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何以成为“顶流磁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7:48 1

摘要:毋庸置疑,重庆已然成为国际顶流们来到中国,必选且必到的打卡地。无论是明星大咖,还是流量网红,都无法抵挡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既有魔幻的城市空间,又有科幻的都市场景;既洋溢国际范,又升腾烟火气……这座城市凭着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仿佛一个强力的磁场,形成了一股巨大的

连日来,拥有过亿粉丝的国际顶流网红“无语哥”(Khaby Lame)打卡重庆,再度吸引世界网民对这座魔幻中国城市的注意力。

刚过去的8月,NBA球星斯蒂芬·库里访渝,就曾在全球互联网刮起“重庆旋风”。至于更早时候“甲亢哥”的重庆之旅,其“后劲”至今还在网络间发酵。

毋庸置疑,重庆已然成为国际顶流们来到中国,必选且必到的打卡地。无论是明星大咖,还是流量网红,都无法抵挡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既有魔幻的城市空间,又有科幻的都市场景;既洋溢国际范,又升腾烟火气……这座城市凭着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仿佛一个强力的磁场,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重庆引力”,吸引着国际顶流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看见并理解这种“重庆引力”,你就能穿透热闹的表象,感知这座城市的性格;你就能翻阅流量的波浪,发现重庆的精神。流量时代,情绪价值成为刚需,反差感成为杠杆。而重庆所能提供的,不仅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有着深度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也是这个强力磁场的内核所在。

【1】

出片,是重庆出圈最显而易见的特质。

“8D魔幻”的城市地形、两江交汇的璀璨夜景、赛博朋克风格的都市风貌……重庆为来自海内外的观光者们提供了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贡献了充足的打卡点位、出片机位。

在这座山城,可以说每一处坝坝,都是一个舞台;每一个视角,都是天然的取景框。层叠的城市、立体的街景、变幻的灯光,抬头便是景,环顾即像看走马灯。它不像很多城市,景观像是艺术展品,不仅点位单一,且令人产生疏离感。有个或并不恰当的比喻,多数城市打卡,像是拍证件照。而在重庆,则是自由创作的天堂。

更何况,“宠粉”的重庆,为了满足游客的出片需求,主动腾出空间、完善设施。比如,为了便于拍摄洪崖洞夜景,千厮门大桥在节假日禁止车辆通行,变身“世界最大人行天桥”;再比如,为满足更多游客拍摄李子坝“轨道穿楼”奇观,重庆专门修建观景台并开通半山小巴接送……

绵延开阔的南滨路,是领略重庆夜景的最佳点位之一。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多视角,有些节假日,南岸区南滨路沿线商户主动开放观景桌台,自发为游客“让景”。这跟那些默认商家“圈景赚钱”的城市景点相比,给游客带来的不止是体验升级,更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宠粉还将游客“重”到天上。常态化的“新韵重庆”大型无人机灯光秀,为这座魔幻城市增添了令人惊艳的科幻色彩,不仅惊叹了现场观摩的库里,就连马斯克都不禁隔空点赞。

【2】

重庆不仅有网感,身临其境更易让人产生通感。

开放、自由的“国际范”,落地重庆便能感受到,这座地处长江上游的城市,响应着的是大洋的澎湃。而热烈、鲜活的“烟火气”,走街串巷间便能体会到,麻辣的火锅、热情的市民,这座沸腾都市能给你极致的沉浸感。身临重庆,眼界是宽阔的,身心是舒畅的,真正让人有种“来了就是重庆人”的亲近感。

无边界,不疏离。这样的城市,不会有城市景观与市井生活隔离的冷漠,也不会有市民刻意逢迎充当NPC(非玩家角色)的假热情。这种自发的热烈、自动的熟络、自如的融入,让每位游客都能沉浸其中,调动所有感官和情绪,去体验这座城市、理解这座城市。

这一点,可以从顶流们偏爱市民气息浓厚的南岸看到踪迹。比如,这次“无语哥”重庆行,在南岸下浩里老街,就体验了点茶技艺、中医刮痧、拔罐等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中医拔罐时"痛到表情管理失控"被制成新表情包;而库里再临重庆,也在南滨路观看了无人机表演时直呼“This is crazy!”。从他们直播或视频的场景来看,都能感受到重庆市民的热情,看到一幅众乐乐的融洽互动的场景。

这座城市没有NPC,市民与游客、游客与游客,随时随地都能自然组成“搭子”。这,便是重庆的魅力所在,也是魔力所在。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在重庆便如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有的是沉浸感,毫无疏离感。

国际顶流们青睐重庆,是因为他们发现:这里不仅有魔幻且科幻的城市景观,还是充沛的“情绪富矿”;不仅能够找到反差的审美视角,还能够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而情绪和反差,正是流量密码之所在。而这,恰恰是重庆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东西。

【3】

活力,成就了城市的活性。

这便是国际顶流青睐重庆、偏爱南岸的原因,也是“重庆引力”的内核所在。城市不是展厅,市民生活也不是展品,这正是重庆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在这里,无论是国际顶流,还是普通游客,都能与这座城市及其市民发生最真实的互动,都能在热闹和热烈中找回对生活的热情。这种价值的传递,已经完全超越了视觉的冲击,而是直抵每个人的心灵。如此沉浸,这种共鸣,恰恰是让人非去不可重庆的动因。

当然,维系这个“顶流磁场”稳定运行,让网红成为长红,还与这座城市治理者对流量的敏锐审视和创新运用紧密相关。充满包容性的城市治理体系,让这座城市既不是迪士尼式的主题公园,也不是被商业吞噬的老城,而是一个让国际顶流与市井烟火相互成就的有机生命体。这种治理智慧,或许比城市景观本身更具传播价值。

来源:南岸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