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芯到智,英特尔全栈AI赋能工业与具身智能转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8:36 1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AI与具身智能逐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根据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的AI支出将达到9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7%。这一趋势表明,AI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机器视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AI与具身智能逐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根据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的AI支出将达到9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7%。这一趋势表明,AI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机器视觉到工业控制,从物流搬运到医疗服务,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动着工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迈进。

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期间,英特尔携手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全面展示了其在工业AI、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技术实力。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深刻体现了英特尔在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引领作用。

工业AI与具身智能的崛起

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传统工业生产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产效率提升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环境恶劣等。工业AI与具身智能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工业AI通过将AI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优化、质量检测的自动化以及设备维护的预测性管理。例如,在机器视觉领域,AI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外观缺陷的高精度检测,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工业控制方面,基于AI的预测性维护系统能够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具身智能则是AI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它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主完成任务。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的不足,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灵活的生产解决方案。例如,在物流搬运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实现物料的高效搬运。在汽车制造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与工人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装配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英特尔中国行业与解决方案业务部总经理王景佳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市场,具备品类最齐全的工业产品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中国制造业对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AI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更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他还提到,英特尔在中国的解决方案主要聚焦在生态系统、工业AI与工业数字化、传统工业控制以及机器人等领域,通过提供高算力、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更加完整、更有竞争力的工业制造解决方案。

英特尔边缘计算事业部工业与机器人团队市场拓展总经理RickyWatts也指出,工业领域,固定功能的机器人服务历史悠久。从商业角度去看,工业领域面临的问题本身带来价值的可量化性,对可靠性和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价值。大家不太可能在个人家庭中花很多钱使用人形机器人,而在工厂里面它所带来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如果说在工业环境当中可以用机器人去替代人,尤其是在一些高危场景中实现其价值,它的成本相比它带来的回报来讲是非常小的。

英特尔的全栈AI技术有哪些能力?

英特尔在工博会上展示的具身智能与工业AI解决方案,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技术体系,体现了其在推动工业智能化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作为具身智能方案的核心,采用了混合集成的片上系统架构,支持CPU、GPU和NPU的协同运行。这种异构架构不仅提升了处理器的AI算力,还显著降低了系统功耗和尺寸。例如,CPU通过英特尔SpeedShift技术,可以在高于基准频率的恒定频率下运行,提供低于20微秒的任务调度延迟,从而提升运动控制的实时性能;GPU集成的英特尔锐炫GPU提供高达77TOPS的AI算力,能够处理环境感知、任务识别和端到端模型推理等复杂任务;NPU采用专用电路设计,确保性能输出的稳定性,高效处理语音识别和实时视觉任务。

此外,英特尔还推出了具身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如信步科技的HB03平台,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200系列处理器和锐炫B570显卡,为具身智能“大小脑”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

英特尔不仅在硬件上进行了创新,在软件层面也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其具身智能软件开发套件包括英特尔oneAPI工具包、OpenVINO工具套件、英特尔工业边缘控制平台(ECI)、IPEX-LLM等。这些软件工具的结合,为开发者提供了从模型训练到部署的完整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了开发门槛,加速了具身智能产品的上市时间。

英特尔提出的大小脑融合方案是具身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通过将AI推理(大脑)和运动控制(小脑)集成到单一的SoC上,该方案实现了系统通讯和时间同步的优化,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例如,在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案例中,基于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机器人系统,通过图神经网络建模特征匹配,实现了面向通用场景的可泛化视觉伺服控制,有效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控制和快速响应需求。

生态合作与应用实践

在工博会上,英特尔与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多个具身智能应用案例,展现了生态合作的强大推动力。

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CEO文宏杰分享了与富临精工、英特尔合作的具身智能落地作业项目。他表示,在7月10号,他们的客户富临精工做了一场全球的具身智能落地作业现场直播,和伙伴智元机器人以及英特尔一起完成了这场直播。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这是唯一一个进行了实际连续长时间作业,并且实现了批量商业化采购的项目。文宏杰还介绍了安努智能在该项目中所开发的全栈一站式部署软件和中间件算法平台,强调了与英特尔的合作极大地提高了集成效率。

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鹏程也说道,当时他们取得的成果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而且后期还在持续进行规模化部署,现在终端也有部署,期间得到了英特尔的很多支持。包括数据方面,当时3个小时搬运800个箱子毫无故障,后续到目前上万次的量也实现了零故障。

在工博会上,英特尔联合安努智能、富临精工、智元机器人等多家生态伙伴共同发布了《基于具身智能的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白皮书(2025)》。这份白皮书的发布,既是阶段性成果的呈现,也是产业向前一步的宣言。未来,英特尔还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在更多行业场景中,推动具身智能真正成为产业智能化的“行动之手”。

英特尔工业电脑优选项目(PIPC)是英特尔针对中国工业用户的本地开发习惯量身打造的计划。依托英特尔在工业级芯片、边缘节点架构和边缘软件平台方面的深厚经验,通过权威测试和验证,为市场精选出性能卓越、适应各种工业应用场景的电脑产品,助力工业领域企业加速创新。在工博会上,英特尔展示了多款基于酷睿Ultra处理器的紧凑型高集成度AI控制器和具身智能控制器,以及基于锐炫显卡的AI一体机产品,这些产品都经过了PIPC项目的优选验证。

RickyWatts提到,他们正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英特尔一方面有AI技术,有CPU、GPU的产品,同时他们也看到5G和6G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他们也希望电池技术的演变可以更好地帮助加速技术的落地。英特尔中国边缘计算事业部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李岩则补充道,具身智能的核心就是感知、分析,最后变成运动。

从具身智能的角度来讲,今天看到的第一个形态是像人一样的机器人,但其实像富临精工的场景当中就是轮式的,以后进到家庭、养老、商超可能是变种的机器人形态,但是它背后的技术支撑都是具身智能。

写在最后

在本次工博会上,英特尔通过展示其在工业AI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生态合作成果,彰显了其在推动工业智能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工业AI与具身智能必将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英特尔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全球的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工业未来,为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来源:中关村在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