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顶流、大花、小花、资源咖、演技派全堆在一起,网友直接开喷,连带内娱那些你以为永远不会有人戳破的“潜规则”都被翻出来溜了一圈。
谁懂,一张杂志群封照能炸出这么多瓜?
顶流、大花、小花、资源咖、演技派全堆在一起,网友直接开喷,连带内娱那些你以为永远不会有人戳破的“潜规则”都被翻出来溜了一圈。
刘亦菲C位还不算啥,最大槽点是李庚希。
一个刚拿下“金鸡影后”的00后小花,被网友扒到底裤都快没了,评论区比她领奖时还热闹。
有人说她是“预制菜影后”,有人现场喊黑幕,连金鸡奖的含金量都被质疑成“速食面”。
你看看和她同框的张子枫,人家是从《唐山大地震》一路拿奖,票房破亿,业内各种大佬都夸她是“天才”,这资源、业务、口碑三杀,哪怕被调侃“有五个爸爸”,也没人质疑她是靠实力吃饭。
文琪虽然没那么大众熟,14岁就提名双奖,中戏导演系第一,还自己做导演,妥妥的圈内新势力。
把这两位和李庚希平起平坐放一起,网友直接开了“山海经异兽图”,气氛诡异得像把胡辣汤倒进法式餐厅。
李庚希这次拿奖,观众不服气其实早有前兆。
她的《我们一起摇太阳》撤档了,春节档票房扑街,一天不到一万,别家同档期都在破亿,市场反响都冷成冰箱。
结果这个撤档片居然能把马丽和张子枫都压下去,首提首中,影后到手,网友直呼“这剧情也太韩剧了”。
你要说是靠作品,那票房没法看;说是靠演技,现场被喊黑幕。
再扒家世,父母都是京圈艺术圈的熟面孔,张兰是干妈,小时候就跟汪小菲婚礼当小花童,直接和“京圈长公主”徐静蕾搭上线。
没考上北电中戏,结果徐静蕾亲自“开小灶”,签公司、补课、项目一路绿灯,资源咖标签直接贴脸。
更离谱的是,李庚希一路剧本都在走爆款“模板路”。
《小欢喜》爆了,她跟陶虹演母女,陶虹对她照顾有加,背后是徐静蕾和徐峥的好友关系。
后面《雪中悍刀行》,原定女主本是宋轶,硬生生换成她,网友一看就觉得气质不符,被骂“最大败笔”。
导演和徐峥关系匪浅,这瓜细思极恐。
再到《漫长的季节》,秦昊、范伟站台,李庚希又是女主,演技被衬得毫无存在感,但资源照样飞天。
好剧爆了,她只要复制粘贴,团队直接给她安排同班底新戏,《命悬一生》《我们一起摇太阳》这样一路跟着爆款吃红利。
说实话,这种“预制菜”模式不仅她一个人在用,刘浩存、林允、李宛妲、庄达菲,背后不是顶级导演就是大花力捧。
网友早就习惯了圈内各种“拼爹拼妈”局,关键是你拼完资源还要拼演技、拼口碑,不然“速成咖”分分钟被全网群嘲。
刘亦菲这次C位,也被列出一堆“心虚证据”,作品和奖项都被质疑。
反倒是杨幂,三个月爆三个角色,业务能力直接用实绩说话,连圈内的演技铁嘴秦海璐都大赞她“啥都能演”。
当年“85花”各种争番、互踩,现在都成了业务和作品的较量,谁还信粉丝吹的“咖位”?
小花的背后也不是一般水深。
周也有李冰冰撑腰,张婧仪有周迅护航,庄达菲、张雪迎、刘浩存这些名字都能找到大花名导当靠山,甚至有网友直接总结出一套圈内“亲妈战队”表。
可你细看能长红、能翻盘的,最后还是靠个人硬实力。
别说孙红雷采访那句“奖项都有黑幕,我自己身上也有黑幕,后来都不参加了”让网友拍手叫绝,这回李庚希被推到风口浪尖,连带金鸡奖的“公平性”都被全网拷问。
其实,内娱这套“资源>作品>流量”的潜规则从来没变过。
只是以前大家装看不见,现在直播时代、评论区一堆懂行的网友,谁还会被这种剧本骗?
你资源咖能上杂志封面、能拿大奖,但一旦演技和口碑掉队,路人立刻开喷。
就是这么现实,谁都跑不了。
最后一句送给所有想混娱乐圈的:别惦记那条捷径,打铁还得自身硬。
至于奖项是不是货真价实,看观众的眼睛最亮。
下一个群封照,还不知道是谁被扒,但瓜田永远不缺新瓜,下一次热搜见。
来源:孤独本是一场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