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出豪车专属定制服务,趁着有流量赚钱,还是摆脱口碑困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7:39 1

摘要:昨天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将正式推出“小米定制服务”,这种服务在我们常见的丰田大众中并不常见,反而是超豪华品牌如劳斯莱斯、保时捷常用的套路。那小米是想通过现在有流量猛搂一把钱还是通过真金白银改善自己的口碑呢?

昨天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将正式推出“小米定制服务”,这种服务在我们常见的丰田大众中并不常见,反而是超豪华品牌如劳斯莱斯、保时捷常用的套路。那小米是想通过现在有流量猛搂一把钱还是通过真金白银改善自己的口碑呢?

定制服务就是“高毛利”与“现金流”的代名词

小米定制服务的盈利逻辑在数据中暴露无遗。雷军直言“定制服务贵实际上也很挣钱”,其核心在于极致的成本控制与高毛利空间:一套售价2万元的锻造轮毂成本仅几千元,1.5万元的内饰套装物料成本更低,定制件毛利率保守估计超50%,远超量产车约20%的毛利水平。​

更精妙的是现金流运作:定制服务需支付8万元定金锁定用户90天,这笔无需付息的资金可提前周转。按每月40台订单计算,一年定金池规模达3840万元,叠加4800万元定制增收,形成稳定的收益闭环。这种“产能饱和下的挖潜术”堪称巧妙,毕竟北京工厂产能已满,每月40台的定制订单既不干扰量产节奏,又能通过现有工匠团队与工厂内定制中心摊薄固定成本,实现“零额外投入增收”,可见,雷总智商真是高。

但长期来看,还是为了让小米汽车成为高端品牌​

若仅看盈利,定制服务的战略价值更值得玩味。长期以来,性价比标签成为小米高端化的枷锁,SU7上市时被评30万买保时捷平替,看似赞美实则局限了品牌定位。定制服务正是其 “品牌跃迁豪赌” 的关键一子。

他推出24K金碳纤维车标、手工打磨七遍的紫水晶车漆等百万豪车级配置,强制10万元起配且仅限32.99万以上车型,精准锚定年消费50万以上的高净值群体,其次一台带金标的定制车,形成的圈层传播效应,远胜传统广告。摩根大通将其比作中国电车版Labubu,通过潮玩属性强化用户认同,而DIY真皮钥匙扣等细节则铺垫生态消费,实现一次定制,终身绑定”,在理想、蔚来定制选项有限的市场中,小米以26种初始选项、三年规划100种车漆的密度,用“豪华平权”概念填补需求空白,将“工业品”转化为“专属潮物”。​

我们以为雷军在做单选题,但雷军要的是盈利与口碑的战略协同

事实上,盈利与口碑在小米的布局中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为支撑的闭环:高毛利为品牌升级提供资金弹药,而口碑提升则反哺长期盈利。

雷军团队争论三年的决策逻辑正在于此,短期4800万增收只是开胃菜,真正目标是通过定制服务完成性价比品牌到高端科技品牌的认知重塑。​

​(文/浩辰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汽车系超老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