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问,这两年我在做什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7:21 1

摘要: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单位派车送我们到康家坪,同行的有新队员姚宝雷和驻村两年的老队员郭培伟。一路上山峦起伏,道路蜿蜒,望着窗外略显荒凉却又宁静的山区景色,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使命感。

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我的驻村日记

运城中院 卫彦虎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初到康家坪

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单位派车送我们到康家坪,同行的有新队员姚宝雷和驻村两年的老队员郭培伟。一路上山峦起伏,道路蜿蜒,望着窗外略显荒凉却又宁静的山区景色,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使命感。

“从今天起,咱们三个就是康家坪工作队新的‘小家庭’了,以后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好。”我笑着对他俩说。

康家坪离县城不过十公里,可全村走下来还得再爬十几公里山路。抵达住处后,收拾整理花了整整一下午,直到傍晚六点才安顿下来。晚饭是一人一碗水煮面,外加三根麻花。条件确实比想象中艰苦,但我相信,这一切只是开始,美好的变化会紧随其后。

站在工作队小院门口,远望山间轻轻转动的风车,我拍了张照片,发了第一条朋友圈:“未来两年,我将在这里留下汗水、足迹和记忆,当然还有成绩和口碑。”

我想,自己的人生,就要迎来一场深刻的蜕变了。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练就基本功

康家坪由10个自然村组成,共6个村民小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户情,这几天我和宝雷、培伟背着背包,带着水和干粮,逐村逐户走访。

老乡们特别热情,每进一户,总先问“吃了没?”临走时还硬往我们包里塞吃的。几天跑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再累都值。不管去谁家,都被当成亲人看待。这份情谊,让我们越走越有劲。

上午,我们在工作队接待了冯花家媳妇。她说今年玉米收成不好,有些发霉了;还想攒钱补门牙,说缺了牙不好看。她絮絮叨叨说着这些家常,我却听得格外认真。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恰恰是她最真实的生活。

下午我们去了景家岭,那是个藏在深山的自然村,只有两户人家。爬上山梁,远处是绵延的群山和缓缓转动的风车,山坡上大片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我不由地对队友说:“走访不能怕辛苦,这是驻村工作的基本功。只有帮扶做到位,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像这风景一样美。”

踏着夕阳回来,浑身像散了架,但心里是满满的。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遇见韩山娃

驻村三个月,我心里总惦记着一个没见过面的人——韩山娃。他去年得了胃癌,一直在外地治疗。上周我去养老院看望他母亲王玉兰时,才知道他已经回村了。

昨天上午,我在韩中囤家走访,院子里进来一个精干黑瘦的中年人,脸色有点黄,但眼睛发亮,说话总是带笑。我一问,原来他就是山娃。我脱口而出:“可算见到你了!”他也笑着说:“原来你就是卫书记。”

我建的外出务工群里常发政策知识,山娃说经常看,早就“认识”我了。我们一路走一路聊,他讲病情、讲两个还没成家的儿子、讲母亲,语气里没有半点抱怨。后来我还去看了他以前住的土窑,拍照片发给他。

半夜,他发来很长一段信息,告诉我他包地种药材,从8亩扩大到50亩,还拿到15万元贷款。他说还想再扩大规模,“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字里行间全是自信和乐观,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早晨,我把山娃的信息念给队员听,说:“他这积极向上的劲儿,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咱们没理由抱怨,更不能懈怠,要像山娃一样,眼里有光、心里有期待,热爱生活,更要干好工作。”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送暖到农户

山村冬来早。康家坪困难群众怎么过冬,牵动着全院干警的心。

上周院工会发起捐赠倡议,短短两天就收到近两百件衣物,院党组还特地买了68床新棉被。

今天上午,物资送到村委会。送来的同事说,每件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消毒打包好。我一件件清点,心里暖融融的。作为工作队长,我代表全村感谢院党组和同事们的关心,承诺一定把这份温暖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同事走后,我一个人在村委会坐了一会儿。摸着那些叠放整齐的衣物,能感受到上面浓浓的牵挂与善意。这个冬天也许依然寒冷,但这份爱,足以暖热人心。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悄悄的变化

不知不觉,驻村满一年了。最大的变化,是自己渐渐融入了这片土地,连穿着都不一样了。

以前在机关,皮鞋总要擦得锃亮,衣着也讲究些。现在呢,一双旧布鞋、一身干净便服就是日常。踩在泥土上,反而觉得踏实。村支书笑着说:“这才像个山里人。”

早上,冯花的妈妈又提来一袋鸡蛋,硬要我收下。她家并不宽裕,鸡蛋自己都舍不得吃,却总惦记着我们。

自从去年走访知道她血压高,我们便常去给她量血压,有时带点营养品,她都记在心里。酸枣熟时送酸枣,红薯收了送红薯,这已经是第三次送鸡蛋了。我推辞不过,接过来时鼻子有点发酸。

驻村越久,和老百姓打交道越多,我越常想:我们未必能立刻改变什么,也不是所有困难都能解决,但只要用心用情,他们就会打心底认可你,让你工作起来更有底气。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平革有福气

王平革家的猪没饲料了,今天来冯花和冯卫国家买玉米。我见状,赶紧招呼他们三家站到一起合影留念。看着他们能这样互相帮衬,我由衷的高兴。

想起刚认识平革时,他满脸愁容。家里四个孩子,大女儿读大学,大儿子在外打工,次子明泉因骨癌截肢休学,小儿子刚要上初中。那时去他家,气氛总是沉重。

我们尽力帮明泉联系学校、申请补助,队员们也捐了款。后来在县镇支持下,民政为他父亲和明泉办了低保。村里又流转给他40亩地种药材,他还养了六十多头猪。

如今平革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精神了。看他装好玉米要回去,我大声说:“好好干,以后四个娃都会好好孝敬你!”他笑得合不拢嘴,那笑容,比山里的阳光还暖。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我选择留下

又到了轮换的时候。单位统计去留意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留下。

去年十月,我们用帮扶资金建了中药材加工车间;上周,上山的主路也拓宽了,村民走了多年的险路成了历史。

昨天回城,我和房东嫂子说:“我在康家坪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嫂子对我说:“你能叫出那么多人的名字、知道那么多家里事,就够了。”我知道,有些事或许“够了”,但更多事还“远远不够”。

现在走进王平革家的猪圈,从前觉得刺鼻的味道,现在却闻得出希望;村里老人身上的岁月气息,只会让我更想靠近、更多关怀;就连路上踩到羊粪,也不觉得脏,反而高兴,因为那是乡亲们增收的“金蛋蛋”……

两年驻村,让我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也看到了农村的希望。每次看康家坪的日出日落,都觉得生命有千种可能、万般精彩。

接下来,我要把“够了”的事做得更好,把“不够”的事一一补上。愿更多山娃富起来,愿更多平革笑起来。我盼着他们,都能过上有奔头、有暖意的好日子。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解决烦“薪”事

一大早,后韩家坪的刘大姐就兴冲冲地来到工作队,拉着我的手说:“卫书记,养老院把工资全都给我结清了!真是多亏了你们啊。”

就在上周,刘大姐还愁容满面地来找我们求助。她在县城养老院做护工,因劳累过度扭伤了腰。提出辞职时,院方却要扣发她一个多月的工资。说到伤心处,她眼圈都红了:“这不等于是白干了吗?”

这些年,我们帮着村里解决了40多起纠纷,给百来号村民讲过法律知识,还多次组织单位业务庭室来村开展普法宣讲,效果都非常好。现在村里人遇上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找我们。

那天下午,我和村支书带刘大姐专门跑了趟养老院。负责人起初态度有些敷衍,我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说法律,最终他同意一周内结清全部工资。

这件事让我更加确信,作为法院派驻的工作队,必须立足司法职能、发挥专业优势,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窑洞里对话

前几天,政治部刘主任告诉我,院党组很重视驻村工作,年轻干部试用期一过就会择优选派。没想到今天就见到了新队员师京钰。小伙子23岁,是院里新招录的法警,脸上带着稚气,眼神明亮认真。

他一到就问我:“书记,怎么才能把驻村工作做好?”

我想了想,说:“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是根本。既要建好台账、更新数据,打好根基;更要扎实入户、用足政策,疏通枝叶。这样才能既让组织掌握实情,又让群众得到实惠。”

正说着,五组组长来电说村里停水几天了,请我去看看。我带上京钰立即出发。

水源地在后山深处,路又陡又窄,好几处被倒下的大树拦着,我们只能弯腰钻过去。林密光暗,气温也低,我问京钰怕不怕,他诚实地说:“一个人肯定怕。”

我折了两根树枝,递给他一根,教他边走边挥开蜘蛛网。最险的地方路宽不到一尺,左边是崖、右边是沟。我提醒他:“每一步都得踩稳,手抓牢树干再移动。”

回村后,我把京钰第一次走访的视频发到单位群,大家纷纷点赞。晚上,在工作队的窑洞里,我问他:“看到大家鼓励,激动吗?后悔来不?”

他说:“激动,但不后悔。”我告诉京钰,要把鼓励变动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推开院门,康家坪繁星满天,寂静中涌动着生机。有了“京钰们”的加入,我相信,这条驻村之路会越走越宽,村民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有盼头。

来源: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