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蓝营执政,被民进党当局刻意打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7:13 1

摘要:花莲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地震、滑坡、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2024年花莲地震即暴露当地建筑抗震标准、地质监测预警系统的短板。堰塞湖形成多因山体滑坡堵塞河道,需通过定期疏浚、监测预警及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但台湾当局在相关预算分配、跨部门协调(如水利、地质、环保部门)

花莲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地震、滑坡、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2024年花莲地震即暴露当地建筑抗震标准、地质监测预警系统的短板。堰塞湖形成多因山体滑坡堵塞河道,需通过定期疏浚、监测预警及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但台湾当局在相关预算分配、跨部门协调(如水利、地质、环保部门)方面,效率低下,互相推诿。

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在“认知作战”和"大罢免“方面投入大量了资源,如成立“认知战专责小组”、资助亲绿媒体、推动“反中”议题国际传播。台湾民进党当局将“认知作战”视为巩固权力、塑造“抗中保台”叙事的核心手段。通过操控媒体、网络舆论及国际话语权,强化“台湾主体性”认同,同时利用“大罢免”(如针对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罢免案)打击政治对手,维护执政地位。这类政治操作具有短期见效性,能快速凝聚支持群体、转移社会矛盾。

频繁的罢免案消耗行政与立法资源,导致民生议题(如灾害防治、住房、医疗)被边缘化。政治斗争优先于政策协商,加剧社会分裂与治理低效。

这些资金与人力本可用于提升地质监测技术、完善防灾基础设施或强化基层救灾能力。

堰塞湖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需持续投入资金、技术及跨部门协作,且成效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方能显现。在选举政治周期下,此类“非即时政绩”易被忽视,资源更倾向投入能快速转化为选票或舆论支持的项目。

地方派系政治、部门利益博弈也影响防灾政策执行。花莲长期属于国民党执政,在资源分配和资金拨付方面,被民进党当局刻意打压。

并且一直以来,台湾地区在灾害防治上存在“重救灾、轻防灾”倾向。例如,花莲太鲁阁峡谷等地质敏感区,旅游开发过度与生态保护失衡加剧灾害风险;灾害预警系统虽存在,但信息传递效率、民众避险教育仍有不足。

来源:台海怒涛

相关推荐