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不足10%,中国品牌已占比80%!越南成扫地机器人新战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8:11 1

摘要:胡志明市一家Mobile World门店,上周六上午十点开门,二十台科沃斯T20被瞬间扫空。

“越南人买扫地机器人,像抢春节机票。

胡志明市一家Mobile World门店,上周六上午十点开门,二十台科沃斯T20被瞬间扫空。

导购拍视频发TikTok,配文“中国机器人比榴莲还香”。

评论区里,本地人问得最多的是:能不能拖木楼梯、会不会卡进越南式窄缝。

没人再问“这玩意儿有用吗”,他们只想知道“多久到货”。

渗透率不到15%的市场,居然把中国品牌逼到“补货像救火”。2024年上半年,越南扫地机器人进口额翻倍,其中85%增量被中国公司吃掉。

石头、追觅、云鲸,名字拗口,却牢牢占据电商搜索榜前三。

连赠品都卷:科沃斯送电风扇,石头送空气炸锅,追觅干脆把滤芯做成金条造型——“吸地送黄金”,土味却管用。

热闹背后,是越南家庭结构的突变。

双职工+三代同堂,60㎡公寓里挤五口人,谁还有空天天跪地擦地板?

请保姆月薪250万越南盾(约700人民币),一台入门机1500万越南盾(约4200人民币),两年回本,还能在邻居面前炫耀“我家有机器人”。

性价比算盘一打,刷卡比买菜还干脆。

可中国厂商的焦虑,藏在海关编码里。92%市占率听起来像垄断,其实利润被高温高湿啃掉一大口。

越南平均湿度80%,机器拖完地,基站里长蘑菇不是段子。

云鲸干脆在河内成立“防潮小组”,工程师每天把机器泡进盐水桶,模拟发霉极限;技术员蹲守用户家,记录猫毛如何缠成“越南式麻绳”。

一款防霉胶条,来回打样18次,只为把售后率从7%压到3%。

渠道更是一场游击战。

线下,Mobile World把柜台塞进乡镇手机店,机器人旁边摆着电饭煲,大妈买电饭锅顺手抱走一台扫地机;线上,Tiki直播主播用越南腔中文喊“姐姐们,地板亮到可以照镜子”,48小时从中国边境仓到胡志明市,比国内快递还快。

最夸张的是“米粉清理”模式——美的Comfee发现越南小孩爱把汤粉洒地上,专门写一套算法,加大吸力+慢拖节奏,把黏糊糊的米浆先吸后刷,直播间实测完,弹幕刷满“越南妈妈救星”。

价格战也悄悄打响。

入门款降价12%,利润薄到要靠增值服务补血。

头部品牌试点“订阅制”:每月15美元,机器免费搬回家,坏了直接换,滤芯、拖布快递上门。

听起来像共享单车,却戳中年轻人“不想拥有,只想干净”的爽点。

只是,当LG带着东南亚特供平价机2025年杀到,92%的城墙会不会被撕开裂缝?

越南人对中国机器人,感情复杂。

一边抢购,一边吐槽“说明书像中文考试”。

胡志明市一位程序员把石头G20拆机,发现主板印着“Made in Shenzhen”,他拍视频调侃:“中国兄弟把未来卖给我们,却忘了送越南语语音包。

”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第二天石头推送更新,新增“南北越双语”,评论区瞬间变大型真香现场。

故事还没完。

Asama,一个本土小厂,拿到日本资金,明年准备推“越南芯”扫地机。

发布会海报写着:让机器人听懂越南木地板的呼吸。

没人知道它能不能翻身,但消息一出,中国厂商的群聊里,连夜把“本地化”三个字加粗标红。

抢完风口,谁留下修屋顶?

答案可能藏在老街省的一间民宿。

老板把旧款科沃斯当宠物,机器每天撞桌腿,游客笑到录视频,他却说:“它笨,但比前任保姆靠谱,从不偷喝我的咖啡。

”那一刻,所谓科技出海,不过是替普通人省下时间,去多陪家人喝一口冰咖啡。

下一轮浪潮,也许不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先把售后响应从48小时压到24小时,谁先让机器在40℃的顶楼公寓里不死机。

至于市占率,数字会旧,故事常新。

越南人还在抢,中国厂商还在跑,地板上的灰尘,永远给下一台新机,留好了位置。

来源:自由冰淇淋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