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老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21:20 1

摘要:老家在宁乡市夏铎铺镇长铺子村,叫了一辈子的“宁乡县”,现在要改口叫宁乡市了。这个现代化的都市正一步一步向省城靠近,成为大长沙战略布局中一个极具特色的新城。

碧云

从长沙到宁乡,沿319国道浓密的林荫道前行,过了一个叫三十二公里的地方,母亲就兴奋起来,老家快到了。

老家在宁乡市夏铎铺镇长铺子村,叫了一辈子的“宁乡县”,现在要改口叫宁乡市了。这个现代化的都市正一步一步向省城靠近,成为大长沙战略布局中一个极具特色的新城。

我的父母都是宁乡人,父亲5岁的时候随曾祖父躲避战难,逃到洞庭湖畔的安乡县,一直从事放牛和种田的工作。母亲在宁乡读完高中,阴差阳错地嫁到了湘鄂边界,那时候,读过书的农村人很少,读过书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母亲一到安乡县安造公社黄湖大队,就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任命她为黄湖学校一年级的语文老师。

听我父亲后来跟我讲古,他之所以年幼无知就来到安乡,是与我的家族发生了一场离奇惨案有关。

上个世纪30年代,我的曾祖父陈桂庭膝下接二连三养育了八个儿女,其中齐刷刷就有7个男子汉,一家人十多张嘴巴要吃饭,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的大山深处,养家糊口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吃饭困难,曾祖父决定铤而走险,带着4个年轻力壮的儿子北上洞庭。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落脚安乡。

勤劳的祖辈围湖造田,喂养耕牛,一年四季的辛苦劳作,也给他们带来了惊喜和收获。

这一年腊月,我的祖父陈长生带着一个兄弟,将精心置办的年货分成两担,担子很重,有棉被衣物,有腊肉腊鱼,还有几十上百块粮食换来的光洋,准备回宁乡老家,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春节。

动身前,在安乡县镇守的曾祖父给在宁乡大后方主持工作的曾祖母写了一封报喜信,要他们在家等待来自西洞庭富饶之乡丰富的年货。结果,年过完了,宁乡老家一家人也没有等到两个归心似箭的年轻兄弟。一纸失望的信抵达安乡,所有的人一片哀嚎。

我的祖父和他的兄弟为什么没有完成这次归家之旅?这一直是一个谜,一个深埋在整个家族心灵深处且一触就痛的谜。

那一年,是1943年,日寇正大肆举兵西进,宜昌保卫战,迫使日本大部队从湖北进犯湖南,同年5月,湖南南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厂窖惨案,3万同胞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祖父历时半月,昼伏夜行,把年仅5岁的父亲,托孤于安乡。

斗转星移,被历史的车轮推向前行的人们,迎来了胜利,迎来了解放。来自宁乡的一群讨要生活的亲人,早已习惯了水乡的节奏,成为了安乡县安造乡人民公社的社员,从此,宁乡和安乡,便是各自梦里和信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名。

时间很快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宁乡老家的来信,常常让人振奋人心。春江水暖鸭先知,紧依省会的宁乡来信告知,现在可以自谋职业了。广开商路,一个叔叔开了理发店,一个叔叔开了肉铺,不久,他们的平房换成了楼房。近些年,资讯更加发达,宁乡城乡的日新月异,产业的高速发展,常常进入我们的视线。宁乡花猪肉,宁乡口味蛇,沩山毛尖茶,成为家喻户晓的舌尖上的品牌,这些喜讯,如春风一样吹暖了远在安乡的宁乡人。

宁乡和安乡,都是祖国大地的安宁之乡,这些年,安乡的发展也不可小觑,通过安乡人民的努力,安乡成为了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酱卤之乡,家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甜。

1999年,父母随我定居长沙,辗转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旅行,终于又回到了原点。因为隔得近,想回老屋,只要一脚油门,方便得很。原来仅有一条G319国道通往宁乡,如今已是四通八达,长张高速复线去年通车,加上金州大道,长宁快线,高铁动车,条条都是通向幸福宁乡的大道。

(碧云,作家,湖南德泉国学书院执行院长、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