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洙泗弦歌,声震寰宇映照文化自信;尼山灯火,光耀四海彰显文明新章。9月27日至28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将在曲阜举办,这场发端于圣人故里、辐射至五洲四海的文化盛典,已从最初区域性纪念活动,升格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对话平台。其规模的扩大、内涵的深化、影响
洙泗弦歌,声震寰宇映照文化自信;尼山灯火,光耀四海彰显文明新章。9月27日至28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将在曲阜举办,这场发端于圣人故里、辐射至五洲四海的文化盛典,已从最初区域性纪念活动,升格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对话平台。其规模的扩大、内涵的深化、影响力的攀升,生动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磅礴崛起,清晰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的时代华彩。它正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向世界娓娓讲述着千年儒学在当代的盎然生机与独特价值。
与时俱进,让孔子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大IP”,一个“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主题,一场全球儒学文化爱好者的文化盛宴,一次“全球云祭孔”的相知相亲。从庄重的祭孔大典到高水平的学术论坛,从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到贴近生活的体验活动,文化节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具体形态。这种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升华,使得我们能够更加从容、笃定地挖掘儒学精髓,如“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和而不同”“有教无类”等思想,并赋予其契合时代要求的新阐释,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科技加持,让“不落幕”文化空间更加精彩璀璨,擦亮这份独特的文化名片。让千年儒学“活”在当下,“热”在民间,“融”入时代,是关键所在。2025年的孔子文化节,我们看到更多科技赋能、时尚表达、产业融合的尝试。全球“云祭孔”活动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创新“主演播室+海内外直播点”形式,联动全球多地文庙、书院等儒学机构以及海内外几十家媒体,对各地祭孔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和讲解,打造一场跨越国界、贯通古今的文明交响。利用数字技术复原古代礼仪场景,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将儒家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使其更贴近年轻受众;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这些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壁垒,使孔子的思想不再是古籍中的冰冷文字,而是可亲可近、可学可用的生活哲学。这种“活化”传承,不仅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让儒学在回应时代关切、参与构建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真正焕发新生,展现出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永恒魅力。
和合大同,让双向奔赴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共襄儒学盛举、共品文脉悠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儒家文化所蕴含的仁爱、诚信、和谐、大同等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普遍意义。历次孔子文化节的成功,恰恰在于它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主动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每年吸引众多国际政要、学者、文化使者和普通游客齐聚山东曲阜,他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对话者。通过文明对话、联合研究、艺术共演等形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此探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寻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路径。孔子文化节有力地表明,中华文明并非封闭体系,其内在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使其能够与全球其他文明和谐共处、相互启迪,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
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国际孔子文化节的蓬勃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缩影。它向世界昭示:中华文明必将以其深厚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展望未来,这场文明盛会必将薪火相传,光焰长明,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不断书写和合万邦、天下归仁的崭新篇章。(文/李瑞强)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