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城观察 | 稻田里捞螃蟹!来鄂尔多斯这里,看看什么叫“一田多收”的幸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22:14 1

摘要:秋日的无定河畔,阳光为广袤的稻田披上一层暖金。微风拂过,稻浪翻滚,沙沙作响。走近细观,稻丛掩映的水田间,几只青壳白肚的中华绒螯蟹正悠然爬行,偶尔胆大的还会溜上田埂享受“日光浴”。清澈的水下,肥美的鲤鱼在稻根间灵活穿梭,尾鳍轻摆,漾开圈圈涟漪。这幅和谐画卷,并非

秋日的无定河畔,阳光为广袤的稻田披上一层暖金。微风拂过,稻浪翻滚,沙沙作响。走近细观,稻丛掩映的水田间,几只青壳白肚的中华绒螯蟹正悠然爬行,偶尔胆大的还会溜上田埂享受“日光浴”。清澈的水下,肥美的鲤鱼在稻根间灵活穿梭,尾鳍轻摆,漾开圈圈涟漪。这幅和谐画卷,并非自然天成,而是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稻田基地里,一场持续了四年的生态农业实践结出的硕果。

站在田埂上,72岁的水产专家杨孟义望着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四年前,正是他带着突破传统种植模式的理念,将第一批蟹苗引入这片原本只生长水稻的田地,开启了“一田多用、一水两用”的生态探索。

“过去,我们种水稻就是种水稻,养殖就是养殖,土地和水的利用率有限,而且依赖化肥农药。”杨孟义回忆道。他的构想,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内部循环、自给自足的微型生态系统。四年光阴荏苒,当初的设想已成为现实:水稻为鱼蟹提供荫蔽和栖息场所,稻株上的害虫和田间杂草成了鱼蟹的天然饵料;而鱼蟹的游动爬行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水体溶氧,还能有效清除杂草、抑制害虫,它们的排泄物则转化为高效的天然肥料,反哺水稻生长。

“我们现在基本做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杨孟义介绍道,语气中带着自豪。这套生态循环逻辑,不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无定河优良的水质,更重新定义了这里的农事节奏:五月底六月初插秧,六月底投放蟹苗,九月收获肥蟹,十月收割水稻,秋后则进行排水、翻田、泡田、封冻水等一系列养护措施。水因鱼蟹而活化,稻因天然肥而穗大粒饱,蟹则肉满黄多,鱼鲜活肥美。绿色、生态、循环的理念在这里真正落地生根。

生态模式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上。这种“稻渔共生”模式,带来了远超传统种植的收益。稻米本身因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而“身价倍增”,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品牌价值显著提升;螃蟹和鲤鱼本身成为了重要的增收产品。“一田三收”的模式,使得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价值和利润大幅增长。杨孟义粗略算过一笔账,相比单纯种稻,综合种养模式的亩均效益能提高数倍。

更可喜的是,这种种养模式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效应。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为纽带,无定河镇周边30余户农户也主动加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抱团发展,成功将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拓展至3000亩。产业链条也随之延伸,从水稻育苗、插秧、田间管理,到配套的水产养殖、产品加工包装,基地创造了大量就近的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190余户380余人稳定增收,人均年增收超过6000元。生态农业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在成功实践“稻蟹鱼”共生的基础上,无定河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的生态试验并未止步。基地不断引入新的物种,泥鳅、清江鱼、银雪鱼、鲨鱼、南美对虾、罗氏沼虾等水产品种相继在此“安家落户”。如今,基地已成功养殖12类水产品,形成了“一水多养、四季有收”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我们一直在进行水产养殖技术研发与实践。”水产专家杨孟义指着一片水塘说,“比如这些泥鳅,是我们自己培育成功的,今年投放了十多万斤,四个月就可以销售了,主要出口韩国作为化妆品原料。”为了提升养殖效益,杨孟义和他的团队长期扎根田间,反复试验种苗培育、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最终研发出一套适合当地沙漠峡谷气候的生态养殖方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蟹’声一片。”如今的“稻渔共生”,已超越了一种具体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土地潜力,实现了产出效益的最大化。乌审旗推行生态农业模式,整合零散土地资源,探索高效种养结合的路径,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目前,该基地的有机水稻亩产已突破700斤,成功走出了一条“一地多用、一水多养、一地多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驱车行驶在无定河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目光所及,皆是丰收的希望。稻穗低垂,预示着满满的粮仓;水产养殖区内,各类鱼虾蟹活力十足。稻田旁的水塘中,荷叶田田,荷花摇曳,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更平添了几分诗意。

草木摇黄,丰收在望。乌审旗将以“稻渔共养”的成功实践为基础,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有机大米、真空包装水产品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同时,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利用独特的田园风光和生态体验吸引游客,实现“既种丰收,也种风景”。一幅产业更兴旺、生态更美好、农民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广阔图景,正在无定河畔徐徐展开。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武文玲 裴承艳 张艳霞 乌审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小飞 曹玉霞

编辑: 裴承艳

校对:李荣

审核:杨阳

终审:折海军 王红梅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