北区山川学校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基地、北山土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等资源,组织各族群众开展红色教育与民族团结宣教活动7场,让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精神同传承;活用“红色广播站”“红色音响”,通过“红喇叭”宣传队传递政策13次,邀请“红草鞋”宣讲队以“拉家常”形式讲述社区变迁6次,让政策知识“听得懂、记得住”,让社区故事“有温度、传得开”,引导各族群众深刻领悟红色文化内涵,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难题,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提及街道的服务阵地,居民们纷纷点赞。朝阳街道锚定“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目标,以“新川・零里亲”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组建红色物业、百姓大舞台、席棚堂课、三线讲堂、童伴之家等6个党群服务阵地与“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红链e家”货车司机之家,提炼“四联四促”工作法,联动“朝阳商城流动党员党支部”推进商城治理。同时依托“一铺、一厅、一站、一馆”强化服务,“邻里解忧铺”联合派出所、律师解决住房租赁、社保办理等难题,“百姓议事厅”邀请各族群众共商解决小区改造、文化活动等基层治理事项6件,“智慧服务站”通过线上留言、反馈的方式分级办理各族群众诉求10件,“有声图书馆”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文化咨询服务6次。

朝阳街道坚持把优质的均等化服务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建立“红石榴”社区资源库、“红细胞幸福台账”,全面推行“三方责任卡”,推动资源向网格聚集。针对辖区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高龄老人、低保户等落实上门服务和全程代办事项400余件;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推进2个老旧小区改造;通过“三供一业”改造解决危房鉴定等民生实事4件;开展串珠制作、烘焙等技能培训7场次覆盖300余人,帮助64名残障人士实现再就业;积极推广“移动办公桌”工作法,深入小区开展上门办证、医保代缴等服务36人次。

朝阳街道充分认识到,基层治理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街道深化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与“四元四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落实,依托“走千家、进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组团式下沉”行动,走访各族群众240户,解决群众各类诉求76件。街道还依托“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机制有序推进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物业服务、停车管理及漏水、供暖等各类纠纷1005件,以高效治理守护街道和谐稳定,让各族群众住得安心。

从文化共享的日常互动,到民生融合的暖心服务,朝阳街道始终坚持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融”上做文章,描绘出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画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基层实践的鲜活样本。

来源:夏都西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