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聚变“国家队”首次亮相,中国环流四号落地上海,再加上“双碳” 战略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双重驱动下,同时拥有可控核聚变和军工的公司有哪些呢?我通过研究各大券商的研报,今天就帮大家梳理出,认可度比较高的8家公司,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核聚变“国家队”首次亮相,中国环流四号落地上海,再加上“双碳” 战略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双重驱动下,同时拥有可控核聚变和军工的公司有哪些呢?我通过研究各大券商的研报,今天就帮大家梳理出,认可度比较高的8家公司,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环流四号模型
第八家、中国核电
作为 “人造太阳” 国家队的核心成员,其 114.92 亿参股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主导 CFETR 示范堆研发,技术路径覆盖托卡马克全流程。军工领域,其继承中核集团核潜艇反应堆技术,为海军提供小型化核动力装置,并承担军用核设施运维服务。
第7家、 宝钛股份
全球唯一量产钛-钨复合材料的企业,为 EAST 装置提供第一壁材料,可承受 1 亿℃等离子体冲击。同时用于歼 - 20 隐身蒙皮,与聚变堆超导磁体支撑结构,实现材料性能,在极端环境下的跨场景验证。
第6家、联创光电
全球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已量产,磁场强度达 12 特斯拉,已应用于中核集团聚变堆磁体系统。该技术可同步转化为舰载电磁炮储能系统。
第5家、久立特材
为 ITER 项目供应奥氏体不锈钢冷却管,抗辐照性能较传统材料提升 3 倍。其核电用管,制造工艺被迁移至核潜艇核反应堆管路,在 “深海堡垒” 与 “人造太阳” 中实现质量标准统一。
第4家、国机重装
全球唯一实现 ITER 真空室模块国产化的企业。其超大型构件制造技术,被应用于火箭发射平台,成为 “太空探索” 与 “能源突破” 的制造基石。
第三家、 合锻智能
全球唯一实现 超级螺栓国产化的企业,用于 BEST 装置真空室重力支撑。其超高压液压机技术被应用于歼 - 15 舰载机起落架,使结构强度提升 20%。
第2家、 国光电气
全球唯一量产 ITER 标准双层不锈钢真空室的企业,其真空密封技术被应用于东风导弹战斗部舱段,确保再入大气层时的环境稳定性。
最后一家、王子新材
控股子公司宁波新容为 BEST 项目提供薄膜电容器,该电容器同时用于无人机电磁干扰系统,能使敌方雷达探测距离缩短 70%。
免责声明:本图文属于个人观点,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节目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本节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主讲嘉宾亦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节目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来源:短线题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